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经济学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敬华

  【摘要】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基于这些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自愿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大学毕业生就业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毕业生难以找到好工作,已成为大学生、高校及家长的共同感受。大学生就业难在何处,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
  
  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时代走向“大众化教育”时代,大学生就业也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一方面,毕业生数量连年增加。据统计,200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是106万,2007年则达到495万。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下降。根据教育部的资料,从2003―2007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依次为:70.0%、73.0%、72.6%、71.9%、70.9%。除2003年受非典影响外,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各年逐次降低,高校毕业生未就业人数急剧增加。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人们对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更加担心。
  
  二、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原因分析
  
  1、自愿性失业
  在西方经济学中,失业分为自愿性失业和非自愿性失业。自愿性失业是一种不满足于已有的工作机会而继续寻找工作的失业现象。非自愿性失业是指任何工作机会都会接受仍不能找到工作。目前大学毕业生失业基本上属于被迫的自愿性失业。大学生不接受现有的工作机会,是由于高校毕业生对工资水平和工作岗位不甚满意,毕业生的期望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实际收入存在较大差距,且在其工资中体现不出大学生上大学这种人力资本投资的补偿性工资差别。毕业生期望的工作岗位与用人单位实际提供的岗位存在错位现象。
   (1)期望工资过高与大学生自愿性失业。大学生的期望工资比较高,可以通过对大学生上大学的成本――收益分析来解释。大学生上大学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1999年扩招后,高等学校普遍实行成本分担制度。现在一个本科生,每年人力资本投入,包括学费、住宿费、生活费和其他相关费用约为1万元,四年的人力资本投入至少要达到4万元左右,这是直接成本。按高中毕业就业的年收入1万元计,大学生上大学的机会成本为4万元。因此,大学生上大学的总成本约为8万元。大学生上大学的收益以大学生就业时年龄24岁、工作到60岁来计算,与未上大学的同龄人相比较,如果大学生的月工资收入不比同龄人多200元以上,就无法回收人力资本投资。加上人力资本的投资增值,目前大学生的预期工资为月薪1500―1800元左右,才能体现出他们上大学的回报。从心理上说,他们也不愿意接受自己接受了高等教育而得到的薪酬和未接受高等教育的同学差不多的事实。教育高成本引发了高预期回报,但很多单位却很难保证这一预期工资,从而导致了许多大学生被迫的自愿性失业。
   (2)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生自愿性失业。大学生不愿意从事某些工作岗位,可以根据二元制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来解释。劳动力市场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收入高、工作稳定、工作条件好、培训机会多、具有良好的晋升机制;而次要劳动力市场则与之相反,收入低、工作不稳定、工作条件差、培训机会少、缺乏良好的晋升机制。对于主要劳动力市场而言,教育和培训能够提高其收入,而对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而言,接受教育和培训对于提高其收入没有作用;且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之间的流动较少。对于大学生来说,若不能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就会宁愿选择失业,也不愿到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一旦到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就很难再去主要劳动力市场,从而劳动力市场分割也会导致大学生的自愿性失业。
  2、结构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由于劳动者的结构与现有的就业岗位结构错位,造成失业与岗位空缺并存的一种失业现象。对大学生的就业市场而言,结构性失业主要表现为技能(专业)结构失衡和区域结构失衡。
   (1)技能结构失衡。技能结构失衡主要是经济结构变化与劳动力结构变化不匹配。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具有刚性,高等教育本身具有滞后性和周期长的特点;而社会的进步,需要不断优化和调整经济结构,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活力。另外,近年来人才预测工作比较薄弱,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往往不相吻合,所学专业往往滞后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人力资本具有专用性,大学生所学专业或所学内容有的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毕业时难免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专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的错位造成了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大量的大学毕业生难以找到对口的工作岗位,而用人单位也招不到合适的专业人才。
   (2)区域结构失衡。区域结构失衡主要是求职者与工作空缺的地理位置不匹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会造成不同地域对劳动力需求的差异,这种差异在两个层面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一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为大学生提供的就业机会要比内地欠发达地区多,欠发达地区的大学生相对而言要比发达地区的大学生就业难。二是大学生固有的“孔雀东南飞”就业理念,使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所急需的专业人才得不到充分的满足,因而更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区域结构失衡。据调查显示,期望在沿海开放城市就业的学生比率达66.7%,仅有63.7%和25.9%的人选择内地省会城市和中小城市。
  3、周期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又称需求不足型失业,是指由于经济运行总是处于周期性的循环状态,从而对就业需求产生周期性波动而形成的失业。即由于经济周期或经济波动引起劳动力市场失衡所造成的失业。周期性失业与劳动力需求的派生性有关,是由经济萧条、产品需求量下降而派生出来的一种失业现象。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表现得尤为突出,大学生就业难与周期性失业有很大关系。由美国次贷危机造成的国际金融危机已冲击到实体经济,导致了我国的一些外向型的、竞争力不强的、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现在金融危机还在扩散蔓延,而人们对未来经济形势的悲观预期和金融危机的现实影响使一些企业纷纷裁员。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要想实现初次就业更是难上加难,这种现状也使大学生的求职信心下降。
  4、信息不对称
  大学生就业难,与学生、学校、企业、政府之间存在着严重信息不对称有关。经济高速发展,企业已完成体制改革,运用现代企业治理制度管理企业;而教育系统仍然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与社会脱节并存在信息不对称,因此培养的学生与社会、企业的需求就会有一定的差距。市场经济就是信息经济,就业信息不对称,造成大学生与用人单位难“交心”,其最根本原因是大学生认知不准确,大学生在求职心态、就业观以及对自身和企业认知方面,均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
  
