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全球化与人的自由流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崔经纬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趋势的今天,作为全球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要素流动自由化,却被发达国家和社会大众忽视了。文章通过对要素流动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和重要意义分析,尤其是对人的自由流动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相应的结论。认为人的自由流动不但是应该引起广泛重视,而且应该采取措施和行动去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人的自由流动;要素自由流动
一、人的自由流动对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意义
(一)经济全球化概念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
(二)要素自由流动的意义
自由贸易理论主张通过国家间的贸易往来最终实现要素价格均等化。然而,国家贸易和要素国内流动只是改变本国内的要素相对价格水平,如果一国的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其劳动、资本和技术等报酬都会更低。这样自由贸易推论出的要素价格趋同并不成立。因此,要实现国际间要素价格趋同前提,仍然是要素国际间自由流动。要素包括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等主要方面,其中技术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是对发展中国家最为有利的两个关键要素,然而,国际社会甚少关注这两点,尤其是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三)关于人的自由流动对于经济全球化意义的主要观点
有一派观点干脆认为近期内不能解决,也缺少解决的意义,不用呼吁。另一派如秦晖认为,“全球范围内的全要素流通自由化,即不但要有世界性商品贸易自由,还要有投资自由、人口流动自由与信息自由”,“人口、环保、贫富不均等全球性问题在这种环境中才有希望解决”。并认为“全要素的国际流通自由,则将是富国所害怕于穷国的”。故主张“穷国与其向富国要‘援助’不如向其争自由”,穷国应“反守为攻,推进全要素国际流通自由”;这样“更能维护穷国的民族利益并让富国的民族利己势力害怕”。
二、国际上对于实现人的自由流动的主要阻碍
仔细观察国家间劳动力的流动,可以发现发达国家设定法律鼓励科技人才及高素质人才的流入,阻止普通劳动力的流入。当今全球化的突出特点就是资本全球化、高素质人才相对全球化、而普通劳动力流动极不自由。
(一)国际上法律条文的规定
《世界人权宣言》第13条规定:人人在各国境内有权自由迁徙和居住。人人有权离开任何国家,包括其本国在内,并有权返回他的国家。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三部分第12条规定:合法处在一国领土内的每一个人在该领土内有权享受迁徙自由和选择住所的自由。人人有离开任何国家,包括其本国在内的自由。任何人进入其本国的权利,不得任意加以剥夺。
这些国际法只规定了进出本国的权利,对于进出他国、移民他国这方面,没有任何规定。各国可以根据本国情况,进行规定。
(二)发达国家对待人口流动的立场
2005年,美国众议院表决通过了在美墨边境建设698英里长围墙的决议,并将此作为加强移民管控的重要举措。该法案主要目的是控制来自墨西哥非法移民。
2009年,英国实施了30年来最严厉的移民法令,在新法令下,要成为英国公民,必须先报读英语课程,而且申请者需要证明自己了解英国文化,此外,申请庇护者的歧见也受到限制,而来自欧盟十国的人不可以在英国要求庇护。该法令还规定,货车司机如果协助非法移民偷渡,将被罚款;如果组织和安排偷渡行动,最高刑罚是监禁10-14年。
发达国家对控制非法移民采取严厉措施的同时,对于吸引高级人才也不遗余力。自由移民本来是缩小收入差距的最重要力量,使移民相关国的工资趋同。发展中国家人才单向流动至发达国家,而普通劳动力却难以流动这样的现实,进一步拉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才的差距,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进步。长期的单向流动的结果必然使得劳动力这一要素分配的不合理化加剧。
三、针对人的全球化探讨应对办法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以中国为例,应加强对于推动国际劳务市场化方面的措施:第一,给予劳动力更多的培训机会,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第二,在制造培训机会的同时,还要根据国际市场的需要,加强劳动力的国际化适应性培养和训练,其中包括专业技能的培训和语言的培训等。目前,福建省在探索劳动力海外就业方面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劳务派遣”制度。其中在面向国际市场的时候,就是要鼓励依法走出国门就业,建立全省境外人才信息库和境外就业培训考核基地,并在各级劳动力市场开设境外就业咨询服务窗口,疏通合法出境的渠道,逐渐形成和完善福建境外就业市场。第三,政府部门制定推动劳动力出国务工的方便政策,简化出国务工人员申请的阻力,简化批准程序。具体做法如下:首先,政府部门还应在获取职位信息、以及健全对出国劳动力的法律帮助和咨询服务。其次,政府应加强对于海归人才及国外优秀人才的吸引措施和政策,出台相关政策,吸引人才来中国定居,吸引人才移民中国,为中国的发展作出贡献;再次,加快中国国内的经济政治改革,建立机制、创造条件、营造环境,从本质上挽留和吸引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正位.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秦晖.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契合点在哪里?[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董云虎,刘武萍.世界人权约法总览[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4、托马斯・A・普格尔,彼得・H・林德特国际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5、赫广义.经济全球化与劳动力转移的新途径[J].当代贵州,2007(6).
(作者单位:上海海事大学国际贸易学专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346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