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厦金城市联盟的环厦金区域经济互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 曦

  摘要:厦门与金门联合成立厦金经济特区,既可以确立厦金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中心城市地位,又可以最大化海西区的“近台”优势,推动台湾产业升级,共同打造“环厦金经济区”,在经济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厦金经济联合之后,“环厦金经济区”的经济互动将进一步加强,区域产业结构、生产力布局将逐步优化,最终将实现海西区经济迅速崛起,推动台湾经济的振兴,避免海峡两岸被边缘化的命运。
  关键词:区域经济;厦金经济特区;环厦金经济区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9-0023-02
  
  2004年初,福建省提出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目标,以连接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发挥临台优势,建立中心城市,实现两岸经济一体化。在大陆,也有学者提出厦门与金门联合,建立经济特区,整合社会资源,增加对于台湾以及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创造中心城市的建议。笔者认为,从海峡西岸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建立厦门与金门经济联合的构想,意义重大。原因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第一,海西区的经济发展需要一个中心城市。一个地区的崛起在很大意义上取决于该地区中心城市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它的积聚与扩散能力。相对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福建中心城市辐射力有限,产业积聚效应不明显,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通达性不高,凸显出区域经济集群发育相对滞后,经济发展陷入困境。第二,从地理位置来看,闽台一水之隔,按照区域经济的“墨渍”扩散原理,福建具有“近邻”优势,并且,福建和台湾经济互补性强,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本文分析了厦金联合的经济意义,探讨厦金联合对以厦金为核心的“环厦金经济区”的经济发展的潜在影响,并得出结论:厦门与金门联合的意义主要在于对台优势,而厦金联合之后,“环厦金经济区”的经济互动将进一步加强,区域产业布局将日趋合理。
  一、厦金联合的意义在于对台优势
  厦门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城市之一,是福建经济发展的龙头,具有特殊的邻台区位优势,是台湾与海西区经济交流的桥头堡。但是,从目前厦门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厦门尚不具备作为中心城市的一些条件。首先,厦门的可用建筑土地较小,厦门土地总面积1 569平方公里,其中用于建筑的土地仅有450平方公里;其次,人口与经济规模较小,厦门人口仅有福州和泉州的1/5强,2005年厦门的人均GDP为44 737元,远低于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另外,厦门的产业结构也不尽合理,厦门经济增长方式仍然以粗放式发展为主,产业集中度还比较低,产业链条偏短,生产的产品附加值低,处于价值链的下游,服务业比重较低,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较弱。
  鉴于这种情况,一些学者提出厦门应和周边城市联合建立中心城市,以期增加辐射能力的建议。龚敏和洪木妹(2006)研究了厦门与漳州的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之后,提出厦漳两地的区域联合可以使厦门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李文溥、林金忠等(2006)也建议对厦门与漳州的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建立以厦门为中心的环厦门湾城市群,通过中心城市间产业结构的调整、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加强与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合作与联系,拉动福建经济增长。石正方(2005)提出,在福建省内,建立厦门、泉州和漳州城市联盟,解决福建区域经济集群发展的劣势,“承‘长’接‘珠’”,连接中部,力抗区域经济边缘化,实现海西区经济崛起。
  从各种因素来看,这些建议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但是,都不能充分发挥福建的最大优势――“近台”的区位优势。福建是最先开始对台贸易的地区,是最早的台商登陆地区。而且,福建享有特殊的对台政策优势,从整体上来看,闽台经贸交流是两岸经济关系的“生长层”。而从经济互补性角度来看,福建经济与长三角、广东存在产业雷同现象,互补性不强。台湾资金雄厚,科技产业基础好,营销以及管理经验丰富,但是市场狭小、资源有限、劳动力成本高,属于典型的外向型经济;福建资源相对丰富,劳动力充足,市场广阔,但是,资金、技术与管理经验相对缺乏。台湾产业结构正由劳动密集型为主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为主转化,因而迫切需要将一些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到其他地区。福建具备接纳台湾产业的条件,与此同时,福建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农产品在台湾也很有市场。2004年,闽台产业结构差异系数为0.14,广东为0.13、浙江为0.14、江苏0.14、上海0.06,相比之下,闽台产业结构差异系数高于上海,与其他三省的水平相近,这也说明福建和台湾有很大合作空间。福建地区是台湾进行产业转移,实现产业调整与升级的最理想地区之一。
