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电视鉴宝节目难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剑云

   一幅八大山人朱耷的《朱雀图》,在资深艺术品拍卖界人士、鉴赏家甘学军介绍完毕后,著名节目主持人王刚旋即接过话茬:这幅画如果在市场上流通,大概得多少钱呢?
  
   “按现在的价,应该是要超过千万了。”甘学军说。
  
   这是4月1日北京卫视《天下收藏》节目的一个播出片段。
  
   以鉴定文物、估价、模拟拍卖等为内容的电视节目,几乎每天都在我们身边热热闹闹地播放着。但近日国家文物局的一个表态,似乎给这份热闹泼了一瓢冷水。
  
   3月29日,国家文物局新闻发言人李耀申表示,将加强对媒体有关文物节目、栏目的管理,提倡宣传普及文物鉴赏知识类节目,限制文物估价类节目,禁止在节目中进行文物交易。
  
   有人称之为国家文物局“限娱令”。
  
   鉴宝类节目・盗墓・假文物
  
   “国家文物局的通知挺好”,央视《寻宝》栏目制片人张国英表示,赞成国家文物局这样一个举措,“很早我们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给文物定价格有误导、炒作的嫌疑,所以《寻宝》节目对文物估价持谨慎态度。
  
   “早该提出来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庆柱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早在2009年全国两会上,他就和另一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安家瑶,对比较流行的鉴宝类节目提出了批评意见。
  
   在当年的提案里,刘庆柱写道:文物收藏是热爱国家、民族历史的社会活动,是值得大力提倡的活动。但是,当前社会上(原注:包括主流媒体以及国际收藏界、拍卖界)文物收藏的拜金主义导向需要特别注意,这种导向实际上亵渎了文物收藏的本意,助长了文物盗掘、文物走私,利用文物收藏、拍卖进行政治与经济讹诈(原注:指近日法国佳士得拍卖行一意孤行在法国进行的中国圆明园鼠首、铜首拍卖活动),从而给文化遗产、文物保护事业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刘庆柱认为,当时的鉴宝类节目的重点放在预测文物价值上,给人一种淘到宝就可以一夜暴富的错觉,没有宣传文物的文化价值,反而宣传拜金主义,严重干扰了文物市场,容易引发盗墓猖獗和假文物滋生等问题。“虽然不能说直接导致了盗墓,但确实产生了很多副作用。尤其是鉴宝类节目把钱多少放在第一位”。
  
   安家瑶委员说,自己曾和上过鉴宝类节目的考古专家接触过,这位专家告诉她,节目主持人总是希望他们把文物的价格尽量报高,以博观众眼球。
  
   在鉴宝类节目中,经常有人说文物是家传的,“经过文化大革命,能有多少文物是家传的?”刘庆柱质疑说。“一部分就是挖的”,刘庆柱推测,“盗挖来的文物拍卖出去等于洗钱、销赃”,而且,他认为鉴宝类节目无权对出土文物进行估价和鉴定。
  
   “实际上在我们看来,它就像个娱乐节目。”安家瑶说,“我们学界都觉得,鉴宝类节目对我们是个很大的伤害。”
  
   “当时提这个提案是因为我们多次谈文物保护问题”,在刘庆柱看来,深究文物走私的来源那就是盗墓,“盗墓屡禁不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可以换来钱,而且会换来大量的钱。这就想到怎么正确引导收藏问题了”。
  
   还有一个原因是在当年两会的政协社科界别的联组会议上,有中宣部的领导参加,“当时我跟刘庆柱所长觉得,中宣部应该管管这种现象。”安家瑶说。
  
   据刘庆柱介绍,提案提出后,中宣部、国家文物局的领导并没有表态。不过,几个月后,央视二套的《鉴宝》节目就悄然停播了,但之后又出来了一个《寻宝》节目。“其实他们在做《寻宝》节目的时候,中间也有很多作假的地方。比如有地方博物馆拿出珍品的文物当成老百姓家传的东西。因为地方政府想宣传当地有珍奇的文物,底下博物馆和文化局的人都跟我说过这个事。”安家瑶说。
  
   “钱味儿”太浓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共有17家电视媒体开播了有关文物鉴赏、鉴定、交易等内容的电视节目,共20档左右。在鉴宝类节目大量存在、收视率直线攀升的同时,民间收藏也随之频频升温。
  
   国家文物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之所以要加强对文物鉴定方面的管理,是因为随着文物收藏和艺术品收藏的日趋活跃,大量的资本和投资机构进入该领域,文物鉴定需求猛增;但由于我国尚未建立文物鉴定资格管理制度,鉴定资格准入和鉴定行为监管体制尚未确立,加之鉴定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甚至存在受利益驱使随意开具鉴定证书的现象,导致社会舆论对“金缕玉衣”、“汉代玉凳”等虚假鉴定问题反映强烈。
  
   而对于“限制文物估价类节目,禁止在节目中进行文物交易”的原因,国家文物局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只能解释到这儿,具体的得几个月后才能告知。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鉴宝类节目备受争议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钱味儿”太浓,娱乐化太重,所谓的“鉴定专家”不够权威,把假文物说成真文物,把一般文物说成贵重文物问题,甚至存在个别专家通过鉴宝类节目谋取私利的情况。
  
   《中国文物黑皮书》三部曲的作者、有“收藏界的深喉”之称的吴树,在《谁在忽悠中国》一书里,将寻宝、鉴宝类节目称为“媒体发动的‘愚人节’游戏”。
  
   持批评态度的还包括很多收藏家。2010年12月,200多位海内外收藏家发布了《北京宣言》,痛陈媒体4宗罪――误导民间收藏、哗众取宠、哄抬文物价格、被个别古玩商人或利益集团操纵,并呼吁国内媒体自律。
  
   鉴宝类节目为什么要设置文物估价和交易环节?
  
