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优势:动力?陷阱?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 微
摘要: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国际产业在新的经济环境下的分工格局,中国的产业发展应该寻求构建新的比较优势的道路,并通过新的比较优势来建立在国际上的竞争地位。
关键词:比较优势;竞争优势;比较优势陷阱
一、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由大卫・李嘉图创立,其目的是回答各种商品的生产成本处于劣势的国家与处于优势的国家如何进行产业分工和贸易。其意义是“两利相权取其大,两弊相权取其小”,优势国家“优中选优”,劣势国家“劣中选优”,即各国都集中生产其优势最大或劣势最小的商品进行贸易。对此,李嘉图引用了一个典型例子:当时英国在毛呢和酒的生产成本上都处于绝对劣势,而葡萄牙这两种产品都处于绝对优势。但若自我比较两种产品,英国的毛呢生产成本劣势小于酒的劣势,而葡萄牙在酒上的优势比毛呢更大。因此,它们倘若各自发挥比较优势,一国专业发展毛呢制造业,一国专业发展酿酒业,然后相互交换,则两国均可获得更大效益。这种论断不仅为国际分工与贸易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成了世界各国通用的产业分工原则。
现在经济学讲的比较优势是从各个国家的经济要素的比重结构来分析的,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各地拥有的资本量,二是各地拥有的劳动力,三是各地的自然资源。如果一个地方劳动力相对多,资本相对少,则应发展劳动力相对密集的产业,生产劳动力相对密集的产品,用劳动力相对密集的技术。反过来,如果资本相对丰富,劳动力相对少,就应该发展资本密集产业,生产资本比较密集的产品,用资本比较密集的技术。自然资源也是同样的道理。
最近,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又提出了竞争优势理论。他认为,一个地方要形成竞争优势,必须符合四个条件。一是该地有什么廉价的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就要多利用这些廉价要素。其实这也就是比较优势的概念,即为什么在劳动力多资本少的地方发展劳动密集的产业,因为那个地方劳动力相对便宜,资本少,资本必然要相对昂贵,所以这里的竞争优势其实也就是比较优势。另外三个条件:一是市场规模。一个地区生产什么产品、发展什么产业,只要这个产品和产业在国内市场有很大的市场规模,就可以发展。二是发展的产业最好是在当地形成产业群,很多企业生产产业链中各种不同的部件。三是这一产业是竞争性的产业。从产业群和市场竞争性的形成过程来看,形成产业群聚的前提,恰恰是这一产业一定要符合一个地方的比较优势,没有比较优势,基本不可能形成产业群聚。只有发挥比较优势,才能形成竞争优势;不发挥比较优势,竞争优势是形成不了的。
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就是指要在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上都选择符合自己要素禀赋结构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技术。只有在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选择符合自己要素禀赋结构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技术,经济中的多数企业才会具有自生能力,从而能够促进经济体的资本积累、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如果一个企业通过正常的经营管理预期,能够在自由、开放和竞争的市场中赚取社会可接受的正常利润,那么这个企业就是有自生能力的。否则,这个企业就没有自生能力。
依据比较优势理论,中国现阶段劳动力相对多,资本相对短缺,应该发展劳动力相对密集型的产业,或是资本密集型产业中劳动力相对密集的区段。发挥比较优势,利用当地有利条件形成竞争优势,这样的产业就不需要政府扶持,可以占有很大的市场获取利润,随后就能再投资,实现产品技术的升级,这样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发挥比较优势,还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了,政府能动员的资源多了,解决社会问题的基础就好了。
二、比较优势陷阱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实践的结果,优劣势国家之间产业层次的差别会越来越大。这是因为,优劣势国家的比较优势所处层次不同,二者进行交换,产品劣势的价值必然向优势国家流失,优势国家因长期从贸易中获取较高的附加值,则可以有更多的资金发展新兴产业,促进产业升级,从而使劣势国家处于更不利的地位,以致在产业演变中被优势国家拉得更远。
发展中国家片面崇拜比较优势理论,在国际分工中过于偏重劳动密集型产品,虽然依旧能获得些许利益,但在长期中却会面临贸易结构不稳定,总是落后于人的“比较优势陷阱”。这一陷阱以两种方式出现,一是发展中国家由于长期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低附加值环节,使得贸易利润下降,缺乏改善贸易结构的物质基础,并形成了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的路径依赖;二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贸易时过于依赖发达国家的技术引入,进而缺乏创新能力,以至于长期陷于技术跟进状态,被迫受制于人。
以中国为例,加工贸易在中国贸易方式中占据半壁江山,以及外国企业在中国贸易中的绝对主流地位,都客观说明了中国贸易对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一传统比较优势的较强依赖,这不仅使得中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弱势地位,而且也让中国贸易长期形成了对劳动力比较优势的依赖,这为中国贸易转型,走高附加值道路带来了困难,而这也正是通向“比较优势陷阱”的第一条潜在道路。
