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学华
提要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和重点,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也是高职教育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所在。本文分析当前高职教育中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及未能全面深入推行的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工学结合;高职教育;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充分利用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课堂教学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扩大学生参与和受益面。在我国高职教育中推行工学结合模式,对于高职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教育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纵观世界发达国家高职教育模式,大多突出“工学结合”教育,例如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教育、美国和加拿大的“合作教育”、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澳大利亚以行业为主导的“TAFE”模式等等。他们的成功让我们看到工学结合模式有很多优点,也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高职教育作为行动导向的能力教育,其逻辑起点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其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是高职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其本质属性对其的规定性,对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意义重大。
(一)有利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高职教育作为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其人才培养目标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有着明显的区别,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应用性强,具有较强的职业针对性,同时也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有效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发展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是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二)有利于提高高职教育就业质量。就业质量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实施工学结合对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可从两方面分析:其一,工学结合使得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得到显著提高,能够在工学结合教育阶段完成从一个“生手”向“熟手”转变所需的经验积累,这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有力地保证了毕业生的顺利就业;其二,学生有更多机会与生产一线的真实岗位接触,而用人单位对实习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也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相当于在工学结合中完成了企业新员工招聘和录用的“试用期”,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二、影响工学结合模式推行的原因
然而,目前在我国高职教育的实践中,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却未能全面而深入地推开,主要原因是:
(一)校企合作不到位。工学结合的前提是校企合作,学校和企业是工学结合的两个主体。合作的内在要求是双赢,要达到双赢,必须具有对方可以利用的资源和优势。当前的校企合作中,学校方面的热情很高,而企业开展合作办学的意识不强,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不足,主要原因是:(1)认识上存在偏差。大多数企业认为培养人才是职业院校的责任和义务,与企业本身关系不大,企业只负责人才的选择与考评以及与院校建立业务性质的关系;(2)利益上的考虑。企业从产学合作中获得互补性的战略资源很少,企业着重物质利益和经济效益,希望从产学合作中获得技术、管理、人才等资源,而不愿意承担人才培养的成本。
此外,在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方针指导下,高职院校虽然都拥有众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但对于每年数千名的毕业生,却不能够保证每一个毕业生在这些基地从事工学结合的教学实践并从中受益。事实上,对大多数高职院校来说,学生对校外实践基地的利用仅是以参观式的实习为主,企业也没有条件接受大批量的学生实习。因此,尽管每个院校有工学结合示范作用的典型个体案例,但作为成果推广还存在许多困难。面对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面对众多的学生,我国还缺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二)政策引导不到位。当前,由于政府对工学结合提供相应的资金、法律、政策等保障措施不到位,影响了工学结合的实施,具体表现在:(1)国家投入高职教育的经费不足,导致工学结合经费缺乏;(2)法律不健全。工学结合没有相关的立法保障。我国1996年出台的《职业教育法》虽然对职业教育(含高职)办学主体、经费等教育保障条件作了原则规定,但由于各种原因,各地鲜有据此制定具体的实施条例,该法缺乏配套措施,使得高职教育包括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保障不到位。
(三)学校教改不到位。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还停留在国外(如德国等)先进模式的消化、吸收与引进阶段,办学理念相对落后,办学的社会效益不高,校企合作难以大量开展,工学结合的平台不够完善。在工学结合的管理方面,目前很多学校没有独立的工学结合管理机构,责任不明确,管理工作没有落到实处。主要表现在:(1)教学管理方面。有的学校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师方面不能很好地体现工学结合,有的缺乏相应的教学计划管理、组织管理、运行管理及评价体系;(2)实践基地管理方面。很多学校对校外实习基地管理不善,对校外实践基地的运行情况,学生的工作情况和学习情况都不能很好地了解和进行指导;(3)学生管理方面。许多学校没有好的实习管理办法,在企业实践环节,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很难对学生实习过程参与管理,不能保证学生实习期间的学习效果。
三、促进工学结合模式在高职教育中全面推行的对策
