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规划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颖敏
摘要:针对嘉兴城市总体规划的布局要求,结合东栅经济园区现状,从景观塑造和城市有机更新的角度出发,并借鉴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有的放矢,提出了符合基地实际的嘉兴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规划与布局构想。
关键词: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规划嘉兴
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7-0156-02
一、文化创意产业定义以及发展趋势
文化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y)是指以创意思想、技巧和先进技术知识与智力密集型要素为核心,通过一系列活动引起生产和消费环节价值的增值,为社会创造财富和提供广泛就业机会的产业,是现代文化产业的高端和前沿。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附加值,高创意、高流通的特点,它是一类低能耗高产出的新型绿色产业,市场发展空间非常广阔。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可以带给一个国家和民族经济上的收益,还可以极大地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
从当代世界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来看,创意产业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国创意产业已经取得很大发展,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地的创意产业正在迅速崛起。
二、嘉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优势条件分析
1.嘉兴文化创意产业已具备一定规模,产业地位初步呈现。也许创意产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企业尚未创成一定规模,现状可能附属于某个单位,但同样创造了高额的利润和附加值。其中,设计服务、旅游、休闲娱乐、文化艺术等部分重点行业优势突出。
2.嘉兴历史文化悠久,嘉兴孕育了7000年的马家浜文化,嘉兴交融了绵远深厚的吴越文化,灿烂辉煌的水乡文化。丰富的文化遗产不仅具有传承城市文明的社会价值,也具有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价值。
3.嘉兴科教资源丰富,人才荟萃。特别是嘉兴科技城,引进和合作建设的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嘉兴应用技术研究与转化中心、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国际技术转移中国(嘉兴)中心等项目,极大地提升了区域产业研发和发展的竞争力。另外,10 000人的同济大学浙江分院的成立,为嘉兴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直接人力资源和基础。
4.随着市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创意产品日趋旺盛的需要,催生了一些文化创意产业雏型,成为繁荣文化创意产业的动力。
5.就东栅经济园区现状用地而言,优越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生态环境等因素使之成为吸引创意产业集聚的重要条件。
(1)嘉兴位于上海都市圈、环太湖经济圈、杭州湾经济圈的交汇处,创意产业集聚的潜在优势明显。以上海为中心的创意产业集群不断扩展,产业辐射和扩散日益增强,同时出现了传媒产业等创意产业、培训机构向周边转移的明显趋势,嘉兴成为承接转移的“第一圈层”的城市。本区处于独特而优越的地理位置,距离规划的嘉兴交通枢纽不到4公里,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高铁和磁悬浮等快速交通的建成,必将大大带动本区域创意产业的发展。(2)本区周边配套齐全,西邻嘉兴市行政文化中心,会展中心、大剧院、体育馆、博物馆、图书馆、规划中的国宾馆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3)本区位于城市东南部,西侧海盐塘沿线为城市南片楔形绿地控制区,作为城市重要的生态保护控制区,对于维护本区乃至市区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开敞舒适的绿化环境也成为塑造园区景观环境的重要要素。(4)区内道路框架基本形成,已建工业等各类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由民间人士发起的东栅当代艺术中心初具雏形,先后引进了多家创意企业。另外,区内还有二家设计院,二家装饰设计企业和多家服装设计企业和研发机构,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崭露头角。
三、确立嘉兴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的主导产业
针对嘉兴特定的现状基础与环境,文化创意产业园经营项目选择的基本条件为,依托现状基础培育主导产业项目(如建筑与广告设计等);以上海、杭州创意产业向周边扩散为契机,利用现状工业厂房集中引进占地面积较大的产业项目;对区域具有一定服务性的产业项目;对环境不产生污染的产业项目;具有高附加值的产业项目;在地方具有一定发展基础和竞争优势的项目。
四、嘉兴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规划实践
(一)规划背景
嘉兴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是在现状东栅经济园区基础上进行规划的。东栅经济园区位于嘉兴市中心城区东南部,是南湖区城郊型工业功能区,规划面积146.78公顷,1999年成立以来,经过八年多来的开发建设,已形成一定的规模。至2006年底,现状东栅经济园区已引进企业50多家,工业建成区53.03公顷,已建建筑面积近50万平方米,在建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
