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音乐教育与审美教育的溶和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虞海斌
摘要:通过对金华地区部分大学生音乐素质现状的调查及其成因分析,指出了音乐教育可溶和审美教育,并从思想美、形式美、情感美三个方面阐述了音乐教育溶和于审美教育的内涵。在美育工作中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良好态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以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是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内容。
关健词:大学生;音乐教育;审美
中图分类号:G40-0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3-0254-02
审美素养日益成为现代人的必备素质,未来的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要求现今的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审美素质。而处在学习和成长阶段的在校学生,由于自身的条件和社会化程度低,因此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特点。如何在美育工作中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良好态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以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是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内容。
一、大学生音乐素质的现状
1.开展音乐教育与接受音乐教育的状况不容乐观
为了搞清金华地区大学生音乐素质的情况,本人于2007年9―12月在义乌工商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师范大学进行了大学生音乐素质基本情况的随机调查。本次调查共计发放问卷300份,收回236份,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大学生音乐教育的状况及比例如下(表1):
从上表可以看出如下两点:(1)音乐基本理论、一般唱奏技能、一定听赏能力掌握及对音乐的认知情况堪优; (2)缺少参与音乐活动、喜爱高雅音乐的大学生普遍偏少。
二、影响大学生音乐素质的成因分析
1.中小学时代的音乐教育忽视了对受教育者兴趣和爱好的培养
人们常说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优美动听的音乐对人本身就有很大的吸引力,人们对音乐有一种天然的兴趣。中小学音乐教育往往不注意激发和保持孩子的这种兴趣。不管孩子能不能接受,都用专业训练的要求来对待学生,弄得学生苦不堪言,受教育者的音乐素质太差并不是一种错,错的是音乐教育的途径。
2.简单、片面的学校教育忽视了学生艺术素养的熏陶
音乐内容丰富,包括歌唱、乐理知识、试唱练耳、器乐演奏、音乐欣赏等多项内容,这些内容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但学校教学却只注重一些基本技巧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艺术素养的熏陶。比如,唱歌是音乐教学中极重要的一项内容,学生感兴趣,也容易理解接受,但现实的教学却是唱歌只局限于唱歌,忽视了对歌曲深层内容的感悟。
3.音乐素质教育在普通高校的地位堪忧
当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是基本国策,高等教育获得了国家和全社会的普遍重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国际化、现代化、终身化成为时代发展趋势,许多高校都在加大力度建设专业学科,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而作为素质类公选课的音乐教育,不能成为投入的重点,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要获得重视与发展是有困难的。音乐美术均为选修。虽然课程无上下高低之分,但在大学的实际情况是:专业课是安家立身之本,通常教师、学生都重视,公共课中的必修课如英语、计算机类课程属必过之关,关不过业难毕业,学生都不得不认真对待和重视。惟独音乐类公共课,学生可选可不选,完全凭个人的兴趣、意愿定。
三、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教育是通过培养对审美因素的反应来进行的感觉教育。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大量的、广泛的优秀音乐作品是以歌唱、器乐、表演、欣赏等方式来进行的,它增强了学生对音乐美的认识、理解、鉴赏、创造的能力,从而在主观情感上得到审美体验,情感升华、心灵净化,这样获得的音乐教育要比任何说教来得自然与真实。正是在这种自然、真实、愉快的教学中,学生受到了审美的熏陶,音乐教育的目标不是把学生都培养成为音乐家,而是面向全体学生,通过音乐特有的形式、手段,培养出高尚完美──追求真善美的现代人,这也正是审美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正确认识学校音乐教育和审美教育的关系也是能否真正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重要因素。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情感的培养。作为情感艺术的音乐,是用节拍、节奏、旋律、音色、速度、力度、和声、调式、调性等各种音乐语言,来塑造音乐艺术形象,抒发词、曲作者内心的喜、怒、哀、乐等真挚感情。在教学中,只有把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想象与音乐情感联系起来,把音乐的表现形式与音乐的内容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体现音乐审美的意义。通过这种审美教育,培养其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鉴赏音乐和创造音乐的能力,促进人自身各种因素的平衡和协调,实现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