  三、解决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措施
  
  1、转变就业意识
  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就业期望值较高,而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据国家统计局对2006年北京市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结果显示,高达62.2%的被调查者即使毕业时在本市找不到工作也不愿意到基层、偏远地区及中小城市去就业。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念,适当降低工作搜寻中所持的可接受工资水平是十分必要的。此外,高校应引导毕业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观念。

  2、做好结构调整
  在结构调整方面,高校要做好专业结构调整,社会要做好经济结构调整。高校应加强对就业市场信息的预测能力,及时反应就业需求变化,根据实际情况在原有的专业基础上进行拓展。降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实际相脱节的概率,更好的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社会要注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推动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才能调动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积极性,才能增大中、西部地区对毕业大学生的吸引力。
  3、加强就业服务
  高校要充分意识到就业服务的重要性,要将学校的发展与学生就业统筹考虑,将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作为关系到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大事来抓,提高工作人员的待遇,配备相关的场地设施,加大资金投入,真正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到学校的议事日程上来。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应该贯穿其整个大学生活。一年级了解自我,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三年级有目的的提升职业修养,四年级初步完成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只有这样,才能使多数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目标有较清晰的认识,在学习期间把自己的兴趣与所学专业更好的结合。同时高校应向毕业生提供历年来本校学生的就业情况,帮助毕业生确立适当的薪酬预期,提高学生的面试技巧。另外,应建立毕业生真实的学习档案和诚信档案,努力降低就业的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完全所造成的效率损失;政府也应建立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监测系统和对就业市场的预测系统,发布各个行业的就业量的预测数据,严格控制供过于求的行业的招生,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宏观调控。
  4、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
  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概念和理论的讲解,而学生也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和自主学习意识,创造能力较差。高校生产出来的产品(学生)并不符合厂家的需要,降低了大学生的可信度,致使大学生就业困难。高校应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充分利用毕业实习时间,结合就业情况对学生进行“核心职业能力、核心职业技术”双核强化实训,让学生从中获得工作经验。
  根据要素价格理论,用人单位愿意为大学生支付的工资以及需求的意愿取决于大学生为用人单位带来的收益MRP=MR・MP(边际收益产品=产品的边际收益×要素的边际产量),在MR一定的情况下,大学生的MP越高,用人单位愿意支付的工资和需求的意愿就越大。通俗的讲,如果大学生能够为用人单位带来较高的收益,那么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需求和愿意提供的工资就会提高。因此,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素质以及自身劳动生产率,增强用人单位对自己的需求意愿。
  (注:本文系作者承担的2007年度周口师范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项目《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zknuqn2007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卜以江: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7(6).
  [2] 吴颖民: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广东经济,2008(9).
  [3] 周世学、陈士俊、邓蓓: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学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7(24).
  [4] 李杰、孙晶言、孙逊:基于供给条件下大学生就业难成因的经济学分析[J].大连大学学报,2007,28(2).
  [5] 王厚义: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及对策[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1).
  
  (责任编辑:郭亚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420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