   北京卫视《天下收藏》栏目制片人韩勇解释道:“有一定的价格体现,是适应观众的要求。”《天下收藏》栏目的邀请嘉宾、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甘学军也表示,公众有了解文物价格的需求。
  
   不过,甘学军认为,鉴宝类节目的主流是好的,“要不,这类节目收视率怎么会那么高呢?”
  
   “我觉得电视台不要光看收视率高低,要看它产生的效果。我觉得它的效果不好,尤其是央视经济频道的《鉴宝》节目。”刘庆柱说。
  
   “限娱令”可操作性差?
  
   不过,刘庆柱并不看好国家文物局此次的表态。
  
   “恐怕不好操作,容易造成不同部门之间的误解。”“文物局能管电视节目吗?你管不了。”刘庆柱说,“倒不是他们没有权管,而是他们不便于操作。”
  
   曾担任过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副主任的甘学军,其看法也和刘庆柱一样,“我觉得就是‘一纸空文’,可操作性太差。”
  
   对于国家文物局将“会同新闻、广电等有关管理部门,加强对媒体有关文物节目、栏目的管理”这样的表述,甘学军指出,“‘会同’意味着国家文物局主导,但对节目的管理不是以国家文物局为主体的。”“国家文物局可以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管理,我觉得这是合理的。”
  
   关于此事的进展,国家文物局方面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正在实质性推进,但具体情况将在几个月以后才能给出回复。
  
   4月17日,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发布声明,今后专家未经博物院书面许可参加社会文物鉴定均属个人行为,后果由本人承担。
  
   国家文物局将加强对鉴宝类节目管理的表态发出后,记者连续收看了几期当下收视率较高的鉴宝类节目,但不管是有模拟文物交易行为的《一槌定音》,还是有文物估价内容的《天下收藏》,都没发现有任何调整措施。节目制作方称,没有收到国家广电总局的调整通知。
  
   在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甘学军看来,国家文物局此举因为可操作性不强,所以对艺术品市场没什么影响。
  
   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西沐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媒体的娱乐化倾向可能会对大众造成误导,但不会对市场产生大的作用,市场的交易秩序与定价机制及媒体,特别是娱乐化后的媒体关联度不大。“我们倒是非常担心,提倡宣传普及文物鉴赏知识类节目所带来的一些影响。”西沐说,“文物鉴赏实际上是一门门槛很高的专业,过分强调普及文物鉴赏知识,易使大众利用有限的经验去市场捡漏,更应该做的是加强大众的社会美育工作。”
  
   西沐认为,国家文物局最应该做的事情:一是要强化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法制工作,不断构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法制体系,摆脱艺术品市场过度依赖政策的基本局面。二是找到科学、合理、有效的最佳途径来保证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有效监管。三是重视行业管理职能,不断完善与建立相应的行业管理组织,加强自我管理。四是优化环境,培育科学与健康向上的收藏与投资文化、收藏理念与理性规范的收藏投资行为。
  
   电视鉴宝风波
  
   自我鉴定
  
   2004年9月,央视《鉴宝》节目中,现场鉴定专家、天津市藏石学会会长靳志忠对天津藏友提供的一方“清代寿山橘皮田黄冻印石”进行鉴定,并估价180万元。节目播出后,有观众发现,在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田黄石鉴赏与收藏》一书中,刊有一件与《鉴宝》节目中质地、形状、印记相同的田黄印石,而该物的持有人正是靳志忠。靳志忠后来承认,两者为同一件印石。
  
   真真假假谁知道
  
   2005年5月,央视《鉴宝》节目中,一幅吴作人的《牧牛图》,被专家现场鉴定为真迹,估价25万元。后来,包括吴作人妻子与女婿在内的家人均认定该画系伪作。
  
   2006年某电视台一期节目中,专家为一套齐白石通景屏估价上百万元,事后证实这套通景屏为赝品,画的笔法、款识都与齐白石真迹相去甚远。
  
   摔碎100万美元,不心疼
  
   2007年初,央视《艺术品投资》栏目和江苏省丹阳市政府联合举办“2007民间寻宝记――走进丹阳”。其间,一面据称曾被陈逸飞等人出价100万美元的战国青铜镜,在展示时不慎摔落在地,当场碎裂。现场专家立刻对铜镜进行了更为慎重的鉴定,并就实际价值跟收藏者进行了沟通,最后,收藏者同意不追究此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6723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