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广播,引领时尚的“贴身媒体”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迎春
[关键词]手机广播;媒体特性;前景展望
手机广播作为手机媒体的一种存在形式,近年来已初露端倪。所谓手机广播,就是利用具有收音和上网功能的智能手机收听广播。
一、手机广播的媒体特性
手机广播作为手机媒体的一种,将广播媒体与手机媒体的功能有机结合,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媒体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跨媒体的信息共享:手机从一种通讯终端变成一种信息终端,这种演变给信息时代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方向。首先是多媒体性,手机与网络技术结合后,在充分发挥手机自身语音传输能力的同时,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于一体。其次是可检索性,广播节目成为可查询、可检索的信息资料,为手机广播的听众搜寻检索广播节目资源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再次是信息的开放性,如用手机发送短信、打热线电话参与节目,受众在收听手机广播后,可以上网查询更详尽的消息,把信息再反馈到直播节目中。手机收听广播不受传统广播覆盖范围的限制,可以超越更广大的地理空间,实现了双向甚至多向的跨媒体信息交流。
2.多向的互动方式:手机广播相对传统媒体,具有多向互动的传播优势。一是与传统媒体的互动,手机广播可以和广播、电视、报刊实现互动,如用短信或热线电话参与节目,和主持人或者受众讨论相关话题,发送下载音频、图片资料给传统媒体;二是与广播网站的互动,受众可以用手机广播在线收听、点播节目,也可以发电子邮件或者进入聊天室、BBS、网上论坛等参与节目讨论;三是与受众的互动,可利用手机直接通话交流,链接不同媒体的受众群,促使不同媒体之间的受众进行多向的沟通和交流,实现更广泛、迅速的互动。
3.个性化的传播特点:手机广播深层次地挖掘出了手机媒体的社会价值和传播价值,充分体现出了个性化的传播特点。首先,实现“一人一媒体”,手机精巧、轻便,便于随身携带,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收听广播。手机广播在传播的分散性方面达到了目前其他大众传媒尚无法企及的高度,使大众传媒和个性化传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达到了点对点传播的效果。其次,接收的主动性,受众利用手机上网,收听自己喜欢的节目,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时点播节目。随着通讯网络覆盖率的提高和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手机广播将使受众在全球范围内收听自如。再次,内容的指向性,手机广播在节目内容上更加具有指向性和针对性。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说:“在后信息时代,我们的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数字化,媒体的受众从大众到较小的和更小的群体,最后终于只针对个人。”手机广播验证了这一说法。从广播到窄播,再到手机广播的个播,广播电台更加适应受众需求的多样化和受众市场的细分,甚至为手机广播定做节目,成为手机广播内容供应商。
二、手机广播的前景展望
有关资料显示,到2010年,全世界将有1.2亿用户收听收看手机广播电视节目,中国将成为手机广播最为普及的国家之一。手机广播在“大众媒体的第二个时代”将会从三个方面获得快速的发展。
1.生新媒体产业:手机广播催生的产业链条,创造了网络提供商、内容提供商和电信运营提供商的新型产业链条,这一链条正是传统广播产业梦寐以求的。付费收听的模式对于广播电台的经营理念来讲是一种变化,广播媒体在这方面会加强同电信等部门的合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好节目供应商,即以内容为产业链的轴心,在节目提供方面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再取得电信运营部门对手机广播付费收听的支持。
2.三网融合: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的“三网合并”将为手机广播带来发展契机。以往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的合作因各方利益纠葛、业务能力欠缺,迟迟不能融合在一起。手机广播的出现加快了电信产业和广电行业的大规模调整,使之重新分化组合,有利于打破传统垄断和分割,是信息产业进一步市场化、大融合的机会。令人可喜的是,“三网合一”的工作已经全面启动。3G时代的到来,也给广播带来了春天般明媚的阳光,3G技术使移动收听更为普及,在这个意义上,“手机+广播”的模式将为“移动中清晰收听”提供了保障。
3.步入大众生活:手机广播作为大众进入多媒体时代的先行者,使传统广播的优势得到了进一步发挥。专家预测,今年3G多媒体手机的销量将达到3.8亿部,手机广播以及相关产业也将随之得到空前发展。在手机广播从技术到内容的全面完善过程中,传统广播必将找到与之结合的最优化模式。正如BBC的克里斯所说的那样,“广播不会因为互联网的出现而死亡,但是会改变”。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手机广播为传统广播的发展寻求到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手机广播将会越来越多地进入大众生活,成为人们的贴身媒体。在传统广播媒体不断改革、寻求突破的同时,手机广播必将成为传统广播发展的助推剂。□
(编辑/穆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740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