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内需与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路径选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孟亚梅,者贵昌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政策,促进经济增长要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从国际经济形势判断,扩大内需是中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需要推进的经济政策。我们必须在分析扩大内需动因的基础上,寻求扩大内需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内需拉动型经济;收入分配结构;社会保障
中图分类号:F120.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8-0004-03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国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使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面临巨大的挑战和转型的压力。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连续三十多年高速发展。但是,长期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面临“内需相对不足,对出口贸易过度依赖”的现实。国际金融危机的传染效应快速显现。为了应对这场金融危机和实现中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扩大内需,调整经济发展战略”的关键性决策,努力创造条件,实现“出口导型经济”向“内需拉动型经济”转型。
一、国际观察:发展内需拉动型经济,中国不可回避的现实选择
1.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的对外贸易的冲击,我们没有退路。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我们记忆犹新,使中国的对外贸易大幅下滑,经济增长速度大大减缓。2007年中国GDP增长13%,2008年9%,2009年只有8%。①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受到重创,沿海地区外贸型企业严重亏损,大量破产,并导致大批工人失业,农民工不得不返乡。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国际消费市场严重萎缩,中国大量外贸型企业的产品无法销售出去。2007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17万亿美元,增长率为23.5%,其中:出口总额为1.22万亿美元,增长率为25.7%;2008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56万亿美元,增长率为17.8%,其中:出口总额为1.43万亿美元,增长率为17.2%;2009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2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3.9%,其中:出口总额为1.43万亿美元,增长率为17.2%。① 三组数可以明显看对外贸易增长率在迅速下滑,推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之一受到严峻挑战。
2.中国经济对出口贸易过度依赖的劣势日益凸显,我们不得不另辟蹊径。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对外贸易对中国的经济的增长贡献率非常高。据国家统计数据库的有关数据,中国从2005―2008年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即货物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分别为63.8%、66.5%、62.7%、57.3%。②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在一定时期内,我们获得了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显著效应。但是,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经济增长过高的外贸依存度,必然存在着隐患,因为国际经济局势是一个国家所不能左右的。特别是近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就人民币汇率问题频频对中国施压,有些美国议员甚至呼吁对中国输美产品征收反补贴税,面对这样的局势,对中国来说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尽快建立“内需拉动型经济”的增长机制,把经济增长的动力由国外转向国内,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平稳发展,有效抑制国际经济局势变化对中国的掣肘力。
3.发展内需主导型经济:中国拥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条件。中国要在21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必须发展内需主导型经济。按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设计,中国要在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在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看,一个国家或地区要保持较长时期的快速增长是很困难的。然而对中国而言,经历了长达三十年的高速增长,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能力逐步增强,譬如:全国人均GDP由1978年的379.00元增加到2009年的25 125.00元,增长了66.3倍;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8.00元增加到2009年的17 175.00元,增长了49.4倍;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4.00元增加到2009年的5 153.00元,增长了38.5倍。① 从这些数据可以判定,在国内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是中国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增长极。因此,必须对目前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进行战略性调整,通过实施内需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把经济增长的动力由国外逐步转移到国内,改善国内经济发展的环境和消费环境加快体制创新,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在保持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国内居民的收入水平,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增强国内消费需求的购买力,不断扩大国内消费市场,以消费需求的扩大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这样才能在未来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中国经济发展的效率和活力。