  和厦门隔海相望的金门地处台湾海峡的西侧,两地最近处仅2 000多米,在地缘上属中国大陆的内海岛屿。正因为金门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其经济发展及繁荣有赖于依托及融入海峡西岸才能得以实现。现实中,金门作为中转地的地位与作用正在逐步提升,金门地方政府及民众把握有利时机,加强与大陆的经贸及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为建立自主的经济体系及溶入相关经济圈奠定基础。因此,在现阶段,金门与厦门在两岸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同等重要,具有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厦金经济特区对于台湾的积聚与扩散效应,承接台湾的产业转移,实现两岸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对于建立“环厦金经济区”,加强两岸的经济互动,实现祖国两岸四地经济一体化具有更深的意义。
  二、厦金联合与环厦金经济区的经济互动
  环厦金经济区是以厦金为核心与纽带,以金门所属的台湾和厦门所属的福建为主体,范围包括台湾、福建以及福建周边地区的一个地域经济综合体。厦金联合之后,台湾与海西区的经济交流将在以往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加强,经济互动将呈现新趋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闽台之间的经济合作将日益深化
  台湾和福建具有较强的经济互补性,不仅表现在资源禀赋、市场大小等自然要素上,还表现在人力资本以及科技投入等方面。厦金经济特区的建立,为闽台合作建立了一个顺畅的通道,两岸的生产要素将逐步实现自由流动,在农业、工业、贸易业、港口业以及服务业等各个方面展开合作。福建将全面引进台湾的科技资源、农业技术、行销经验、高雄等港口的先进管理技术等资源,开辟两岸经济合作的新局面。
  2.台湾对于福建的投资将迅速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台商的投资是福建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之一。福建也是台商投资的主要基地之一,截止2004年底,福建已经引进台资项目8 050家,实际利用台资104亿美元。至此,福建省累计批准台资项目上万个,全部台资170多亿美元,利用台资总额居全国第3位。虽然如此,在目前的经济格局中,由于工业基础差、经济规模小、市场腹地狭窄等原因,福建对于台资的吸引力远低于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
  实现厦金联合后,福建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省市相比,劳动力资源更加廉价、“近台”优势更加明显、与台产业互补性更强,福建对台引资的优势将进一步凸现。届时,福建不但可以成为台商新增投资的主要地区,也将吸引部分的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的台资企业向闽转移。
  3.台湾与福建的贸易关系将进一步加强
  闽台同属外向型经济,对外贸易对于海峡两岸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而台湾已经成为福建的第三大贸易伙伴。2005年,福建的对外贸易进出口额达到544.3亿美元,对台贸易为48.79亿美元,是拉动福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台湾的出口总量较大,出口对于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比较明显,主要以出口高附加值的科技产品为主,产品主要集中于电子、金属、机械、资讯与通讯等方面。综合来看,台湾与福建的对外贸易在商品结构、技术结构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如果实现厦金联合,由于台湾和福建的对外贸易的强互补性加上运输等条件上的优势,闽台之间的贸易将迅速发展为台湾与大陆贸易的主要构成,两岸贸易关系将进一步加强,推动两岸经济的共同繁荣。
  4.两岸科技资源配置将逐步优化
  台湾科技发展水平远远领先于福建,据2004年“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全球经济竞争力报告,台湾的科技指数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另外,台湾的科研经费接近美国、日本,而福建无论是科研经费在占GDP的比例还是科研人员与人口的比例上都远低于台湾。但是,两岸的科技资源存在很强的互补性。台湾长期以来偏重应用性研究,而福建在基础性研究上颇具优势;福建科研投资不足,但拥有廉价的科技人员、广阔的高科技产品市场。厦金联合将为两岸科技资源的自由流动提供一个高效的平台,两岸的科技资源配置将逐步优化,减少科研成本,推动两地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结论
  建立厦金经济特区,逐步实现厦门与金门的经济一体化,既可以确立厦金在两岸经贸互动中的中心城市地位,最大化海西区的“近台”优势,又可以促使台湾经济利用大陆的广阔腹地走出困境,推动两地经济的互补性发展。共同打造“环厦金经济区”,在经济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厦金联合之后,“环厦金经济区”的经济互动将进一步加强,两岸的产业结构、生产力布局等将逐步优化,区域经济集群优势将逐步加强,最终可以促使“环厦金经济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海峡两岸经济的崛起与振兴,避免两岸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被边缘化的命运。
  
  参考文献:
  [1] 石正方.厦泉漳城市联盟发展的意义及取向探析[J].台湾研究集刊,2005,(3).
  [2] 黄贸兴,黄聪英.关于闽台产业与资源的互动分析[J].经济前沿,2006,(9).
  [3] 李文溥,等.把厦门建设成海峡西岸经济区南端中心城市[J].福建论坛,2006,(2).
  [4] 龚敏,洪木妹.厦门与漳州两地经济增长分析:兼论行政区划调整与中心城市建设[J].东南学术,2006,(1).
  [5] 叶福军.厦门节能照明产业发展战略[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5).
  [6] 邢晓强.区域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63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