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研报告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孙为平 郭 微

  摘 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是近年来中国农村最基本的医疗保障形式之一。通过对长岭县永久镇葛平村新农合实地调查数据的分析,深入剖析农民不愿意参加新农合的深层次原因,以期找到能使新农合有效运行的途径。
  关键词:新农合;认知程度;政策
  
  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6-0056-02
  
  一、调研背景
  
  2009年8月11日,为完成既定教学目标,吉林大学07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来到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永久镇葛平村进行实地调研。永久镇葛平村位于长岭县的东南部,距长春60公里,约有400农户,约2 000人。葛平村经济发展情况处于吉林省农村发展的平均水平,据调研数据其农民年人均收入为4085元,与全国农民人均收入4140.36元基本持平(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永久镇葛平村农户问卷调查汇总数据:130份》。
  为了更好地完成调研目的,我们对永久镇葛平村的农民参加新农合的相关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139份,收回有效问卷13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达到93.53%。
  
  二、数据及样本分析
  
  我们组对永久镇葛平村农民参加新农合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发出问卷80份,收回有效问卷4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达到55%。
  从我们的问卷调查中发现,目前有77%的农民参加了新农合。可见,农民对国家实施的新农合政策还是比较支持的,但在调查中仍然发现有很多影响农民参保的因素。首先,家庭年龄结构对农民是否参保存在很重要的影响,有老人的家庭90%都参加了新农合。其次,身体状况较差的7%的农民都选择参保,但身体状况良好的58.99%的农民中参保的不到一半。再次,文化程度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初中以上学历的农民达到75%,他们中大部分对国家政策比较了解,参保就比较积极。而剩余25%的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对新农合的认识程度很狭隘,不愿参保。最后,家庭收入满意度对农民的参保意愿也有影响。对家庭收入不乐观的农民达87.7%,参保率达89%。
  综上所述,农民的年龄结构、健康状况、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等都是影响农民参保的重要因素。
  
  三、新农合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对调研结果的深入分析,我们总结出影响农民参保的因素,并对其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农合政策本身存在的问题
  首先,新农合存在报销范围窄的局限性。新农合以救助农民的疾病医疗费用为主,门诊、跌打损伤、各种意外伤害等不在该保险范围内。而我们在葛平村了解到,农民患上需住院治疗的大病相对较少,农忙时的意外伤害、冬季的煤气中毒以及春种时期的农药中毒等病症较多。而这些意外伤害却不在报销范围内。因此,农民大都认为付出多,回报小,参保不划算。而导致此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政府在制定新农合政策时对农民的真实情况不了解。其次,新农合报销手续烦琐,收费水平高,农民受益水平低。对当地参加了新农合、同时又有报销经历的农民访谈时,农民反映说:“报销流程的十分混乱”。通过调查得知,当地一部分农户直接在医院结算减免,而另一些村民则自己先垫付,出院后再到乡镇政府索要报销的部分。同时,当地农民反映,到医院看病医生都会问是否要报销。是报销的,医生就会开高价药,药价普遍高出30%~40%。药费高开,医保定点医院的的乱收费,大大抵消了合作医疗制度给农民带来的好处。深入分析我们发现:医务人员收入与医院收人的挂钩,是医疗乱收费问题产生结症所在。同时我们认为,医疗乱收费的存在也有补充经费缺口、医疗收费标准偏低等客观因素。按照政府公共服务理论,导致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政府在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上投入的不足。
  
  (二)农民对新农合的认识程度低
  我们调查发现,大部分农民对新农合的起征点、报销上限及报销渠道等并不了解。高达77%的农民对新农合缺乏认识,只有23%的农民对新农合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在我们调查走访中,有一典型农民王某,家住葛平村一组,他本人近两年因胃出血两度住院治疗,但他并没有选择走医保程序。他说,若走医保程序,医院就会开大处方,安排做不必要的检查,最后除去报销部分就和不走医保程序的花费不差毫几。我们当然不排除一些医院有王某反映的问题,但归根结底是农民对新农合的不了解,不信任。
  农民对新农合产生抵触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村干部不适当的工作方式。在中国农村这个地缘狭窄的小社会中,人情往往成为决定事物的关键所在。村干部利用人情提高参保率。农民迫于处好与村干部的关系进而参保,这种特殊的工作方式形成了一种对新农合的隐性强制。隐性强制固然提高了农民的参保率,但对新农合在农村的长远发展埋下了隐患。对新农合缺乏认识的另一重要因素是农民不了解新农合的本质意义。新农合作为一种社会保险,其建立的基本目的就是“保大病”,防止农民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社会保险中最基本的一点就在于,它强调的不是个人成本收益的平等,而是保险金的社会满意度。
  
