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闻策划与现场采访的互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 鹏

  策划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策划并不能独立存在,只有与记者的现场采访相结合,才能达到预定的报道目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否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甚至胜过单方面的强调策划或强调采写。缺少策划或策划不到位的采写没有连续性,不能形成风格和特色;但是把握不好策划的“度”,处理不好与现场采访的关系,也往往会事倍功半,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在处理策划与采访的关系上,有点四应引起注意。
  
  一、策划不能一锤定音,要全程跟进,即时调整
  
  策划的依据和思路来源于三个方面:中央精神和主管部门的指示任务、编辑部工作部署、社会大环境和本报报道领域的实践反馈。策划是某一阶段、针对某一情况制定的带有导向性质的报道计划。策划是报道的开始或准备,策划的实现靠记者现场采访,因为受实践的约束和限制,所以不能闭门造车任意杜撰。这就存在着策划与实践能否吻合,即主观与客观能否统一的问题。现实是变动的,所以策划应是动态的、变化的,才能适应多变的现实。从一些产生了较大影响的报道看,几乎没有最初的策划与后来采访完全合拍的情况。现实是复杂、流动和变化的,正是因为这种复杂、流动和变化,才使生活丰富多彩,才使报道新意迭出。熟谙这一点,策划就不能一锤定音、一劳永逸,要在记者的采写过程中全程跟进,不断调整采访思路和采访要点。在2000年西部大开发报道中,中国教育报根据报纸工作性质和特点,策划了“西部文化纪行”的选题。当时我们把采访的重点放在精神文明建设上。因为一提西部大开发,人们的注意力都放在经济上,围绕着西部崛起做文章,在这方面集中了各个媒体的精兵强将,发了好多在全国有影响的重头报道。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再去和他们比拼,很难有超越性的成果,并且这样做与我们报纸的宣传分工也相背离。所以既要结合报纸工作特点,又要另辟蹊径,找出新的新闻点。于是作为西部崛起的另一翼―――精神文明话题被提了出来,五、六位同志带着这个任务分赴西部各个省区。按说这个策划是有独到之处的,可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个选题还是太宽泛,要顾及的东西很多、很散,不容易聚拢到一起,不能集中精力开掘出深度,于是我们根据实际反馈的情况,再度调整策划,决定原来的基本想法不变,仍是抓精神文明,只是把采访重点落在文化、精神文明建设与育人的关系上,落在西部精神文明建设中怎样育人、怎样提高人的文明程度上,这样使主题更明确,中心更突出。调整思路后,采访活动紧紧围绕主题展开,《西部文化纪行》专栏陆续刊发了6篇特稿,反映了陕西、宁夏、青海、重庆、云南和广西六省区市在西部大开发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举措。这一组文章刊发后,得到有关领导部门的肯定,在社内外受到广泛好评。
  
  二、策划不宜过细,既要重点框定,也要激发记者开阔采访思路
  
  策划的作用在于确定主旨、规定范围、规划采访行动,属于宏观调控。无论一次性报道,还是持续时间较长的系列报道,都应该在策划上下大气力。但是策划不能过细,不能越位,不能把记者手脚捆得太死,使记者像学生考试填空一样去完成策划者圈定的题目,这样便扼杀了记者的主观能动性,只是机械地完成规定的计划,而忽视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注意去发掘采访过程中新的触发点,而这些往往是报道成功的关键所在。有一些编辑部下大力气策划的重点报道,结果不如人意,达不到预想的效果,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策划越位,越俎代庖,捆住了记者的手脚。策划的重点是要确定的,要使记者明确主要任务,但是在确定重点的同时要提出多种思路和方案,考虑到与主题有关的可能出现的其它方面,打开记者的思维之门,使其以积极的探索思维面对所接触的现实,这样有利于调动记者的能动性,写出精品佳作。
  
  三、强调现场应变,创造性地与策划初衷相结合
  
  去年,笔者到重庆采访文化建设情况,按采访计划到市政府、文化、教育等部门了解后,发现都是一般性的常规工作,与其他地方大同小异,没有特别之处,如按照策划的提纲去写,首先自己就提不起兴趣,写出来的东西读者肯定不喜欢。于是又继续等待和寻找线索。后来在一个偶然的场合听说重庆要把三峡周边的历史文物、风俗人情、地方艺术及人们的文化活动统盘筹划,建一个三峡文化长廊,以发展旅游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增长点。当地政府本来想以此发展旅游、发展经济,但笔者却从中看到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信号,于是结合原先策划意图,从文化长廊的兴建与提高人的素质、提高西部人的素质来写三峡文化长廊。《重庆重建三峡文化长廊》特稿见报后,引起较好的反响,被评为1999―2000年度全国报纸副刊好新闻铜奖。从这次报道看,实际情况与策划初衷有相当大的距离,如果仅按照计划采访,恐怕写成的稿子连发表的水平也达不到。只有思路开放,灵活处理策划与实际的差距,将策划与实际创造性地结合起来,才能避免失败。
  
  四、允许突破策划设想,写出与策划初衷不同的好稿件
  
  记者在设法完成任务的同时,还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这一点很不容易,尤其年轻记者,要有这方面的意识,否则形成思维定势之后,就很难觉察,就会长期影响自己的报道质量和业务素质的提高。有时采访结果会与策划初衷不同。当发现这种情况时,不要轻易放弃,要继续追踪,争取有新的发现。在这种情况下写出来的报道,往往有出其不意的效果。当然不能因此否定当初的策划,因为这时策划仍然是起作用的,只不过是反向的刺激作用。一些这方面的采访实例表明,如果没有当初的策划,可能对采访中遇到的相反情形还不会那么敏感,不会引起注意,是当初的策划激活了思维点,使之对新发现的情况特别敏感。2009年,结合编辑部工作部署,笔者在采写肯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的文章时,发现许多地方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出现乱收费、高收费现象,笔者思考再三,放弃了策划选题时的打算,写了一篇批评性的言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能乱收费》,在同类报道中别具一格,被评为年度中国报纸副刊好新闻好作品优秀奖、第三届全国教育好新闻三等奖。
  策划与现场采访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由此构成向预定采访目标的对立统一的运动,削弱哪一个方面都不利于报道质量的提高。目前有一种过分夸大策划作用的倾向,甚至策划出选题后,记者坐在办公室里找找材料、打打电话就行了。更有令人难解的一种说法叫做“新闻是做出来的”,意思是每天发生那么多事,你说哪是新闻哪就是新闻,你做什么什么就是新闻。把策划与炒作等同起来,只会给新闻事业带来损害。□
   (编辑/李舶 )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759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