四、学校音乐教育对提升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内涵
1.思想美是溶和音乐教育的核心
在学校音乐教育中,音乐作品的主题和思想内容具有非常明显的审美特征。在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中其最迷人的地方往往不在于结构之严谨、音色之悦耳,而在于以强烈高尚的思想美撼动学生们的内心世界。如贝多芬的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九交响曲等作品,之所以能跨越漫漫时空,激励着千百万人的心灵,是因为这些作品洋溢着对邪恶势力的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和追求自由、光明、平等的思想。贝多芬的高尚人格屹立在他的音乐作品之中。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巴黎人民在响彻云霄的《马赛曲》歌声中攻克了象征封建统治堡垒的巴士底狱。抗日战争时期,聂耳的《毕业歌》鼓舞着青年学生走向革命;《义勇军进行曲》使东北的抗日将士斗志倍增,也使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奋起抗战等等一大批优秀的救亡歌曲和音乐作品,都成为激励广大人民群众团结一心,走向未来的精神动力。没有思想内容的音乐形式是没有生命力的。音乐作品的这种思想美和内容美汇同它的结构美、音色美等形式美,便一起构成了学校音乐教育中审美教育的核心内容。
2.情感美凸现音乐艺术的本质特征
《乐记》云:“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黑格尔也认为:“音乐所特有的因素是单纯的内心方面的因素,即本身无形的情感。”“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情。”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鲜明的音乐形象生动地反映和影响着人的思想情感,音乐美感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浸入人们的内心世界,通过审美体验的积淀,产生巨大的行为力量。因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的同时,可以感受到《二泉映月》的哀怨、《金蛇狂舞》的热烈、《春江花月夜》的恬静、《江河水》的悲泣,也可以感受到贝多芬作品的激情奔放、莫扎特作品的优美细腻、德彪西作品的朦胧伤感、柴可夫斯基作品的忧郁深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音乐教育在学校的审美教育中就起着特殊的作用,它使学生在愉快地接受音乐作品的同时,不仅使思想道德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情感世界更加丰富多彩,使他们能够用心去感受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去鞭笞假恶丑,从而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和丰富。
3.形式美是一种独特的只为音乐所特有的美
音乐的形式、表现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从类型上讲,它可以分为声乐和器乐;按照演奏(唱)方式的不同,音乐又可以分为独奏(唱)、合奏(唱)、重奏(唱)、齐奏(唱);按照体裁的不同,音乐还可以分为歌曲、序曲、协奏曲、奏鸣曲、交响曲等。而音乐语言本身的丰富性又融会了音响、声调、节奏、旋律、和声、复调、配器、曲式等众多特殊的媒介,使得音乐作品本身的丰富性和多变性更具有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感受和审美情趣。如欣赏交响乐时,交响乐队那种难以用语言形容的丰富、复杂、绚丽的音色美就足以使欣赏者陶醉不已。弦乐器以柔美见长,善于与人声融为一体,极富表现力;木管乐器极其富丽明快,灵活多变;铜管乐器音色辉煌浑厚,深沉有力;打击乐器用于强调节奏并以其特有的嗓音音色丰富了乐队的音响色彩;拨弦乐器、键盘乐器则以各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特殊音色,使乐队的色彩更加艳丽。在整个交响乐队演奏的过程当中,有各种和弦不断组合、变化、进行的和声之美;有各层曲调互相对比、交融、呼应的复调之美;有不同的乐器,或齐奏、或合奏的配器之美等等。而这些美的因素,是随着音乐主题的发展而变化、运动、交织在一个统一和谐、五光十色的音响织体之中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欣赏和音乐教育的同时,不仅使学生受到思想和道德上的教育,使学生得到感情上的丰富和升华,而且还使得学生在接受这些教育的同时,也得到了来自全身心的一种愉悦、放松以及心理上一种能量的宣泄和释放。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R].北京:国际教育文化出版集团,1999.
[2] 王湛.深人贯彻全教会精神开创学校艺术教育新局面[J].中国音乐教育,2005,(2):6.
[3] 杨力.中国的音乐教育呈上升趋势[N].音乐周报,2004-02-25.
[4] 姜金副.乐语化人田[J].中国音乐教育,2007,(3):13.
[5] 杨立梅.以素质教育观透析国外音乐教育[J].中国音乐教育,2002,(4):27.
[6] 沈致隆,姜华.MIT的艺术教育及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1):41.
[责任编辑陈鹤]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033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