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创新模式:战略质量成本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军仪
成本管理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竞争激烈、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以及新的制造环境等条件下,传统的成本管理已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实行全面成本管理的要求,成本控制的战略管理价值被更多的企业所认识。
一、质量成本管理
根据ISO质量管理体系术语解释,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质量成本是指那些与创新、鉴定、修
理和预防残次品有关的成本。这些成本可以划分为三大类:预防成本、评估成本和缺陷成本。企业必须加强对质量成本的监控,以确保企业政策的最佳相关性。
二、传统产品质量成本管理的主要缺陷
传统的产品质量成本是指为保证产品符合一定质量要求所发生的一切损失和费用。这一理念和做法的主要缺陷在于:
(一)企业仅以降低成本为目标,成本管理与企业的战略相脱节
很多企业在成本管理中片面地追求降低成本,没有考虑到产品的竞争能力,没有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没有将成本管理与企业的战略相结合,往往形成短期效应。企业要生存的关键是自己生产的产品能够被市场所接受,因此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时必须兼顾产品的不断创新,特别是要保证和提高产品的质量。
(二)成本控制局限于制造成本,未能进行成本全过程控制
长期以来,成本控制一直集中在生产阶段,很多企业不能充分理解它们的成本行为,成本管理还存有很多缺陷。这些缺陷主要表现在:第一,将成本管理仅局限于生产活动,忽略了对生产前的研究开发成本、供应成本和生产后营销成本的控制。成本的管理应该是一个对投资立项、研究开发与设计、生产、销售、售后服务进行全方位监控的过程。第二,对成本驱动因素的错误认识。应在分析引起产品成本发生的原因(成本动因)的基础上,开辟和寻找成本控制的新途径。
(三)“隐没成本”居高不下,制约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隐没成本就是那些隐藏在背后不容易被发现的成本,有人形象地称隐没成本为慢性毒药。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的重点在表面分析上,对企业管理中的“隐没成本”很少考虑。企业要想提升成本管理水平,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排查和清除“隐没成本”。
(四)成本的基础工作不完善,给企业的成本计划、决策管理带来困难
企业成本计划、成本决策的实施依赖于成本管理的很多基础工作,如定额管理、成本的原始记录、材料物资的计量、验收管理制度等,如果这些基础工作做得不够,则成本计划、成本决策缺乏真实、可靠的基础数据,导致企业做出不当或错误的决策。
(五)成本考核未完全落实到位,难以有效地提供企业效益
成本考核未能落实到位首先是因为有的企业没有进行成本责任中心管理,没有形成一套责任预算、责任核算和责任分析的管理体系,没有与企业经济责任制度密切相关,成本考核也就无从谈起。
三、战略质量成本管理
战略质量成本管理作为战略管理在质量成本领域的延伸,是以“战略定位”和“价值链分析”为主要内容的质量成本管理的新思路,具有外向性、长期性和全局性的特点。
(一)战略定位分析
战略定位是指企业在赖以生存的市场上如何选择竞争武器以对抗竞争者。在战略管理中,首先应分析企业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和市场份额等,然后确定其应采取的战略。战略定位分析是指企业在质量成本管理中,打算采取什么样的竞争战略去实现竞争优势的一种管理方法。波特就企业的竞争提出了三种基本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目标集聚战略。还有一种战略为整合战略,包括横向整合和纵向整合。运用整合战略,调整整合程度,可以重构企业价值链,提高企业整体盈利水平。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质量成本战略,以获取竞争优势。
(二)价值链分析
在质量成本管理中,价值链分析主要从内部和外部价值链分析入手:一是内部价值链分析,分析的目的在于区分价值链中的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质量成本中,内部和外部缺陷作业及其相关成本都属于非增值作业,应予以彻底消除;而预防作业则可视为增值作业而予以保留。信息收集作业也是增值作业。对于增值作业,企业应提高其效率,同时非增值作业应减至最少。二是外部价值链分析。价值链分析是一种战略性分析工具,价值链分析法(简写为VC分析法)是服从于、服务于战略成本管理的战略要求的,即从战略的高度上寻求企业成本持续降低的途径与企业长期性发展和竞争优势的来源,追求企业的全局性的、长远的经济利益。
总之,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经济效益始终是企业管理追求的首要目标,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中也应该树立成本效益观念,实现由传统的“节约、节省”观念向现代效益观念转变。特别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今天,企业管理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向市场提供质量尽可能高、功能尽可能完善的产品和服务,力求使企业获取更多的利润。
参考文献:
1、甘永生.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特征程序及降低成本的途径[J].会计之友,2005(2).
2、张妍等.纪念阎达五教授,推进价值链会计研究[J].财务与会计,2005(1).
3、冉秋红.战略成本管理的观念、方法与应用[J].中国成本网,2004(1).
(作者单位: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作者为东北财经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306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