此外,中国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贸易时,依旧走加工、组装的老路,在技术变革上过于依赖进口更新,造成了“产品顺差、技术逆差”的尴尬现状,这对中国树立自我品牌,寻求自主技术创新带来了结构性瓶颈,中国高新技术贸易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受到制约,而这也构成了通往“比较优势陷阱”的第二条道路。
在“比较优势陷阱”面前,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数量辉煌褪色不少,基础结构的单一性风险使得中国贸易的前景并不如想象中那么阳光灿烂。应该说,在总量数字已经进入世界前列的条件下,进一步扩大进出口贸易额带来的边际效用已经比较小了,中国贸易更需要在保持总量适度增长的前提下进行贸易基础结构的改革。最重要的,就是需要不断更新、深入对比较优势的理解和应用。比较优势是一国的天然禀赋,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一成不变的,通过对人力资本和知识经济的投入,中国完全有能力实现比较优势的多样化,创造新的知识性比较优势,而在当今世界信息经济、知识经济引领增长潮流的趋势下,唯有不断创新才能在国际贸易中真正分享最大收益。
三、新的比较优势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国际产业在新的经济环境下的分工格局,中国的产业发展应该寻求构建新的比较优势的道路,并通过新的比较优势来建立在国际上的竞争地位。
(一)调整产业政策,构建产业内的比较优势
面对全球性产业形成的趋势,一种选择是保留部分产业的完整性,并在这些完整的产业中建立自己的比较优势;另一种选择是积极参与国际间的产业内分工,在一些产业内部建立自己的部分比较优势。从国际产业发展的规律和国内产业发展的现状看,第二种选择实现的产业效率可能要大于第一种选择,更有利于建立中国的产业比较优势。例如,在全球性汽车产业逐渐形成的背景下,中国的汽车产业若想构建完整产业的比较优势是不现实的,不仅中国实现不了这种产业优势,而且世界上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实现不了这种产业优势。但中国可以在汽车产业内部,如部分差异化产品和产品本土化方面以及汽车的零部件生产和整车装配方面,建立自己的比较优势,从而融入到全球化的汽车产业中,并在该产业的全球性生产体系中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因此,我们应当及时调整产业政策的指导思想,与其构建一批低效率的完整的产业,不如在部分重要产业内部构建自己独特的比较优势。当然,对于一些有条件建立完整的比较优势的产业,还是应当努力去发展,不过这类产业的数量不会很多。
(二)有选择地重点发展部分高新技术产业
自信息技术带动新一轮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并引发新经济出现以来,中国的产业政策似乎又一边倒地去追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全面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了新世纪之初中国产业导向的主要特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高度热情显示了中国产业急于赶上世界产业的急迫愿望,但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经济学上所追求的效率。中国在构建传统产业中的几十年努力已被证明是低效率的,其中一个关键的因素在于忘了有比较优势这一客观存在,如果我们现在用同样的甚至是加倍的努力去构建一个完整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其结果将仍然是低效率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也是有分工的,即使是经济发达的国家也在侧重发展更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则应更加重视和遵循产业比较优势的原则,突出部分重点产业,尤其是要突出部分重点产业内部的细分产业优势,这样才有可能用一定的时间培育中国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
(三)确立合理的地区产业布局
产业地区化的规律显示,一个有优势的产业往往集聚于一个地区,换言之,一个地区集中发展某个产业才有可能使之成为有优势的产业。中国和美国一样,是个内需市场很大的国家,经济增长和产业效率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国内需求的拉动,国内地区间的产业分工从某种意义讲比参与国家间的产业分工更有实际意义,地区间的产业分工比任何时候都显得必要而紧迫。即使是在当前开发西部的特殊发展战略中,也应该强调产业在地区间的合理分工,不应在西部重复发展在东部已经初步集聚的产业。
(四)制度变革
中国之所以出现产业发展方面的种种低效率,除产业基础方面的原因外,更大的原因来自于制度方面的障碍或缺陷。从制度经济研究的角度看,一个好的产业政策至少需要三个条件:第一,产业政策的制定和产业的比较利益(优势)是一致的;第二,产业政策的执行与市场的内在需求是吻合的;第三,产业政策的制定者具有高度责任感,哪怕连细微的地区偏好也不能有。在既定的体制环境下,这三个条件之一或之二存在是有可能的,但要同时满足可能性是极小的。所以,我们的大部分产业政策,尤其是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都是失败的或低效率的。在构建中国产业的比较优势上,我们似乎应该相信厂商的选择和判断,相信产业组织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修改和确立尊重比较优势原则的产业政策,而不是相反。因此,对于现阶段产业发展环境而言,建立和发展自由的企业制度,规范政府的经济行为,降低交易成本,增加市场的透明度,完善产业组织,似乎比寻求合理的产业政策更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林毅夫.推行比较优势战略[J].中国市场,1999(10).
2、林毅夫,孙希芳.[J].国际经济评论,2003(6).
3、林毅夫,李永军.[J].管理世界,2003,(7).
4、佟家栋.[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商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319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