根据2006年12月12日嘉兴市政府与马里兰大学、中美中心合作洽谈达成的意向,结合东栅经济园区现状,借鉴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对东栅经济园区进行“退二进三”的改造,建设成为嘉兴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马里兰大学传媒产业研究园区)。选择该区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园用地,可以起到强化嘉兴东南片城市副中心,改良区块用地功能结构,维持、恢复与提高功能区活力,实现城市的有机更新的作用。
(二)基地条件
从拓展城市功能需要的角度出发,结合南湖区的区域和产业特点,东栅经济园区要努力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符合现代服务业要求的新型发展体系。这样才能满足嘉兴市将来发展的功能布局,实现城市发展的多功能、集约化。
从现状调查情况来看,区内的工业企业由注重生产厂房建设逐步向综合办公转化,自发地体现了功能置换的思路。区内空置以及未投入使用的厂房约有十几万平方米,为功能置换提供了可能。
(三)规划原则
(1)按照整体协调发展原则,合理配置空间资源,实现适度开发和合理控制。采用loft改造和整体置换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城市的有机更新。(2)重新整合原有工业建筑与附近街道及地段的使用功能,营造浓厚的文化气氛。创意产业区在形成与改造过程中,首先应重视延续原有工业建筑的基本面貌而对其功能进行强化,强化区内各功能区的整体性与相互间的联系,注重营造文化氛围,力求形式与功能之间的协调。(3)重新组织与协调区内外交通联系网络,建立合理的步行系统。创意产业区形成的同时,应特别强调区内外交通联系网络的重新组织,重点包括车行系统、人行系统与停车系统。交通条件的改变不应对城市的整体交通带来不良影响。同时,应通过有机的交通组织提高自身的区位特征,提高可达性、便利性与安全性。(4)利用创意产业带动文化旅游的发展,扩大消费需求。创意产业应较多地考虑为城市旅游业服务,产业区的形成也应具有商业运作的机制,通过消费需求不断扩大,来完成自身规模的不断扩大。(5)兼顾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坚持近远期兼顾,分阶段开发,滚动发展。
(四)规划方案
1.文化创意产业用地范围。规划范围内现有以工业为主等各类房屋约50万平方米,足以打造大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本次规划在对现有建筑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充分分析建筑空间形态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关联性,确定文化创意产业用地以现有工业厂区的loft改造为主,辅以局部小型周边地块置换后使用。创意产业活动主要规划在建筑质量良好的建筑、空置单元为主组成的区块内进行。规划文化创意产业用地总用地约为58.53公顷(包括部分配套设施用地)。
2.文化创意产业布局结构以及发展方向。规划文化创意园分为文化创意一区、文化创意二区和文化创意三区这三个区块。本次规划把九大类产业布置在各区,实现区块的滚动发展。
(1)文化创意一区:为前期启动区块,作为园区初期打造品牌的门户区域,产业类型布置以文化艺术、艺术品展示交易、设计服务为主,其他辅以职业培训、新闻出版、软件开发等产业,并配以相应配套服务设施。(2)文化创意二区:是整个园区中心的所在地,产业以大型会展、设计服务和配套商业服务业为主,纺工路一侧布置旅游休闲娱乐业。整合现有的天歌服装、上海鄂尔多斯羽绒厂等企业,将企业的生产功能外迁,保留服装设计、贸易洽谈、服装展示等功能,在这一区域集中发展以服装设计、礼品设计为主的设计服务行业产业。将四通车轮制造公司整体置换结合天歌服装等企业的现有厂房建筑改造,作为服装设计发布、新闻发布等大型会展以及配套商业服务业设施。纺工路一侧结合中央公园布置大型商业设施、参与性手工作坊等为旅游配套的休闲娱乐设施。(3)文化创意三区:作为园区第三阶段开发的区域,以新闻出版、广告电视电影、软件计算机服务等产业为主导,相应提供soho、休闲娱乐等配套设施。文化创意二区、文化创意三区区内纺工路、由拳路沿线用地,在用地性质满足的前提下,兼容为城市服务的商貌服务业的功能。
结合沿真家桥港城市绿带建设,对现有的两家三类企业――高能电池、华荣电池进行整体改造,形成一个soho区,使之成为艺术家与设计师居住和工作的混合空间。
3.产业配套服务设施布局:包括商业办公设施、特色餐厅、旅馆、超市、住宅等。区内三个创意区各布置一个服务中心:位于富润路与富兴路交叉口的文化创意园区中心主要由商业服务中心及会展娱乐设施构成,将西北角的中环电器照明公司的简易建筑拆除,建设创意园中心广场;另外,在文化创意一区、文化创意三区各设一个服务中心,分别位于富润路和富民路交叉口,纺工路与文贤路交叉口东北角。前者作为整个园区开发初期的商业配套服务中心,包括艺术品交易市场、特色餐厅、酒吧等;后者除为园区提供配套服务之外,兼顾中央公园的旅游休闲配套服务功能。
4.空间环境以及步行系统的设计:空间环境设计中增加了各种规模的公共广场或开敞空间,广场地面铺装设计拟采用传统图案以体现地方风格;在文化创意二区整个园区中心的所在地设有具有标志性的构筑物,成为全区的视觉中心;加强街道两侧建筑改造和控制,以加强街道空间的立体感与趣味性。
5.指标控制:规划对各地块提出了控制指标与设计指引。控制指标包括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用地功能、容积率、建筑密度、高度控制等;设计指引是对每一街区的有关空间形体、街景立面等方面提出的指导性要求,同时对广告与霓虹灯的设置提出了规定性的要求。
根据用地改造情况,对容积率相关控制指标分为两种情况:loft改造地块多遵照原有容积率进行控制,以低层为主;功能置换或新增用地的开发强度,根据城市发展和园区建设需要可采用较高容积率的开发强度,也根据不同用地性质对建筑高度加以控制,以多层和小高层为主,中心综合区可适当布置高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004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