工学结合是产学合作的主要途径,工学结合的难点在于学校、企业、学生三方能否找到共同的目标、利益及动力。要实现工学结合模式在高职教育中全面推行,就要做到“一元”、“多样”、“多赢”。“一元”是指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必须体现职业性,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要目的。“多样”是指形式应该是多样的,不同专业有不同的行业背景和需求,综合采用“半工半读”、“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订单培养”、“产学一体”等形式,不能简单地套用现成案例,切忌盲目照搬照套。应该根据各自专业特点,办出自己的特色。
(一)树立“多赢”的办学理念。要想在高职教育中全面推进工学结合模式,必须使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参与者都能找到合作结合点,都能从中实现各自利益,体现“多赢”,这是工学结合模式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校企合作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和企业的战略诉求,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能促使高职院校和企业优势互补、资源互通、利益共享、共同发展。学校通过工学结合,可以全面提升职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可以提高教师的“双师”水平、改善师资队伍的“双师”结构。学生可以提高职业素质、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企业则可以有目的地培养、选择企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减少培养成本并承担社会责任。作为办学主体的学校更要主动与行业、企业加强联系,根据各专业设置的不同要求,设计出适当的工学结合方案,争取到政府支持。这也尽可能地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同时要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学籍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以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
(二)构建工学结合的长效机制。要使学生的实践性教学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机结合,学习的过程不仅是学生掌握技能的过程,也是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的过程,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即真正做到以“工”促“学”、以“工”养“学”。要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互惠互利、教学相长”,需要增强产学合作的资源互补性,建立健全工学结合的长效机制。主要包括:(1)符合双方需求的驱动机制。目前,要从机制上调动起企业的积极性,激励企业在长期愿景下的合作积极性和主动性;(2)互利互惠的利益机制。应该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课程改革、产学研项目、技术开发、学校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深层次、长远利益上进行合作;(3)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平衡机制。实现人、财、物等资源双向流动,要走出去与请进来并举,尤其应重视“软”资源方面的互补和共享;(4)动态发展的更新机制。在动态调整上的相互结合,包括企业转产、学校调整专业过程中的相互结合;企业更新设备和技术、学校改造场地和课程的相互结合;企业使用新工艺和新方法、学校创新教学模式和手段的相互结合等。
(三)建立适应“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于高职院校的教学体系要实现全面的开放化,社会和企业的融入要求职业院校必须构建一套新的制度体系,从学生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学生实习实训评价与考核制度、教师聘用和培养制度、分配激励和财务制度等都要体现“职业性”、“他方性”和“开放性”,能突出学生职业能力训练和可持续能力的培养。
1、健全教学管理机制。教学管理机制要保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落到实处,要通过进一步加强教学制度建设来保障工学结合模式的深入实施,专业教学计划则要遵循就业导向原则,要根据经济发展的变化、用人市场需求的变化来及时调整,教学组织实施可采取柔性学分制的管理模式。
2、提升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完善教师教学考核评价体系。要制定课程评价、教师业务的能力评定和考核标准;要全面开展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与测评,树立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要通过现代信息手段让教师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适应新形势的职教理念,要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特别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能力。同时,要走出“象牙塔”,根据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从企业聘请一线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共同完成对学生教学的指导。
3、建立稳定的校内外教学生产型实训基地,为学生营造仿真的环境实训基地。这既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也是实践教学的基本保证。应充分利用校内生产型实训中心以及企业实训基地。要以“共建、共享、共赢”的理念来推行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引进企业的设备资源或人才资源进行共建、共享。通过科研立项,与企业共同完成工程改造和开发科技产品,并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最大限度地利用先进的设备、良好的实训场地,实现社会资源的社会化,面向社会开放,提供多方位服务。
对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是一个长期的课题,开展科学研究是培养高质量、高层次职业技术人才的必由之路。因此,我们还要进一步地探索、调研,并对毕业生跟踪调查及时反馈信息,从而找出更佳的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作者单位: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主要参考文献:
[1]欧阳丽.高职工学结合的基本问题、现状与趋势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17.
[2]王端祥.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18.
[3]童学敏.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思考.光明日报,2007.5.3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060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