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 震

  农村公路是农村地区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2003年始,交通部组织实施了旨在提高农村公路通行条件的通达工程和通畅工程,加大了对农村公路的投入。农村公路建设日新月异。2006年底.我国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到302.6万公里,有98.2%的乡(镇)、86.4%的建制村通了公路,有80.6%的乡(镇)、60.3%的建制村通了沥青(水泥)路。然而在农村公路调研过程中,也发现相对于农村公路建设水平和速度,养护和管理工作仍相对滞后,“重建轻养”思想依然存在,已建农村公路的管理和养护技术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本文阐述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特点,井对农村公路管养工作的对策进行了思考。
  
  1、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现状
  
  1.1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缺乏保障
  养护资金短缺一直是制约县、乡、村三级公路养护的关键问题。虽然国家对县乡公路养护每年给予一定的养路费切块补助,但县、区交通部门基本将其用于县道公路的养护,而且地方配套资金太少,一些欠发达县仅依靠省养路费补助地方配套资金几乎为零。另外,地方政府重建轻养现象也较为突出,以至于乡道、村遒公路养护资金投入长期严重不足.大部分乡村道因此处于失养、失管状态。
  1.2农村公路养管运行机制不健全
  农村公路养护政策不完善、乡村道路养护管理机制不健全、不规范,失养现象很普遍,路政管理也还未触及村道。由于失养,管理不到位。新建公路在一、两年内转眼又变成坑洼路,长此下去,大量投资将付诸东流,造成极大的财力浪费,农民的行路难也将会再现。近年来贵州省大力实施农村康庄工程建设,在农村公路大规模建成后,农村公路的长效养护机制研究迫在眉睫。
  1.3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工作薄弱
  当前,农村公路的路政管理工作薄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执法人员配备不够,路政巡查的范围小、时效性差,无法及时发现路政案件,更谈不上处罚和纠正;二是执法难度大,各种侵占、损坏路面的行为难以制止。再加上治超以后,大量的超限超载车辆绕行农村公路,加剧了农村公路损坏的速度。
  1.4农村公路技术等级低
  作为“通达”、“通畅”工程建成的农村公路普遍存在技术等级偏低、抗灾能力弱等缺陷。如兴隆县近几年完成的“通达”、“通畅”路都是标准很低的准四级公路,特别是山岭重丘区的农村公路,因没有更多的资金来完善边坡、挡墙等公路配套设施,在自然灾害来临时,极易发生塌方、挡墙倒塌等险情,给公路安全和行车安全埋下了隐患。又如泉溪镇坝溪河村公路挡墙受投入资金的限制,未用砂浆浆砌,在去年夏季暴雨来临的时候,路基被冲毁,板块被架空,造成了重大损失。
  1.5农村公路实行有效管理难
  根据公路管理部门现有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工程技术力量和养护管理力量目前只能基本满足主要干线公路的管理需求,而无力兼顾农村公路的管理工作。同时因为农村公路点多、面广、线长,过于分散,而且进去后往往是条“死胡同”,需原路返回,增加了巡查管理的里程和难度。与此同时,随着农村公路里程的延伸,侵占、损坏公路的行为也随之增加,因此以现有的工程技术人员、路政管理人员的配置和数量,根本不可能对农村公路实行有效管理。
  
  2、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对策思考
  
  2.1科学计划
  “十一五”期间,应科学合理地编制农村公路建设计划,对每年实施的项目应在年底或该年3月份之前完成项目的前期工作,在每年的7月份以前完成实施工作。这样就能抓住工程施工的黄金季节,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能在下半年提前完成验收及制定来年计划,使农村公路建设计划更加规范、科学。
  2.2立足于农村公路的公益性特征。建立管理养护的长效机制
  农村公路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公路是服务于广大农民群众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其公益属性决定了不能采取收取通行费的方式筹措管理养护资金。因此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和养护应坚持实行“政府投资为主.多渠道筹资”的原则。只有保证农村公路的公益性,才能切实做到为广大农民服务。应该立足于农村公路的公益性特点,加快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合理协调农村公路建设者、管理者、使用者等各方利益,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长效机制。只有责、权,利的协调统一,才能真正保证建立起的养护管理机制长期的良好效果。
  2.3健全运行机制,落实养护人员为落实管养责任
  建立市、区(市)、乡(镇)、村四级农村公路管养体系,市交通局农村公路管理处负责全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区(市)政府在交通局内部设立农村公路管理处和养护中心,乡(镇)政府设立农村公路管理站.村委会成立农村公路养护队,并重点加强对农村公路养路员的选配和管理。养路员上岗实行岗前培训和严格的资格审查制度,通过资格审查后方可上岗。村逋养路员由村委会推荐,乡(镇)农村公路管理站资格审查同意,报区(市)农村公路管理处备案。乡道养路员由乡(镇)农村公路管理站推荐,区(市)农村公路管理处资格审查同意。县道养路员由区(市)农村公路管理处推荐,区(市)交通局资格审查同意。养路员每人每月补助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县道养路员补助由区(市)农村公路管理处负责,乡道养路员补助由乡(镇)农村公路管理站负责;村道养路员补助由村民委员会负责落实,有条件的村由村集体承担,经济困难的村由乡(镇)财政落实补助资金。
  
  3、结语
  
  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是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环节,日益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是一件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促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规范化、科学化是一种必然趋势.在这个过程当中,不仅需要资金保障,还需要技术力量的参与和支持。分析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对改善农村公路管养工作提出了建议,可供相关部门参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258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