二、国内审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需不足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由于过分地强调出口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就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内需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致使内需相对不足。中国在亚洲金融风波以后消费占GDP比重在不断下降,1998年消费占GDP的比重为59.6%,1999年为61.0%,而2007年为49.0%,2008年为46.8%。消费占GDP的比重已由过去的60%左右逐年下降为50%左右。②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表明,城镇居民的储蓄意愿继续增强,而消费意愿则有所减弱;且2002年以后中国储蓄率呈现出快速增长的特点,2002年前后,中国的储蓄率大约39.3%左右,到2007年,上升为49.9%。③ 高比例的储蓄水平必然降低即期消费水平。可以看出,提升中国内需是有很大的空间的。
三、决策参考:扩大内需的路径选择
1.有效开发农村市场,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区域。中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约2/3,而消费总量却不及全国的1/3,中国2亿多个农村家庭和近8亿农村人口,农村市场十分广阔,消费潜力巨大。农民收入偏低,严重制约了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呈现出三个明显特征:总体水平偏低;内部收入差距拉大;稳定性较差,他们直接制约了农村消费需求的扩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17 175元和5 153元,相对差距是1∶3.33,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也由1985年的1.86倍扩大到2009年的3.33倍,城乡收入的差距持续扩大。④农民收入占全社会居民总收入的比重处于下降趋势。
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增加农民收入,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的实际购买能力;继续实施“家电下乡”政策;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行“科技下乡”政策,协助农民科学种田,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村市场的供给,企业要生产符合广大农村市场需求的产品。
2.加大中小企业投资力度,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渠道。近两年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央决定投资4万亿, 以此来拉动内需,而且效果已比较明显。去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就已经出现复苏的趋势。但是大规模对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采取的刺激国内经济的政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大规模的投资和出口实现的。投资水平居高不下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现象,虽然这对于一个处于赶超阶段的发展中国家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必要的,但是由于与国内需求相脱节,导致重复建设十分严重,因而投资的效率不高,造成要素配置的低效。所以应把投资的方向由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转向企业投资、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投资,对中国来说,中小企业一直处于融资难的境况,中国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应兼顾的中小企业。近年来,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中小企业的作用和地位日显重要。中小企业在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增加城镇居民就业、带动科技创新、促进出口创汇、增加税收等巨大作用。由于中国中小企业规模较小,设备比较落后,资金不足、人才力量薄弱等原因导致其竞争实力较弱,相比大企业而言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和弱势的地位。因此政府应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进行政策倾斜,以促进和保护中小企业的发展。当前,面临世界经济衰退,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最紧迫的任务是解决中小企业特别是外向型中小企业的经营困难,既有市场萎缩所导致的销售困难,以及由此进一步导致的资金周转和融资困难。要解决这些困难,必须在开拓市场的同时,采取减税、退税、降费、补贴等措施,降低铲平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增强中小企业产品的市场销售能力;并创新信贷产品,改进质押方式,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贷担保基金和风险分摊机制,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
3.改革收入分配体制,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环节。居民按收入水平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高收入水平的,中收入水平的与低收入水平的。2005年占中国总人口的20%的低收入人群的总收入占全民总收入的5.73%,而占中国总人口的20%的高收入人群的总收入占全民总收入的47.81%。2005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已达到0.42,贫富悬殊越发严重,贫富差距越拉越大。⑤高收入的群体,消费水平已经很高,边际消费倾向很低,扩大的潜力已经不大。找不到什么措施能够进一步扩大这一群体的消费。所以要扩大内需必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在初次分配中,应该提高劳动报酬所占的份额。实际上,国民收入中劳动报酬的份额,是由劳动的价格(单位劳动的报酬)和生产中劳动的使用量决定的。劳动的价格决定于劳动的相对数量,劳动的使用量取决于经济增长的模式。相对于其他要素(如资本,土地)来讲,中国的劳动人口众多,因此劳动的相对价格就会较低,其他要素的相对价格就会较高。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要素价格是扭曲的,劳动的价格(工资)相对偏高,资本的价格(利息或者利润)相对偏低。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原来被扭曲了的要素价格开始恢复,即劳动的相对价格逐渐下降,资本的相对价格逐渐提高。另外,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也在逐渐转变,资本技术密集程度不断提高,劳动密集程度不断下降,GDP生产中劳动地相对地不断减少。正是受这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不断下降,资本收益的份额不断上升。因此,理论上讲,提高国民收入中劳动报仇的份额,有两个途径:一是提高单位劳动的价格(工资);二是增加劳动的使用数量(就业)。表面看来,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的价格主要决定于劳动市场的供求,即劳动的相对数量,而不是主要决定于政府(除了个别)。但实际上,劳动的价格并不完全决定于劳动力的数量,还与劳动力的质量有关。劳动力的质量决定于教育、培训和卫生保健,因此政府应大力发展教育,提供职业培训,改进卫生保健条件,以便积累人力资本,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价格。另外,政府还应该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增加就业。在二次分配中,应该通过减少高收入家庭的可支配收入来提高低收入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即将高收入群体的一部分收入转移给低收入群体。
