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工程项目管理特训活动计划于2010年底正式启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经过3年的准备,工程项目管理特训活动已经进入正式启动阶段。日前,由来自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项目管理协会、中咨协、中建协、建造师俱乐部、对外承包商会、住建部、科技部、商务部、中建、中交、中铁工、中铁建、北京城建、九冶、中国通用技术、中石化、中石油、中集建设、北京建工、北京市政等数十家单位,和联盟上百家会员单位的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审核通过了《中国工程项目管理技术和能力大纲》的草稿。根据工作计划,作为大纲的同步实践实验工作,工程项目管理特训活动于20lO年底正式启动。
  特训活动的培养方案已经由联盟建设管理研究中心联合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建造师编辑部、清华大学老科协项目管理委员会、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中建管理学院、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等多家单位的领导、专家和学者共同完成了初步设计和框架开发,初稿大纲的编制已经于2010年12月完成。
  本次工程项目管理特训活动是一项具有独特创新特色的培养项目,与以往各高校、协会开展的大部分培训、训练活动不同,本次活动首次采用了实战历练、全程经历、实际评价、自主发展的模式,80%的培养工作采用真实案例和实际项目进行教学,评价标准也完全采用真实工作中的全压力评价体系。教学工作以实务案例和在建项目为主线,实行团队最终结果评价制,不到最后不计算成绩和分数,最终的成绩只有成功和失败两个可能项,训练过程采用客观过程单次失误否决制,一次重大失误即作为整个过程的失败。教学环境完全复制工程项目现场的项目经理部的布置和配置,设立各部门和分支机构,其办公装备完全按照现场的条件配置。在训练活动中,没有任何主观指导性目标,完全依靠被培养人员的本身能力、自身素质、自我主动性和基本技术实现个人发展,建设一个充分的市场竞争环境,严格按照优胜劣汰的标准执行淘汰制度,让每一个参加训练活动的人员都面临100%的真实考验和一次性选拔的压力,充分锻炼和培养最优秀、最稳定和最实用的复合型人才。
  本次特训活动的内容主要侧重于整体项目开发、总承包和施工承包三个方面,涵盖了从甲方、总承包乙方、分包乙方、勘察设计方、服务方等各个方面的项目参与角色,可以让被培养人充分掌握各方面的知识、技术和经验。特训活动实行综合导师制,由资深业主代表、甲方高级管理人员、总承包高级管理人员担任导师,享有实际工作中的上级领导的同等权力,也负有实际工作中的上级机构的同等责任。针对对象是具备初级、中级管理能力的优秀青年人员,分别要求具备5年和10年以上的现场工程项目经历,而且具有连续、稳定、实际的现场工作经验,必须是从一线真正摸爬滚打出来的实战骨干。
  特训活动的教学和训练过程直接引入工程项目的全程步骤,包含一个完整的开发项目的各个环节和要点。教学资料就是一整套充实的项目竣工资料,其中不仅包含具体的执行和施工资料,还包括全部前期资料、全套设计方案、全部辅助资料、全部项目后评价资料,还有全部的业主管理工作资料。实际项目的训练工作主要在在建项目的现场进行,主要在北京以及周边省市的重大、特殊工程项目现场,总数可以达到6~10个。这些项目基本都由各研发合作单位提供,基本都是大中型重点项目、具备特色的行业项目和具有领先性的高新技术项目,涉及范围主要包括高层房建、钢结构、工业园区、岩土地基等建筑工程;桥梁、隧道、公路、铁路等交通工程;供热、供电、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燃气等市政工程;以及建筑设施、智能设备、通信、冶炼、发电、水电、化工、石油等机电安装工程四大方面。在学科技术上,本次特训活动还专门包含了FIDIC条款、前期组织、投标报价、索赔理赔、勘察设计等领域的知识,充分拓展和增加了被培养人员的综合能力和国际化能力。为了增强在国内的综合工作能力,同时还专门增加了国内的各地特色教学模块,专门讲述各地的特殊规定、习惯和工作方式。
  各被培养人员在工作结束后需要参加《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测评》,通过实务性的测评确定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合格者将由联盟和有关研发单位联合颁发资格证书,将主要面向各大工程国企、民营工程企业、大型企业集团工程部、房地产企业工程部、建设单位、咨询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投资单位、管理单位输送,研发合作单位和联盟会员单位优先。培养目标是各个大中型工程项目的中层、高层管理者;甲方业主单位的中级和高级管理代表,预计中级管理者的起步年薪可以达到20~30万元人民币,高级管理者的起步年薪可以达到40~60万元。
  特训活动将分为20、40、60个工作日(1、2、3个月)三种学制,分别针对不同能力基础的人员。另外,特训活动还为合作单位提供一种5天的上门速成班,直接前往委托单位内部,对委托单位的选送人员进行简要、重点的训练。根据工作计划,本特训活动在2011年上半年需要培养500~600人,平均每月100人,计划合格率争取能够达到50%。但是由于这是一个新型的高技术教学项目,场地、环境、导师和资料都需要进行新的建设和组织,难度非常大。所以,从总结目前的工作进展来看,2010年底启动的第一批次培养工作,培养学制为20个工作日,其培养能力目前只能达到40~60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751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