  (三)农民自身的意识淡薄
  1.农民健康意识差。根据美国卫生经济学家胡志伟教授在研究健康保险需求过程中得出的结论表明,健康保险需求不是直接取决于人们的客观疾病风险,而是人们对疾病风险的主观认识和主观决策的心理过程。中国农民健康知识的贫乏直接导致贫困地区农民对疾病风险的主观认识与客观疾病风险存在着差距。往往是小病靠挨,中病靠拖,不到病危不进医院,使得本该少花钱能治愈的病变成了多花几倍的钱去医治。
  除去客观原因,我们调查得知,由于健康意识差造成农民未能及时就医的达到46%。农民健康意识淡薄主要表现为农民的健康知识相对贫乏,以及对身体健康的评价出现一些非理性的认识等。我们调查发现,90%以上的农民不知道结核病是国家免费治疗的疾病,有些村民甚至对实施多年的儿童计划免疫接种都觉得无关紧要。
  那些自我保健意识淡薄,但身体健康的农民不愿参保。只有那些年龄较大、健康状况较差、经济收入较低的家庭是新农合的积极参与者。这就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问题,导致新农合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2.农民互助共济意识弱。互助共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现阶段对于并不富裕的群众都要求有这样的思想境界是不现实的。大多数农民认为患病是自家的事,与他人无关,体现出强烈的家族自助、不求“外人”的观念,缺乏“互助共济”意识。同时,中国传统的“家族伦理”观念在农村相对浓重,使得农民日常生活中的“互助共济”也带有浓厚的家族色彩,他们更多的是以血缘和情缘为基础来处理事务。这些现象主要是由于中国长期的社会传统造成的,所以目前大部分农民比较现实,只注重眼前利益。
  调查发现,很多农民若今天用20元参保了,就想着能否得到实际的利益。一些年纪较轻、身体较好的农民,觉得交钱

就是吃了亏,因此不愿参保。也有的觉得交了钱连资助谁都不知道等于白交。新福利经济学认为,个人是他本人福利的最好判断者。我们调查发现,由于农民的互助共济意识淡薄,当他们交了钱而未得到实际好处时,就会对新农合带来的个人福利不满意。但从整个社会来看,新农合存在一个帕累托最优状态,即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别人的境况变坏。参保农民只缴纳了10元或20元的费用,却能极大地减轻生病农民的负担。同时,其他未生病而未享受报销优惠的农民损失并不大。所以,农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互助共济意识薄弱,成为建立和发展新农合的又一阻力和障碍。
  
  四、改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有效措施
  
  以上列出的几个问题,都是我们调查过程中农民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所以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现介绍如下:
  1.对外出务工人员就医政策应增强灵活性。农民工是重要参保人群,针对农民工就医报销问题我们提出以下两点建议。首先,实现“多保合一”,破除城乡界限,建立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制度。例如,2010年两会之后,很多地区将过去的“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少儿互助金”等统一改为“城镇居民医疗险”。这样就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的医疗报销问题。其次,建立农民工全国联网就诊系统。通过加强新农合的网络化管理,运用发放IC电子卡的方式,使外出务工人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刷卡身份认证的方式,在打工所在地的定点医院实现报销。
  2.简化医保报销程序。首先要变“病人跑”为“医疗机构转”。政府要加大在新农合定点医院普及方面的建设。其次,建立县、乡镇、定点医疗机构三级联网的计算机网络报销管理系统。例如,目前吉林参合农民已经可以进行“网上报销”,农民再也不用在医院和合管办之间跑来跑去。
  3.提高农民对新农合的认识程度。针对农民对新农合认识程度低的问题,我们建议应加大传媒宣传报道,扩大新农合的影响力。广泛宣传受补偿实例,在实际工作中采用“宣传发动”与“行政动员”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报等媒体介绍新农合,使广大农民了解其具体的实施过程与方式,真正认识到新农合符合自己的利益诉求,提高对新农合的认知度。
  4.提高农民自身的思想意识。我们认为,国家社会要加大对农民自我保健意识的教育培养。例如,利用电视、广播对农民进行科学卫生知识讲解,将良好卫生习惯编成浅显易记的歌谣、手册发给农民;开展农村健康知识教育,提醒其注意疾病的预防;让农民掌握一些常见疾病及其治疗的有关信息,避免患者和医生之间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被动消费。同时,可以号召大学生利用假期下乡实践,为农民讲解健康卫生的常识,帮助其培育健康的生理和心理。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帮助形成社会各界成互助共济的一个良性循环。
  
  五、结论
  
  综合了我们对松原市永久镇葛平村的调查情况,发现新农合政策自身存在一些不足,再加上农民对新农合认识程度不高,自身健康意识淡薄,导致新农合普及度并不理想,针对这一现象我们提出国家应加强政策的灵活性,扩大报销范围,简化报销手续,加大宣传力度。只有真正地解决了农民关心的具体问题,提高农民对新农合实施的满意度,农民才能更加积极地参加并支持新农合,新农合才能更好地为农民服务。
  
  参考文献:
  [1]郭振宗.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长效运行机制的对策[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6).
  [2]徐 荣.黄君丽.许白.沙洋县新农合实施效果的调查报告[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9,(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80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