4.健全社会保障体制,解决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举措。社会保障的健全有助于扩大内需。社会保障制度的转移支付和收入再分配,可增加低收入人群的收入,从而提高全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目前中国社会保障不健全严重制约着中国的消费需求。社会保障、居民消费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稳定人们的支出预期、增强消费信心、促进消费。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扩大公共财政支出,提供更多的社会公共产品,减轻老百姓的生活压力和不确定性,降低他们对未来生活的风险预期,才有可能将部分储蓄和潜在需求转换为显示消费,才能扩大内需,最终拉动经济增长。
中国居民目前的社会保障系统是非常不完善的,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地区。这也是中国一直高储蓄率、低消费水平的原因之一。中国是具有典型二元结构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人均收入低下、地区和城乡发展不平衡是中国目前突出的特点。中国目前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模式。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社会保障发展严重滞后。目前中国的社会保障系统覆盖面狭小、保障水平低、保障项目不完全、城乡社会保障存在明显差别。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是有利于中国目前扩大内需这一目标的。因此,要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继续大力推进城镇社会保障的扩面工作;积极解决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认真完善城市社区救助和特殊群体的社会救助;继续巩固农村的社会救助;逐步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高度重视弱势群体的子女的教育问题,构建公平均等的教育体制;为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提高全民的福利水平,扩大社会内需。
5.创造条件,实现充分就业,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非常手段。充分就业有利于扩大内需。就业是收入之源,消费之本。扩大这一群体的消费关键是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无论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中小企业都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扩大就业,必须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在大多数国家,自我就业或自我创业始终是就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和渠道。要增加就业,必须采取切实措施,鼓励自我就业。一是要改变在就业上过分依赖于单位的观念,培养自我创业精神,树立自我创业意识。二是要建立自我就业启动、资助资金。用于发放支持人们自我创业的小额无息或贴息贷款。三是要建立和完善涵盖个体创业人员的社会保障体系,是自我就业人员也能像单位就业人员一样,享受社会保障体系的保护,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目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内,中国城市就业的最大压力,主要还是来自外来农民就业。要解决农民就业可以有两个途径:一是在城市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纳更多的外来农民就业;二是在农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就低吸纳农民就业,减少外出务工的数量。中国人口众多,不仅农村就业压力很大,城市就业压力同样很大。而且,随着城市人口的膨胀,城市就业空间越来越小。相反,中国农村发展空间和就业空间很大,今后农村过剩劳动力的就业,应主要通过农村自身能发展来解决,通过推进农村城镇化来解决。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之所以出现过剩并大规模外出务工,是因为农村发展落后。如果农村能够进一步获得大的发展,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绝大多数农民自然会选择就地就业。当然,农村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现在可以调整政府扩大内需支出结构,增加农村建设项目支出,创造农业、农村就业岗位,缓解农民外出就业压力。
6.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改善消费环境,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前提。扩大内需必须改善消费环境,保证国民消费安全。刺激和鼓励消费需要有一个安全良好的消费环境。中国目前的消费安全隐患还很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人生安全因产品质量、假冒伪劣、虚假广告、价格欺诈等非法行为而受损的现象还相当严重,由此而引发的社会纠纷大量出现,严重妨碍着社会的安定与和谐。近年来,中国在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隐患事故层出不穷,例如,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有害有毒食品频频出现,让人防不胜防。在目前这种背景下要拉动消费,首先需要为公众创造一个安全的消费环境,消除人们的恐慌心理,这样才能让大家敢买东西,恢复和提升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与消费水平。要保障消费安全需要进一步健全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和执法体系,使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做到有法可依和违法必究。保障健全消费安全需要建立健全消费者保护组织及社会组织机制并加强生产质量控制和严格市场监管。
参考文献:
[1]李成玉.农村市场:扩内需的关键领域[J].求是,2009,(21).
[2]梁永贤.扩大内需实施平衡贸易研究[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9,(4).
[3]薛瑞.金融危机下的社会保障再分配职能分析[J].西安社会科学,2009,(11).
[4]田秋生.扩大居民消费必须解决的四个问题[J].中国流通经济,2009,(12).
[5]靳宝石.正确处理出口与内需的关系[J].当代经济,2009,(11).
[责任编辑 吴高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65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