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防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婷洁
财务风险也称融资风险或筹资风险,是指由于举债筹资而产生的应由普通股股东承担的风险。其中,最严重的是由于企业债务资本比率过高而发生的现金支付危机,即不能偿还到期债务。就目前我国发展状况来看,我国的一些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盈利水平普遍低下,亏损较为严重,有的甚至达到了资不抵债的危险边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个原因:忽视财务风险。因此,企业员工、特别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只有树立财务风险意识,使可能遭受的风险损失尽可能降低到最低限度,才能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本文主要从财务风险的特征和主要内容出发谈谈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一些看法。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
(一)不确定性。财务风险既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这主要是与企业的财务管理有关,企业财务管理得当,财务风险便会得到抑制;否则,财务风险便会不期而至。
(二)危害性。如果企业不能及时化解财务风险,致使危机爆发,轻者企业资信等级下降,部分或全部丧失融资能力;重者则可能导致企业破产。
(三)与负债经营有关。财务风险主要是因不能偿还到期债务而引发的,若企业没有债务,经营的资金全靠出资人投入,则不会出现财务风险。
(四)与企业发展有关。一般而言,企业举债的目的一是扩大再生产,形成规模效益;二是对外投资,向多元化发展,以期分散经营风险。如果企业只是维持简单再生产,则不会出现财务风险。
(五)与资产结构有关。企业资产一般分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长期投资及其他资产。如果企业资产的结构
不合理,流动资产比例过低,债务到期时不能偿付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内容
企业财务风险从财务管理内容来看主要表现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现金流量风险和外汇风险。
(一)筹资风险。企业的筹资渠道有两种:一是借入的资金,二是所有者的投资。筹资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投资效益的不确定性,即投资风险的存在;二是资金调度的不合理性,资金合理调度可以相对节约资金占用,使其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若资金调度不合理就会出现相反的情况;三是汇率风险,企业介入外币进行筹资活动,如果归还时,该种外币汇率下降,就会产生汇兑收益;反之,就会产生汇兑损失。
(二)投资风险。投资风险是指企业投入一定资金后,因市场需求变化而影响最终收益与预期收益偏离的风险。投资的市场收益率偏离期望市场收益率的程度越小,则该企业投资的风险越小;反之风险则越大。投资风险一般又可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一般是指企业多样化投资所不能分散的那一部分风险。投资风险和投资收益成正比,投资风险越大,收益越高;风险越小,收益越低。
(三)现金流量风险。现金流量风险是指企业在收益不错的情况下,因销售实现原则的不同而产生的财务困难。在权责发生制原则下,不错的收益并不能表示销货款已经收到、利润已经可以用于支付,企业若债务规模过大或债务期限结构不合理,就很可能陷入财务困境,使企业的形象和信誉遭受严重损害。流动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国内外因流动资金不足而经营失败的企业并不少见。
(四)外汇风险。外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变动引起的企业外汇业务成果的不确定性。具体包括经济风险、交易风险和换算风险。
三、企业财务风险监控指标
对于企业财务风险,可以通过以下指标来进行综合分析和监控:
(一)资产变现能力比率。常用的资产变现比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等等。一般而言,流动比率越高,对企业流动负债的保证程度就越高,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就越强。速动比率反映企业存货不能正常变现或不期望以存货偿还债务时,以短期内可以变现的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速动比率更能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而现金比率对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意义并不大,因此并不常用。
(二)负债管理比率。负债管理比率反映企业采取负债融资的程度和不能履行偿债义务的可能性。负债管理比率包括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和固定费用保障倍数。资产负债率反映企业资产总额对企业负债的保障程度,属于从资本结构角度反映企业债务偿还能力的指标。通常情况下,资产负债率越低,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越高,则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就越小。但企业经营形式比较乐观时,可适当提高资产负债率,以获取更大的收益。利息赚取倍数揭示了企业收益对企业债务的保证程度,也是企业进行资本结构决策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
(三)资产管理比率。资产管理比率是衡量企业资产管理效率的指标,用资产周转速度表示。包括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等。一般来讲,周转速度越快,企业的变现能力越强,企业短期偿债的能力也就越强。
(四)现金流量比率。现金流量分为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企业现金流量充裕而且现金净流量与短期债务之比越高,说明企业用现金净流量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越强,企业的财务状况就越好;反之,就说明企业支付当期债务的能力就越差,企业的财务状况不佳。现金流量比率主要包括充足性比率,如现金股利保障倍数、现金满足投资比率等,以及效率性比率,如销售现金比率、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现金营运指数等等。
四、企业财务风险防范
(一)采取有效的风险规避方法。企业需要按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正确的风险规避方法,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常见的风险规避方法有:完全规避法、分散投资法、转移风险法等等。
1、完全规避法。一种较为极端的方法,也是最彻底的处理方法。即企业为了避免某一种投资风险,干脆不进行这种投资。但这样做的局限性很大,因为风险是无法完全避免的,商业活动总是遵守着高风险高回报,低风险低回报的规律,想要获得高的报酬就必须承担高的风险,否则就只能取得市场的平均报酬。而且采用这种方法有时会面临着巨大的风险规避成本,即使成本不大,总是规避风险,不参与市场竞争也势必阻碍企业的发展。
2、分散投资法。马可维茨曾经说过“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充分体现了分散投资的原则。投资分散化原则的理论依据是组合投资理论,马可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认为,若干种股票组成的投资组合,其收益是这些股票收益的加权平均数,但其风险要小于这些股票的加权平均风险,所以投资组合能够降低风险。风险分散体现在企业多元化经营,它是指一家企业多角经营、多方投资、多方筹资、生产经营若干类无关联的产品,在若干个基本互无关联的市场上与相应的对手展开竞争。
3、风险转移法。包括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非保险转移是指将某种特定的风险转移给专门机构或部门,如将产品卖给商业部门,将一些特殊的业务交给具有丰富经验技能、拥有专门人员和设备的专业公司去完成等。保险转移即企业就某项风险向保险公司投保,缴纳保险费。
(二)健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机制
1、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制度环境及其变化情况,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此降低财务风险。
2、保持企业资产良好的流动性。加速存货的周转,缩短应收账款的回收期,控制长期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和比例,时刻保持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偿债能力。此外,企业必须权衡利弊得失,以合理的方式取得流动性资产,即通过企业资产结构的合理搭配和筹资能力的合理应用,以最低的成本避免由于流动资金短缺和流动资金过剩而招致的损失。
3、企业应当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规避财务风险。首先,应建立资本积累的约束机制,不断充实资本;其次,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负债规模;最后,预测负债筹资的使用效果,优化债务结构。
4、规避道德风险对企业财务的影响。应控制风险因素,预防风险的发生。对外应全面而准确地把握市场及竞争对手的信息,消除信息不对称对自身的不利影响,并对交易对象进行信用评估,通过谈判制定无损自身利益的有效合同。对内应加强与保险业的合作,将风险向外转移,减少因交易对象违约、投机取巧等给自身带来的重大损失。
5、提高企业自身财务管理水平的科学性,防止因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企业必须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个因素,对各种可行性方案进行认真的分析和评价,从中选出最优的决策方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134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