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的我国农业产业政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世功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与政府所实行的相关农业产业政策是密不可分的。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的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但是,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问题并没有因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渐渐消失,而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了不同的特征。
[关键词]改革开放;农业产业;政策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3-0106-01
1 建立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发展社会化服务的农业经营体制
我国实行的基本农业政策是以土地集体所有制为前提,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所谓双层经营体制。在承包经营权稳定化、长期化(目前以30年为期)的政策背景下,事实上家庭经营是最本质的特征。1982年中共中央发布了一号文件,明确了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合法性。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政策的一次重大转折,也奠定了20多年来我国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政策基础。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体制的确立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大幅增长,尤其是粮食生产更是创造了被称为奇迹的长足发展。此后中央又连续发了四个一号文件,主要内容分别为:放宽对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的限制,鼓励农村工商业发展;放宽对农产品流通业的限制,力图形成以竞争促进发展的新流通格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取消粮食统购改为合同订购;加强农业投入,调整城乡关系。毋庸置疑,中央推行的上述产业政策,以当时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为背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的环境,促进了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也推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极大地改善了我国农产品市场的供给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到20世纪末的农业政策特点可概括如下:一是目标虽然明确,但手段缺乏;二是主要依靠农业、农村、农民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以工补农实际上是农村自救,而自救的根本目标则是保证粮食及其他农产品的供应,实际上是以工补粮。显然,这是把本应该由全社会共同承担的义务刚性地压到了农业、农村,最终只能落实到农民身上;三是以专项产业政策为主,缺乏系统、全面解决以改善和保全环境、确保粮食安全为根本目的,有效改善农民境遇、协调农业与非农产业、城市与乡村发展关系的综合性措施。
2 面向21世纪的农村经济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从“九五”情况看,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村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是实现了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农产品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五”期间我国农业发展的突出成就,也是农业进入新阶段的主要标志;二是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积极变化,非农产业占农村经济的比重不断提高;三是农业运行机制和经营方式创新取得积极进展。农业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初步建立起有我国特色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四是农民基本解决了温饱,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进入“十五”后,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确保国家粮食和食物安全为前提,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而农民增收和粮食与食物安全则是“十五”期间两件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全局的大事。
“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三次产业调整总的方针是:农业由“弱”调“强”。工业由“低”调“高”(水平)。服务业由“慢”调“快”。并且要求农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确保农民利益,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和土地征用制度,促进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稳定就业并定居,把扩大就业的工作重点转到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工作重点转到促进农民工向技术工人转变上来。可见“十一五”时期,国家已经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关键的问题来加以看待。
“十二五”再一次明确指出,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至此,三农问题将作为产业发展问题得到全面的重视与发展。
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结构的主要变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2 21世纪我国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按照我国“十二五”规划的要求,21世纪我国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
①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不断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②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大力调整农产品结构。③加快发展畜牧、水产业,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和效益。④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的区域布局,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⑤深化农产品流通市场改革,发展农产品销售、储运、保鲜等产业,大力发展食品工业,实现农产品多次增值。⑥引导乡镇企业推进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实现健康发展,加快农业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⑦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以科技和信息服务为重点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799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