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庆林

  摘要: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和谐社会赋予了“以人为本”深层次的时代内容和深刻的理论蕴意,这就要求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与时俱进。然而,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为本”缺失现象严重,因此,以以人为本为主线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以人为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4-0225-02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内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原则,是教育活动的一种崭新理念,它也理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正确认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以人为本理念,是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成长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时期“以人为本”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为“以人为本”思想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以人为本”的深层涵义,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发展为了谁的问题;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回答了怎样发展、发展依靠谁的问题。在现代意义上,“以人为本”思想应当包括以下三层涵义:
  (一)“以人为本”的本位是现实的人
  “以人为本”,这里所说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现实的人,“现实的人”是指在社会关系中实践活动的人,是客观现实中具体的活生生的人,由于人的实践活动始终与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联系在一起,因此,社会关系也成为人的本质存在的重要方面。人的实践活动规定了人的存在的本质、内涵,人的社会关系则规定了人的存在形式、外延,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共同规定着人区别于他人的具体内容。
  (二)“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是人的需要的满足
  “以人为本”的“本”是指人全面发展的根本、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人是其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体,所以“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就在于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人的价值的实现是通过能动地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以自己物质和精神需求得到满足来达到的。我们既不能否认、贬低人的物质需要,也不推崇“物欲至上”的形而上学的人性观。我们这里所说的人,除了物质的需求外,还有精神的需求,而且精神的需求是更高层次的本质需求。物质需求是精神需求的基础,精神需求是物质需求的升华。“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对人的物质关怀和精神关怀统一起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三)“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是人的主体性
  现实的人的存在是“以人为本”的前提和基础,但“以人为本”除了承认人的现实存在以外,还要把握人的现实存在的主体本质。人作为世界上唯一能进行自我创造、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能动的存在物,创造了自己的历史,并且通过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获得了人在整个社会中的主体地位。因此,要阐明“以人为本”,就必须明确人的主体性,表明人在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主体地位。
  具体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我们要树立一种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第一需要的育人理念。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为本”的内涵也就是“以学生为本”。一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主题,把“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和为了一切需要发展的学生”作为育人的出发点和归宿。二是要“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提供最大的自由选择机会,重视学生的个体需要,关注学生共性和个性的差异。三是“以学生为本”,意味着任何学生都应享有基本的权利,我们应对他们的权利给予合理的尊重,给予学生人性化的关怀以学生为本,反思和纠正现实社会中违背人性发展、不尊重人的现象,以不断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传统教育中“以人为本”理念的缺失
  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着相对疲软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为本”理念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过分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但是,目前我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往往不把教育过程看作是师生双方互动的整体,而是过分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他们往往片面强调教师的权威,把学生置于被动的地位,不顾或很少顾及学生的思想现状和心理特点,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的地位固然重要,但这对大学生来说毕竟是外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这种模式不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使学生在自身成才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有效发挥。
  (二)过分强调统一性,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往往过分重视步调一致,企图用统一的培养标准来要求学生,忽视了大学生主体的客观差异性。无论从教育方法上、教育内容,还是教育目标上讲,都存在“一刀切”现象。过分依赖单一的强制性的外部灌输方法,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和塑造每一个人,忽视和抹杀了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不利于学生个性化人格的培养。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核心,没有个性发展的全面发展不是真正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是解决人的各种思想问题,但是,不同的大学生由于先天条件和后天影响的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思想问题存在差异,素质结构也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在这种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也就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三)过于强调理性管理,忽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人是统一于理性与非理性的存在物,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辩证统一于人的精神活动过程中。但是,在以往思想教育过程中,却过于强调人的理性因素,偏重以理服人,而忽视以情动人。认为学生管理工作就是管理学生,作为管理者具有绝对的权威,习惯于采用命令式的管理方式,不能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之中,因此,也就不能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状况。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学生工作重在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和帮助人,更没有真正做到“为了学生的一切”。此外,制定了过于严厉的规章制度,侧重以“管”为主,通过“压、控”等方式规范学生。这种重视管理权力而忽视学生情感的管理模式,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影响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原因之一。
  三、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落实“以人为本”
  (一)注重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相统一
  主体性作为人的一种特性,集中体现为人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者的关系来看,在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应该充分尊重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着眼于激发和调动他们的内在的动力和积极性。改变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单向灌输的方法,从“教师”的单向运动转变为“教师”与“学生”的双向运动,关注“学生”的主体性。
  (二)注重个性培养与整体协调发展相统一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重视大学生的内在需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尊重并发展大学生的个性。真正从不同个体出发,对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倡导促进人的个性真正从不同个体出发,对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水平、性格特征的学生都能够充分发展自己。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把大学生个体性的形成与社会整体和谐氛围创造性结合起来,保证大学生个体性健康持续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
  (三)以人文关怀丰富“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就要关注人的需要,理解人的需要,并满足人的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改变以往强制性管理的做法,关心大学生的合理需求,结合实际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在师生之间形成情感互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积极倡导民主平等的双向交流,做到情理交融,使教师和学生之间产生情感连结,实现二者之间的有效互动,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落到实处,才能具有说服力和感召力。
  
  参考文献:
  [1] 于留成.坚持科学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J].中国高教研究,2004,(10).
  [2] 聂海霞.构建“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3] 尼布尔.人的本性与命运[M].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59.
  [4] 唐国战.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思考[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4).
  [5] 李泽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37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