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管理与人心演变规律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史 璞
摘要:和谐发展必须以和谐管理为保证。和谐管理以人为本,强调安人心、争取人心。但在管理实践中,许多管理者在理智上明知得人心的管理意义,但由于不知人心的演变规律而不知得人心的要领,采取的管理举措往往伤人心、失人心,从而导致矛盾和冲突丛生。管理者必须认知和掌握人心演变的过程和规律。如果管理者遵循人心的演变规律,将心换心,就抓住了治理人心和安得人心的关键,这是达成和谐管理、实现无为而治的前提条件和必由之路。
关键词:和谐管理;人心管理误区;人心演变规律
作者简介:史璞(1958-),男,河南郑州人,河南财经学院企业管理咨询研究所所长、副教授、注册高级咨询师,主要从事管理学、战略决策、管理咨询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7)05-0112-03 收稿日期:2007-03-13
一、引言
在社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各种位置转化、利益调整、发展失衡、资源约束、生态恶化、文化冲突、管理失误等,引发多种矛盾与需求。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组织成为时代强音。
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表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持续、有效的和谐发展必须以和谐管理作保证。和谐的概念自古有之,且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和谐反映事物在某一时空条件下的一种客观存在的理想状态,反映部分与部分、整体与整体、部分与整体的一种良性关系。人类进行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其实质是不断追求和递进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的和谐,从而达到整体和谐的目的。这个过程实质也是以“追求和谐”为特征的和谐管理过程。
本文认为“和谐管理”是一种以和、谐为手段、以“和谐”为目的的管理方式。根据和谐管理的实践和管理理论的研究,笔者认为,和谐管理是指组织以提升组织成员的向心力、弱化矛盾冲突、鼓励合作为基准,通过平衡、规范、公正、协调和有效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改善人际关系,优化组织的系统和谐性,提升组织的竞争力和环境适应力,从而实现组织和成员的持续、稳定、和谐、整体发展的管理过程。“和谐管理”与制造和利用矛盾的“冲突管理”相对。
从人本管理和实现和谐管理的基本条件角度分析,简单地说,和谐管理=和的管理+谐的管理。“和”的管理是要平衡、规范,使人人“有饭吃”(能生存),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使人向心求和;“谐”的管理是要公正、协调,使人人“能说话”(有民主),满足人的精神需要,使人同心求效。
和谐管理以人为核心,强调管理的客观性、科学性与人类行为感受的主观性、情感性的有机结合与互动。和谐管理以人为本。人之根本在心,治人先治心。理顺人心,万事顺利。 理论界普遍关注社会、经济等领域发展的宏观面,加之人们对“和谐”理解的泛化、和谐管理实践的长期模糊化及管理活动的复杂性等原因,致使对和谐管理缺乏全面、深入的研究。人们既缺乏对和谐管理性质的深刻认知,也缺乏对和谐管理与安得人心的对策性研究,更没有对人心演变规律的深入探究。这些致使和谐管理目前主要表现在理念和政策层面,而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则表现出和谐管理的诸多感性盲动和误动,从而制约了高效、低成本地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持续的和谐发展。本文试图通过研究和谐管理面临的基本问题和人心演变规律,探讨实现和谐管理的基本途径和关键。
二、和谐管理面临的人心管理误区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最早、最深刻地论述了和谐管理的道理:“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但是,在管理实践中,许多管理者一方面承认得人心的重要性,急欲获得人心;一方面又不知得人心的要领,采取的举措往往伤人心、失人心。其主要表现是:
1、秉持人本性为恶。认为一般人只注重生理和安全需要的满足,懒惰、不愿负责任等。所以,一些管理者理智上明知得人心的管理意义,但实践中却忽视人、不尊重人。
2、秉持封建等级观念。一些管理者自认为是老板、统治者,把员工或部属当作满足自己私心私欲的“工具人”;认为法规制度、道德规范是约束员工遵守的,要求员工给组织、管理者献爱心,但管理者却忽视以自身形象率先垂范、形正影直的管理意义,不爱护人,不平等待人。
