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唐立英

  摘要:高等教育环境孕育了高校校园文化这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这种文化对维系校园精神力量和实现高校的教育目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分类、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对今后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47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7-0221-03
  
  高校校园文化是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共同传承和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学校传统和学校作风的综合体现,是高校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重要象征,是一所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和不竭动力,是高校的精神和灵魂。它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1-3]。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得到了不断的深入,具有相对整体性、系统性的校园文化建设则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社会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适应新时代,开创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路, 在新时期培养出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是目前我们高校这个特殊文化群体亟待解决的问题[4-5]。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校园文化承载着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价值功能。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研究意义十分重大,并成为学术界研究和关注的热点。笔者将从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分类、重要性、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方面进行总结和讨论,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并对今后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一、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分类
  高校校园文化是20世纪80年代新兴的一种文化形态。高校校园文化是指在高校历史发展过程中由校园中的人(包括所有的师生员工)创造并存在和发展于校园中,由校园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构成的一种文化[1,6-7]。大学校园文化是有形文化与无形文化、共性文化与个性文化、动态文化与静态文化的统一[3,8-9]。大学校园文化同其它文化形态一样,也是由多个组成部分构成的。一般来讲,高校校园文化主要包括如下五个方面。
  首先是校园的物质文化,主要是高校校园的文化设施、校园环境营造等方面, 如教室、图书馆、实验室、运动场、文娱活动场所等等。这些以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设施,以其独特的校园风格和文化内涵,影响着师生员工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是其他校园文化的基础。
  其次是校园的智能文化,包括高校的学术水平和氛围、学科设置、人才培养规格及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知识结构、科研成果等方面, 是高校中重要的一种软环境,决定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是校园文化具有各自特色的前提和条件。
  再次是校园的精神文化, 主要包括学校历史传统和师生员工共同拥有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以及集体舆论、情感、习惯等因素, 也覆盖了求知风气和艺术情趣等方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体现着校园文化的方向和实质。
  然后是校园的规范文化, 也可以称为制度文化,主要涵盖了高校所特有的各种规章制度、校风校纪、道德规范等, 是校园文化中部分精神文化的具体化和规范化, 是高校校园文化的行为规则。
  最后是校园的行为文化, 主要体现在师生员工围绕教学、科研展开的各种行为方式和业余生活方式, 如校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等群体行为和文体活动、社会活动等活动的组织、开展, 是校园文化的具体表现。
  二、高校校园文化在构建新时期校园中的重要性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功能,高校校园文化也不例外,在校园内对师生员工进行教育的同时,对校园外同样具有社会辐射的作用,以及在凝聚集体、激励大家上进等方面启动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0-13]。
  (一)教育引导作用
  校园文化作为影响力很强的一种精神规范,是教育者依据社会的要求,按照既定的教育目的,并以一种高度的观念形态对学校教育行为起指导作用。它把学校整体的价值取向及行为取向引导到学校所确定的目标上,规范着学校和师生员工的所作所为。校园中互动着的文化环境与精神氛围,蕴涵着教育目的,潜移默化地影响、同化环境中的每一个人,人们都在自觉与不自觉地经受着这种文化的熏陶,特别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品德的形成以及生活方式的选择。换言之,影响着学生的意识、思维与行动。同时,它所形成的环境气氛和集体舆论,又体现了校园中每个成员的价值观、集体荣誉感和精神意志。
  (二)社会辐射作用
  大学是传播现代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是健康、高雅文化的汇聚和发散地,也是引导社会发展和推动社会文明的策源地。教育的任务就在于促进教育者的社会化,而社会化的实现不仅依赖于知识的传授,还依赖于校园文化给学生提供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目前,校园文化愈来愈呈现开放的态势,它不仅受到社会主流文化的规范和非主流文化的影响,而且以其独特的(科学的、民主的、超越的、批判的)风貌通过大学与社会不停地交流过程辐射社会,从而发挥大学校园文化引领文化潮流、传播科学思想的特殊功能。
  (三)凝聚向心作用
  校园文化是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它把德育的教育思想、理念、教育意图变成一种精神化的形式溶于文化氛围中。它在浅层次上外化为制度,在深层次上内化为观念,是校园文化中主体的思想素质、价值观念、人生观、道德观念等方面的体现。它作为一种群体文化,通过共同价值和群体意识的培养,使广大师生对学校产生认同感,从而使学校真正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形成团结和谐的氛围和良好的作风、学风和校风。
  (四)激励约束作用
  丰富多彩、健康的校园文化为师生员工提供了文化空间和活动背景,对师生员工的生活信念、精神愿望、道德理想与行为规则等方面,都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从而使学校产生精神振奋、朝气蓬勃、开拓进取的良好风气,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激励环境和激励机制。大学校园文化作为校园内价值系统的精华,作为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一种潜在力量,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激发因素和原动力,能够激发学校成员产生并维护积极的行为动机。
  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4-16]。
  (一)在认识上对校园文化建设存在误区
  要把校园文化建设得到位,起到文化育人的作用,首先必须在认识上达到对校园文化的正确认识,但是现阶段,还存在认识误区。如:有的高校过分地看重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而忽视了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有的高校将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一味强调发展娱乐文化;有的高校将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的管理或者是学生社团的管理。
  (二易受到外来不良文化的冲击和影响
  随着大学校园开放性的扩大,一方面能给大学带来“学术激荡,兼容并包”的自由学风,但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大学校园的防御性,崇尚积极向上,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容易受到来自社会的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等负面思潮的冲击,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在当今信息电子时代,网络成为了校园文化受到外来不良文化冲击的一条重要途径,网络上各种不良、不健康的内容,极易动摇大学生经过前期教育刚刚形成的价值体系,从而产生不良影响。
  (三)高校扩张影响校园文化品质
  高校扩招在为更多人提供高等教育的同时,也为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带来了不少的难题。学生数量增加了,但同时作为校园文化的参与者与建设者的学生的整体素质却下降了,他们素质的降低也必然会影响到校园文化品质的下降。同时,由于学生数量的增加,不少学校不得不重新征地,建设新校区,根本无暇顾及校园文化的建设问题。此外,由于大学扩张,造成了毕业生之间更为激烈的竞争,许多大学生为了能在以后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纷纷将参加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当作自己今后就业的筹码。

