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煤基新能源市场好慎投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煤基能源市场前景明朗
  
  石油紧缺不仅带来了油价高涨,也使过去在中国能源体系中被长期边缘化的煤基醇醚燃料,如甲醇、乙醇、二甲醚等,以替代能源的身份走向舞台中央。
  中国的替代能源战略已经启动,并在日前取得阶段性成果。作为这一战略的起步之举,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多部委参与的《中国替代能源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日前已完成讨论稿的撰写工作。
  《报告》讨论稿指出,2020年以后,全球石油供给会出现紧张,中国届时的年石油需求量将达到4.5亿~6.1亿吨,进口依存度可能比2005年的43%有所提高。为此,中国应加大对替代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推进包括煤基醇醚燃料、生物质液体燃料、煤制油、天然气等替代能源的多元化发展。
  专家透露,在各种替代能源中,车用燃料是研究和开发的重点。在中国的石油消耗中,交通占到50%左右。此前,在山西、山东、云南、四川等地已经进行了甲醇燃料替代汽油的试验研究;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安徽5省的全部和河北、山东、江苏、湖北的部分地区推广使用了车用乙醇汽油。
  在各种可用于车用燃料的替代能源中,工作组经过调研论证,提出的初步结论是:甲醇作为车用替代燃料在经济上可行,只要遵守操作规程,外界所担心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不会很大;二甲醚前途很好,原料应以煤为主,重点考虑年产200万吨以上的大规模生产项目。
  专家指出,目前国家在替代能源方面的政策取向已经进一步明确,就是“以煤为基础,多元化发展,重点发展醇醚燃料可能将成为最近几年替代能源发展的主要内容。”
  
  投资煤基新能源三思而行
  
  需要注意的是,煤基醇醚燃料在生产中需要大量的水,要加强对水资源和环境的保护,这就需要宏观调控发挥积极的作用。
  日前,国家对煤基新能源产业调控政策的出台,一些企业迅速调整投资行为。近日,新大洲(000571)公告称,公司已取消拟在内蒙古牙克石投资建设的120万吨甲醇项目。主要理由是:认为该项目未来几年将面临供过于求的局面;同时,在当地建厂产品运输成本较高,在竞争中比较优势不明显。
  其主要依据是早在今年7月初,国家发改委发出的《关于加强煤化工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简称《通知》)指出,受石油价格不断上涨、高位运行的拉动,煤制甲醇、二甲醚等石油替代产品盲目发展的势头逐渐显现。根据国家发改委掌握的数据,2005年我国甲醇产量为536万吨(其中煤制甲醇350万吨)。目前在建甲醇规模已接近900万吨,拟建和规划产能还有千万吨以上。国家发改委认为,这些项目若全部付诸实施,一旦甲醇后加工生产技术和应用市场开发滞后,势必造成产能大量过剩。
  与此同时,一些地方以牺牲资源为代价,片面追求产业发展速度的做法也引起了决策部门的警惕。因此,国家发改委对包括煤基新能源在内的煤化工产业提出了8项调控措施。其中,水资源平衡、运输安全、环境保护等措施将大大抬高煤化工投资成本;而技术政策中“一般不应批准年产规模在300万吨以下的煤制油项目,100万吨以下的甲醇和二甲醚项目,60万吨以下的煤制烯烃项目”的有关规定,更是足以让许多投资者知难而退。
  
  密切关注调控政策取向
  
  日前,天茂集团(000627)发布公告,公司计划在湖北荆门投资建设年产100万吨二甲醚项目,项目总投资9.62亿元。而此前该项目还是年产10万吨、总投资10943万元。
  为什么百科会有这样的举动?国家发改委办公厅近期还印发了《二甲醚产业发展座谈会纪要》(简称《纪要》),体现出了十分明确的政策取向:能源替代产品优先发展二甲醚;二甲醚产业要走百万吨以上的规模化、大型化道路;二甲醚立足以煤为原料。
  我国目前有意建设该项目的企业较多,但是建设规模大多偏小。如泸天化参股企业建设了一套15万吨二甲醚装置,赤天化拟投资建设年产15万吨二甲醚项目等。
  业内分析人士表示,上述这些二甲醚项目的规模,均与国家发改委所要求的“100万吨”标准相去甚远,而且有的并非以煤为原料,显然与《通知》和《纪要》所体现的政策取向不相吻合。天茂集团将此前公布的10万吨二甲醚项目扩大到100万吨,也就不足为奇了,显然是为了向政策靠拢。
  分析人士认为,在煤基新能源产业发展上,国家显然是持“宁缺毋滥”的态度。毕竟,包括二甲醚在内的煤基新能源产业,对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都会产生重大影响;更关键的是,甲醇和二甲醚没有摆脱对传统能源―――煤炭的依赖,无助于从根本上缓解能源危机。与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相比,煤基新能源产业的弱点显而易见。这也正是国家出台相关产业调控政策的根本用意所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579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