3、秉持强权。强调权力、控制和惩罚。认为管理就是控制,管理必须彰显权威,惩罚是重要的有效的管控工具。因此实行“铁腕”管理,以“铁面孔、铁心肠、铁手腕”来砸“铁饭碗、铁交椅、铁工资”,实行以罚为本、以罚代教、以罚代管,忽视管理方式方法的正当性、适当性、柔性,不关心人,不理解人,不亲善人,不顾民心民意。
人心管理失误,致使许多管理者深感难以与组织员工“同心同德”。其实,“有力者胜”是铁律,“持力者灭”也是真理。自古以力服人者寡,以心服人者强。因此中国历史教训中特别强调治理人心,力戒行使武力和滥用强力。不能只强调“力”、强调“硬”,而要强调“德”、强调“柔”、强调“和”。现代中国式管理的“思想工作”的核心就是理顺人心、把握人心。西方管理学的激励理论也强调调动人的主动性、自觉性、创造性,其方法核心是促进人的积极心态,转化人的消极心态,促成顺向心理,消除逆反心理。古今中外的管理实践也已证明了一条真理:上下同心,则国治,能战胜;上下相疑,则国乱,必战败。
针对上述管理问题,管理者应全面认识人心与心理、伦理、管理的关系,在研究人的需要和动机的基础上,研究人心的演变规律,以更有效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和谐管理。
三、人心的内涵
所谓“人心”是指人的思维意识活动总体的范畴,体现人性,内涵人的思维、欲望、动机,外延为人的语言和行为。明朝何良臣在《阵记》中说“惟其心能和,其气能激,则士不劝而自战,不守而自固矣”。宋朝大理学家朱熹有“心统性情”的重要理论。他强调:“仁义礼智,性也;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情也;以仁爱,以义恶,以礼让,以智知者,心也。性者心之理也,情者心之用也,心者性情之主也。”他认为,人内在的道德本质是性.是心的道理;伦理行为规范为情,是心的作用;而心统性情。其内涵虽有唯心主义色彩,但说明了心的内涵、心与心理情感、与思维规律、与知识观念的关系。
人心有善恶之分,善者为良心,恶者为恶心。良心是天赋的意识,是人的本心,与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一致,指引人们从善律事,讲究道德规矩。良心说是中国伦理学中的重要学说。《孟子-告子上》中就提出“其所以放其良心者”,意指人的本然之善心、仁义之心,与现代人讲的存于内心的是非、善恶的认识大意相同。在《朱文公文集・答郑子上》卷五十六中,朱熹认为人心可分为两种:“此心之灵,其觉于理者,道心也;其觉于欲者,人心也。”意思是说,合于义理道德原则的意识是“道心”,专于个体情欲的意识是“人心”。此“道心”即与现代人所谓的良心相通。
影响“良心”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人的良知、人的私欲(需要)。《孟子・尽心上》中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每个人都有其内在的是非准则。这个内在的辨别是非的准则就是良知。明朝哲学家王守仁在《传习录中,答顾车桥出》中说:“良知诚致。”其实,人的每一种意念,良知都在内心告知它是对还是错。但是由于私利、私欲的驱使,人常常在良知与私欲之间有意识或潜意识地进行选择。至于如何选择,关键看人的自诚和自律。有良知者,遵守良心的意愿,就有了做一个道德人的基础;反之亦然。
良心对一个人的成长和成就关系重大,也是组织实现既定目标的关键。法治要以道德为基础,以良知为支持,即法治社会必须靠良好的道德和风尚来维持,靠良知辨识对或错。为此,管理的基点和重点就是正人心,使人身心和谐发展。良心的发展和作用过程“链条”(模型)见图1所示,这也是养心、治心的依据。管理者必须明知,只有正人心和人心正,人才有良心,才有责任心和诚心、事业心和专心、进取心和精心,才有信心和决心,才会用心,也才有心智的开发、心灵的升华和心态的优化,管理才能真正安人得人,人才可能与组织共同成长。
四、人心的演变与得失规律
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表明,管理者的用心与被管理者的用心有直接的因果关系,管理者必须将心换心。将心换心的人心管理模型见图2所示。
管理者治心、得心,必须首先出自公心和爱心。反之,如果管理者首先出自私心和逆心(逆反之心),就必然失人心。其过程见图2所示的得人心和失人心的演变过程。
所谓公心,是指管理者出于组织利益和全员利益的动机,在正己的基础上,运用德治和权威而管理,这是管理者的基本职责和存在的前提。但需要强调的是,权威不等同于权力。权威是由管理者的德才学识绩能等产生,权力是组织所赋予。《孟子・公孙丑上》中说:“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文中还有“以力假人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之说。霸道是凭暴力、强权压服对方、驱动对方,王道则是以自己身正感化对方、吸引对方。孔子在《论语》中也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有公心才可能有发自内心的爱心。爱心是仁爱之心。爱意味着尊重每个人的人格,与人为善。有爱心才能有热情、激情。
