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范乔希

  一、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保险资金运用的收益率明显偏低
  2001―2008年,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综合收益率明显偏低。特别是2003、2004和2008年的资金运用收益率仅为2.68%、2.9%和1.91%,已经低于《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规定》中提出的3%的资金年收益率底线。据国外资料统计,只有当保险资金年收益率在7%以上时,保险公司经营才能进入良性发展的道路。虽然2007年由于资本市场的良好表现让收益率陡增,但2008年却因金融危机的到来让收益率陡减,近五年的平均收益率仅为5.276%,仍低于7%。
  (二)资金运用结构不合理
  目前保险资金主要运用于银行存款、债券、保监会指定的中央企业债券、证券投资基金和直接买卖股票等。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月底,我国保险公司总资产3.38万亿元。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3.06万亿元,保险资金运用结构极不合理,主要体现在银行存款和债券的比重高达83.9%。
  (三)资产负债不匹配现象严重
  保险负债的特性要求资金运用在期限、成本、规模上与其较好地匹配,以满足偿付要求。一般而言,寿险资金应投资于与其长期性、安全性特点相匹配的资产,而财险资金则应投资于与其短期性、流动性相匹配的资产。保险资金中80%以上为寿险资金,寿险资金中约70%以上是十年以上的中长期资金。但由于缺乏具有稳定回报率的中长期投资项目,特别是可供寿险公司投资的、收益率较高的中长期金融资产规模太小、品种过少,导致保险资产的投资期限低于保险负债的期限,最终使我国保险业特别是寿险业面临很高的资产负债匹配风险。
  (四)风险控制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随着我国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的放宽,保险公司的风险控制制度建设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内设部门的保险资金运用的组织构架和业务平台已不能满足资金运用进一步发展需要。保险资金除了要按照有关要求建立规范的风险控制体系之外,还必须针对基础设施类投资品种的风险规律,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制度和控制策略。
  二、我国保险资金运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风险意识淡薄,风险管理滞后
  近几年来,国内保险市场过于强调业务导向,自上而下重业务、轻管理的意识相当浓厚。一是重业务收入指标,忽视投资指标考核;二是媒体宣传营销的事迹多,介绍投资控制、风险管理的先进事迹偏少;三是以业务多少、保费收入大小论英雄。由于受风险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的影响,对风险控制及管理没有形成一套严格、科学的约束机制和具体的量化考核办法,导致业务推着管理走,风险管理责任难以落实,风险管理工作相对滞后。
  (二)保险投资缺乏相应人才,投资水平不高
  保险投资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要求保险投资人员应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投资经验、较强的规避风险的能力。而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重保险轻投资,重来源轻运用的局面,忽视发展投资专业队伍,保险企业缺乏具有较高专业性、技术性的投资管理人才。加之监管方面的严格限制,保险公司也在相当程度上缺乏对保险投资领域的研究与开拓精神,使得即便是在监管部门放宽对某个投资领域的限制时,也难以在短时间内赢得主动。
  (三)投资范围有限,风险分散较困难
  目前我国的保险资金运用没有更多的金融投资工具。使保险公司投资组合困难,从而形成保险公司的巨大投资风险。而且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广度、深度不够,交易手段单一,保险资金可投资的品种过少,影响保险资金的投资选择和投资决策,无法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合理规避证券市场的过度波动,很难保证保险投资的安全性。
  三、加强保险资金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不断提高投资水平和员工素质,增强资金运用的风险意识
  目前,我国金融市场还不完善,金融投资工具还不发达,在资金投资运营方面存在着市场风险。因此,要加强投资的风险管理,就需要保险机构拥有自身的投资管理平台和团队,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培养具有先进的投资理念的专业化人才。为此,应严格规定保险资金运用从业人员的准入资格,建立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并存的劳动用工体制以及科学的评价体系,准确合理地评价干部员工的工作业绩,并根据评价结果落实奖惩措施。积极鼓励和组织员工参加各类研讨、交流、考察和培训,不断更新员工的知识,开阔员工的视野,拓宽员工的思维,增强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意识。
  (二)扩大投资渠道,建立风险准备金和风险预警系统
  保险资金具有负债性质,保险资金风险一旦发生,必然会影响到民生,进而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因而在《保险法》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扩大保险资金运用的渠道。保险公司可以逐渐减少银行存款的比例,调高企业债券投资比例,丰富债券投资品种,增加股票持有。在准备金充足、资产负债保持平衡的情况下谨慎选择配置一些相对高风险的产品以提高投资收益,也可以进入实业投资、期货、甚至权证等领域,将风险尽可能的进行分散。同时可建立风险准备金和科学灵敏的风险预警系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设置风险预警的量化指标体系,做到对风险早知道、早化解。
  (三)建立内部风险投资监控体系,提高保险公司专业化经营水平
  保险公司应把风险管理变成制度,变成公司的文化,变成整个公司内部所有环节应该遵守的基本原则以防范风险。因此,应遵循国际保险业资产管理的通行做法,建立保险资金集中化、专业化的运营模式,启动和落实公司资金管理委员会的各项职能,对有关资金运用的体制安排等战略性事项做出决策。投资决策应当建立在专家和专业机构确定的投资风险评估和现金流量的基础之上,同时对资金调度、投资策略、资产分配、资产管理采取专业化管理。根据保险给付情况决定的投资期限长短、公司偿付能力和风险的承受能力的不同,安排相应的投资策略和投资组合,并根据市场状况适时调整资本结构,为资金运用业务的顺畅进行提供良好的基础框架,以提高投资效益。
  (四)风险监管机制,提高保险资金运用的安全性
  确保资金安全是保险资金运用的首要任务,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管好用好资金是保险资金运用的根本原则。为此,要建立保险资金动态监管模式,及时了解资金运用情况,加强对保险公司资产负债匹配的监管,将风险投资资金严格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保证保险资金的安全性。
  同时,监管部门应正视金融危机,不仅要尽可能地完善当前已有的监管体系,还应该使这一体系反应更灵活、覆盖更全面。因此,监管机构应加强保险公司资金运用考核审查工作,对投资确有问题的公司实行必要的惩罚措施,以避免保险资金的流失,保证保险资金保值、增值。
  (范乔希,1977年生,四川乐山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统计学院。研究方向:金融、保险市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168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