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CRM战略与企业文化的整合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尤季仙 秦加军 邓 涛

  CRM战略的本质含义
  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即客户关系管理),源于以“客户为中心”的商业模式,即专门收集、整理客户与公司联系的所有信息,也是一种旨在改善企业与客户关系的新型管理机制。它通过建立和维护一系列与客户以及商业伙伴之间卓有成效的“一对一关系”,使企业得以提供更优质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吸引和保持更好的客户,从而增加销售额,有效地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和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1、CRM的核心――客户价值管理(Customer Value Management)。客户价值管理就是对客户的特征、购买行为和价值取向等进行深入分析,区分不同客户对企业的价值的大小,从而对不同的客户采取不同的策略,以便把最好的服务提供给最有价值的客户。
  2、CRM本质上是企业与客户间的一种博弈。企业运用CRM的过程,实质上是“信息化企业利润”与“个性化客户需求”进行权衡的结果。企业与客户之间不再是供需矛盾对立关系,而是一种合作博弈,是“学习关系”。
  3.企业实施CRM的主要目的有:(1)提高顾客满意度。CRM通过对用户信息资源的整合,实现企业资源共享,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快速周到的优质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2)降低企业运营成本。CRM通过及时探测、挖掘潜在客户的需求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对业务流程重新设计,降低企业运营成本。(3)促进企业的组织变革,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实施CRM,必然要求企业内部优化重组,以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增强企业优势,促进企业发展。
  
  企业文化与CRM战略之间的关系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一种核心竞争能力,对企业的经营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CRM实质上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冲击下企业管理思想的变革,是现代企业提高经营绩效的有效途径。企业文化与CRM战略相辅相成:
  1、企业文化是CRM能否发挥效能的前提条件。与CRM战略实施相适应的企业文化有以下基本特征:以客户为中心;重视客户利益;关注客户个性需求;面向感情消费的经营思路。企业的文化改造应该从客户利益来定义企业经营理念,建立以客户为导向的经营组织。经过文化改造的企业,为顺利实施CRM战略扫清了许多障碍。
  2、CRM战略促进了企业文化的变革。 CRM战略的实施使得传统的以产品为中心的“内视型”企业文化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的“外视型”企业文化。当CRM理论的导入带来企业新旧文化的冲突时,企业的旧文化应该让位于新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在新的经济环境下获得文化意识形态的全面提升,获得更强的竞争优势。
  如何实现CRM战略实施与企业文化的无缝整合
  通过对企业文化与CRM战略的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要想成功地实施CRM,必须对原有的企业文化进行适当的改造,培育有利于CRM实施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如何与CRM战略实施进行整合,笔者认为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树立让客户100%满意的企业价值观和“大客户文化”
  所谓大客户,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客户范围大,客户不仅包括普通的消费者,还包括企业的分销商、经销商、批发商和代理商;二是指客户的价值大小。不同的客户对企业的利润贡献差异很大,20%的大客户贡献了80%的企业利润。因此企业应该通过树立让客户100%满意的价值观和“大客户文化”,获得大客户的满意和忠诚,进而获得很大的利润,真正实现企业和客户的“双赢”。
  2、打破部门之间的障碍与壁垒,实行无界限的合作
  CRM的导入,需要对企业内外的各种资源进行全面地整合,这就要求企业各部门要具有团队意识,紧密协作,发挥团队的整体效力。
  3、实现“前台”资源和“后台”资源的综合管理
  传统企业往往只注重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与整合,提升企业内部价值与能力,这是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即企业资源规划)研究的内容。但是企业不能只看内部,而必须面向市场,面向客户,只有将ERP和CRM有效地优化整合,才能充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营造相互学习的企业文化
  不同职能部门、同一部门的不同职能的工作人员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上与顾客接触,他们对顾客的了解只能是部分的、片面的,这样企业要想真正、全面地认识顾客,就要求企业内部的人员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5、加强绩效考核与完善薪酬制度
  企业要让每一位员工切实地在自己的工作行为中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的商业理念,必须有制度上的保证,最为重要的是企业的绩效考核和薪酬制度。
  (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452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