有了爱心和公心,就会有宽容心、诚心和关心。所以古人还强调“爱之深,何必责之切”的道理,提倡以“宽容心”、“诚心”和“关心”替代“嫉心”、“疑心”和“偏心”。所谓宽容心,是指管理者能容人所长、所短和与己不同,豁达大度,宽厚待人。明人洪应明撰写的《菜根谭》有言日:“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归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所谓诚心,是真诚、挚诚、精诚之心。有了诚心,就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先哲孔子说:治理国家不变的纲领总共有九项,可以用来实行的方法,只有一个“诚”字。因为诚才能使权力有公信力;而有公信力的权力才会有效力和低成本。孔子还说:以诚待人,别人会以诚待我;以伪诈待人,人终必以伪诈待我。所谓关心,是以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心态关注、爱护、照顾人,关心人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疾苦功过。关心体现了爱心。有了关心、诚心和宽容心,人际间才可能以爱心温暖人心,使人感到相近、相知、相容、相协和相亲。
关心、诚心和宽容心是知心的前提和基础,能使人产生心理相容和心理共鸣,促使人相互沟通与知心。知心是要知人所需、所想、所难、所乐。只有知心,管理者才可能投其所好,满足其合理的需求,排其忧解其难,使其开心。开心者才可能敞开心灵,才容易接受教育和教化,乐于学,而不是谨慎防范、闭关自守。这就可能理顺人心。顺心的关键是以天理、国法、人情使人心理平衡、心情舒畅,使人感到组织是多元统一、兼容共生、协调有序、充满活力、友爱诚信的,人际关系是和谐的。心顺就能气和。当然,也要严整。顺心不是放纵。放纵不但不能顺心安人,还可能助长人的好逸恶劳、趋利避害的恶习,反而达不到得心的目的――实现组织和全员的共同利益。
如果人开心和心顺,有了知心者,就愿意与人交心,就会有向心力,就会产生共识、共信,就会形成认同、倚同、志同。同心者是志同道合者,就会有集体感和归属感,就可能使人乐于努力,乐于吃苦。人心同,就会同甘共苦、同舟共济,就会“众人拾柴火焰高”。中国解放军有连长与战士“同欢、同乐、共同战斗”的治军经验和传统,通过官兵一致达成上下一条心。日本、欧美也强调“和拢管理法”,弱化等级差别,尊重人权,平等相待,共同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由于管理者与员工存在着一致、共同的目标,员工就会以组织为重,就容易管理。姜太公亦指示:“与人同病相救,同恶相助,同好相趋,故元兵甲而胜,无冲击而败,无沟堑而守。”这是精辟的古代用兵之道,也是现代管理之道。
同心同德者,就可能萌发忠心、精心和安心。忠心者就会有忠诚、赤诚,就会有锲而不舍、持之以恒、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至诚之心。精心者就会专心致志,就会认真细致、精益求精,也才可能更尽心,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而人能有所成就,就会有自信心,也才会真正安心,真正身乐和乐业,安心于工作、学习、事业和生活;才能使心智开发,心灵升华,心态优化;管理者也才能“安人”和“得人”,更重要、更关键的是得到有价值的人心,社会和组织也才可能真正和谐。
如果管理者心术不正、管理不公,组织的人际关系不良,气氛紧张、压抑、不和谐,组织成员就难以顺心;心不顺就难以向心,也不可能同心,自然就没有忠心和精心,也就没有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且组织成员往往会形成疑心、嫉心,久之,必然不知心,引发成员不开心、伤心、痛心,最终导致人离心、异心,使人丧失信心,丧失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甚至产生反心。其结果必然是管理者失人心,社会和组织也难以和谐发展。
五、结论
和谐管理是一种以和、谐为手段、以“和谐”为目的的管理方式,与制造和利用矛盾的“冲突管理”相对。和谐管理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强调安人心、争取人心。
本文通过实证的方法,对和谐管理面临的人心管理误区和问题进行了概括性分析。结果显示,秉持人本性为恶、秉持封建等级观念、秉持强权等三大人心管理失误,导致了许多管理者深感难以与组织员工同心同德,并困惑于社会和组织难以稳定、和谐发展。
本文对人心的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创新性地建立了将心换心的人心管理模型,诠释了人心演变规律,并得到启示:和谐管理要求管理者必须认知和掌握人心演变的过程和规律。管理者治心、得心,必须首先出自公心和爱心;反之,如果管理者首先出自私心和逆心,就必然失人心。如果管理者遵循人心的演变规律,将心换心,就抓住了治理人心和安得人心的关键。这是达成和谐管理、实现无为而治的前提条件和必由之路。
编校:沈 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603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