  (四)教职员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缺位现象比较突出
  相对于青年学生来说,教师代表着先进文化的思想观念、价值趋向、行为方式和较为丰富的人生经验,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而且必须对学生群体文化给予指导并进行整合,从而实现校园文化的育人目标。但是,随着教师职工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竞争压力日趋激烈,教学任务、学术研究、学生管理才被他们视为日常工作范围,是“正业”,与学生组织或参加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则被他们看做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的表现,同时也会让他们觉得在参加这些活动的时候会让他们觉得不合身份。正是在教职工对校园文化的误解以及激烈的竞争压力使得他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缺位现象普遍存在,没有起到教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引导和教化作用。
  四、对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建设有中国特色,有文化底蕴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应该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而且应该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有文化底蕴的校园文化。泱泱中华,有着五千年光辉历史,在传承历史和传授知识的大学校园里,校园文化应同时具备历史责任和时代精神,对于优秀传统文化,如某些老建筑、古旧书籍等都应该加以适当的保留和继承,使历史在这里的印迹得以保留,使时代的脉搏在这里不断跳动。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校园文化反映的是师生共同的信念和追求的校园精神,教师的职责并不仅仅局限在传道、授业、解惑,他们同时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力量。教师队伍的质量不仅决定着受教育者的质量,甚至决定了学校的存亡。哈佛大学前校长科南特曾说:“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其特定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的教学质量。一个学校要站得住,教师一定要出名。”正可谓:“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三)净化校园网络,强化网络的正面影响
  由于网络的两面性,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既有正面影响,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对于网络中夹带的各种不健康的信息,应该坚决加以抵制和消除,净化校园网络,尽量减小网络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消极影响。对于网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应该加以利用和强化。通过加强大学生的信息伦理与法律教育,使其具备信息法制意识,树立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观念,引导学生上网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政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同时,充分发挥网络便捷、灵活的特点创新教学形式,拓宽教育空间充分发挥网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促进高校文化建设有新的飞跃。
  (四)重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外部因素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并不仅是局限于校园,它处于一种开放的状态,隶属于社会主体文化并受社会主体文化的影响和熏陶。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不仅不会脱离社会主体文化,甚至还可以成为引领社会主体文化发展前进方向的一种力量。因此,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与社会公众的联系,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吸取和接受来自各界社会人士、学生家长等关于校园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从局外者的角度来分析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能够使得出的结论更具有客观性与公正性。同时,通过加强与社会公众的联系还可以取得校园文化建设需要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方面的支持。
  (五)转变教育观念,加强校园文化研究
  要摆脱对高校校园文化狭隘的、片面的理解和认识,高度重视新的历史条件下校园文化的功能和作用,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是高校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加强适合自己特点的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教育制度等方面的研究探讨,探索新的人才培养途径和培养模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此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发展。
  (六)增强校园学术文化气氛
  校园文化建设要在注意提高艺术层次的同时,增强学术气氛。不仅在教师中营造浓厚的学术气氛,在学生中也应提倡刻苦钻研的学习和研究精神,使他们接受学术气氛的熏陶,培养钻研学术的兴趣,及早开展学术研究。要多举办一些学术讲座,聘请一些国内外、校内外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多开展一些学术性社团活动,创造条件并激励学生开展科学实验和学术研究;多开展学生学术论文、科研成果评奖活动等等。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刻苦钻研、献身科学的精神,同时也提高了校园文化的层次。
  总的来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代又一代校园人的开拓和创造,需要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有措施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我们要按照“代表先进文化”的要求,以及追求“自由之精神和独立之思想”的大学应有的境界和情操,努力开创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于海印,赵娟.对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4):88-91.
  [2] 于滨,金正一.创建高校校园文化构建和谐校园[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30(5):123-125.
  [3] 李高南,熊柱.关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3):87-90.
  [4] 李小雨.浅谈高校管理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学理论,2010,(6):126-127.
  [5] 王芳,张凤军.校园文化活动失衡现象分析及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02,(9):36-38.
  [6] 陈小波.大学校园文化的概念和特色[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8):60-68.
  [7] 崔玉红.校园文化探论[J].交通高教研究,2003,(1):80-82.
  [8] 刘铭,孟海帆,于喜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4(2):27-29.
  [9] 史洁,冀伦文,朱先奇.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结构[J].中国高教研究,2005,(5):84-85.
  [10] 李静.浅议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83-85.
  [11] 张明志.浅议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25(7):345-349.
  [12] 陈静,陈婕.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10,(29):175-177.
  [13] 何知,刘艳.试论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4):34-35.
  [14] 李敏,张志鹃.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局限及其对策[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3):345-349.
  [15] 周军玲.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2):104-106.
  [16] 曾友因.美、日、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及启示[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6,(23):4-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34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