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企业的出口风险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丽庆
2008年9月,美国政府将政府支持的抵押贷款巨头房利美和房地美收归国有,雷曼兄弟的破产等系列金融事件的发生,标志着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并逐渐演变成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且目前还没有稳定的迹象。虽然这次危机未对我国形成直接的冲击,但各种负面影响不断涌现,特别是出口企业,直接表现为出口订单下降,出口企业破产和大量的应收账款出现收汇风险。据《证券时报》的报道,我国惟一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机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2008年总承保金额达到626亿美元,同比增长58%,赔款支出达3.6亿美元,同比增长209%。而国内企业在出口收汇环节面临的违约率增加了近两倍,创下历史纪录,赔付率高达85.9%,同比大增。未经审核的数据显示,从2009年1月份开始,中国信保报告损失数额高位攀升,大案激增”。由此可见,在全球金融海啸的冲击下,国际贸易的风险剧增,出口企业的风险管理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问题。
出口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
在实际外贸业务中,出口企业会面临各种各样的不确定因素,但导致出口企业无法收汇,最终形成坏账的出口风险主要来自如下三千方面:
1 进口商的道德风险。主要是指进口商进行外贸诈骗或者故意违反合同规定,取得货物后拒不履行付款义务,形成对出口商的恶意拖欠,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美等消费市场大受影响,由于需求下降或进口商品价格下跌导致进口商出现经营不善或亏损,这时进口商会以各种理由要求延期支付货款甚至不支付货款,恶劣的甚至逃之夭夭。从以上中国信保的报告中提到出口收汇环节面临的违约率增加了近两倍的统计可以看出,这其中肯定包括了不少进口商的恶意拖欠,如果金融危机继续恶化,这方面的风险还会大量增加。
2 进口商的商业风险,即买方的信用风险,主要是指买方由于出现财务危机无力偿付债务或者买方被清算、破产,造成出口企业的货款无法收回。我国企业普遍存在一个认识误区,认为发达国家的“老客户、大客户”没有风险。但从本次金融危机冲击来看,大量的老客户、大客户在危机面前纷纷倒下。如具有59年历史,年销售额124亿美元,资产高达34亿美元的美国第二大电子产品零售商电路城(CircuitCity)于2008年11月进行申请破产保户;创建于1895年,曾经的电信巨头北电网络也已向法院提出申请破产保护;美国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陷入经营危机;花旗、汇丰、美国银行等大型银行出现巨额亏损,2008年以来美国已有超过40家的银行宣布破产。在危机面前,原来我们认为不会发生风险的“老企业、大企业”都纷纷出事,不是亏损就是破产重组等等。由此可见,对进口商的商业风险判断不能停留在规模大这个层面,而它们实质的财务状况才是真正要关注的重点,要时刻对他们进行动态管理,实现对进口商进行客观的风险评价和判断,这样才能实现对其风险的真正把握。
3 进口国的政治、经济政策环境风险。这是指在买卖双方均无法控制酌情况下,买方所在国的政治、经济环境发生变动,造成买方不能或不能按时支付货款,如,买方所在国禁止有关货物进口、撤销已颁布的进口许可证及战争、暴动等政治事件、买方所在国禁止汇兑等买卖双方无法控制的事件。虽然政治、经济政策环境风险发生的概率相对于其他风险来说要小,但这种风险一旦发生,对出口企业来说影响将十分巨大,意味着可能一分钱都收不回来,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政治风险明显增加,如冰岛、巴基斯坦、韩国、乌克兰等国家濒临破产,在金融危机之前,这些国家看不出有什么风险,但在金融海啸的冲击下,大量的国家风险突然爆发出来了,让人措手不及。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也被人们认为将是这次第一个倒下的发达国家,因此在金融危机下政治风险已成为当前国际贸易的重要风险关注点。
出口风险管理的对策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影响出口企业收汇的风险有多个方面。在正常的国际经济,政治环境下,各种风险发生的机率并不一样,影响的程度也不相同,有些风险甚至不需要考虑,如发达国家的政治风险。但金融危机发生后,出口企业对风险关注和管理必须要有全新的认识,并且对自己目前每一笔业务进行重新的评估,开展那些能确保自己收汇安全的业务。从长远来看,企业有必要在内部建立起一个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实现对出口风险的有效管理。
1 建立合理的风险管理组织机构,要从根本上降低出口风险,首先要从企业的经营管理体制入手解决出口风险问题。企业应当建立一个由公司高层直接领导下的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或风险监督机构),从而有效地协调企业的销售目标和财务目标,同时在企业内郡形成一个科学的风险制约机制、并将风险管理的各项职责在各业务部门之间重新进行合理的分工,明确销售部门、财务部门等业务部门各自承担的风险管理职责。
2 建立全面的出口风险管理制度。实践证明,一些企业不能很好地实现对出口风险控制,是因为缺少全面的风险管理制度。如果收汇不出问题,企业根本不重视风险管理,认识不到出口风险的存在。一旦出了事,又制定过于保守信用政策,如取消赊账等,限制了自身的外贸业务发展。企业的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风险管理方法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全面的出口风险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事前控制――客户资信管理制度。
强化信用管理,企业必须首先做好客户的资信管理工作,尤其是在交易之前对客户信用信息进行收集调查,然后做出风险评估,这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具体内容包括,①客户信用信息的搜集;②客户资信档案的建立与管理;③客户信用分析管理;④客户资信评级管理;⑤客户群的经常性监督与检查。如果企业规模较小,没有能力自己去做这些事情,则应该在决定是否和对方进行交易前委托专业公司去对客户做资信调查,了解客户的真实情况后再做出正确的决策。
(2)事中控制――赊销业务管理制度:
外贸业务中,赊销最容易形成坏账。企业在交易过程中,企业如果管理上缺少规范和控制造成信用风险的产生,那么问题就会很严重,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对客户的赊销额度和期限的控制,一些企业在给予客户的赊销额度上随意性很大,销售人员或者个别管理人员说了算,管理上缺乏明确的授权和管理流程。因此,出口企业必须对赊销业务实行严格的内部授信制度。
(3)事后控制――应收账款监控制度:
关于应收账款管理,许多企业都已制订了一些相应的管理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少管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应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①应收账款实现总量控制制度,即要把应收账款严格控制在自己的承受范围之内;②销售采取分类账管理制度,即根据客户的信用评级情况,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并进行动态管理;③建立账龄监控与货款回收管理制度;④建立完整的债权管理制度,这是出现债务纠纷时最根本的法律证据。必须给予重视和完善,否则自己的债权可能无法正常主张。
3 培养高素质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一些出口企业吃亏或者被诈骗,主要原因是不懂国际贸易有关条例和术语,在签订合同时无法保护自己的利益,要做到有效地管理风险,就必须拥有高素质的相关专业人才。因此企业只有培养出相关专业人才,才能有效落实有关的制度,最终提高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
4 适当借助外部避险工具来规避出口风险。某些出口风险单凭企业自身管理是无法规避的,如政治、经济政策风险、汇率风险等,这就需要考虑采用某些外部避险工具来降低风险发生时形成的损失。目前市场上可以选择的有出口信用保险、保理业务以及外汇的远期保值业务等金融工具,这些产品都能有效地帮助企业规避出口风险。
在当前金融危机下,出口企业不应只关注抢订单、占市场,还应更多考虑产品卖出去后自己的收汇安全。只有把出口的收汇风险管理好了,才能保证货款的回收和企业正常的经营,并在这个动荡的时期生存下去。
(作者单位:广东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编辑:卢小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861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