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上述我们可知,内部控制是指经济单位和各个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建立的一种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它是因加强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完善的。简单地说,内部控制就是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针对各种不确定的风险而制定应对方针、政策和规范性文件的过程。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
  一、加强内部控制的意义
  1、防止企业资产的流失,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能防止资产流失,确保资金保值。对企业内部控制部门、流传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控制,能抓住投资决策、产权交易、资本运营、财务管理、营销采购、工程项目等公司经营管理的关键环节,对发生的问题及时反映和纠正。
  2、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健全的内部控制,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采集、归类、记录和汇总过程,真实的反映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错误和弊端,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有效的防范公司经营风险,强化公司管理,减少决策失误,提高经济效益。内部控制作为公司管理的中枢环节,通过对公司风险的有效评估,不断的加强对公司经营风险薄弱环节的控制,把企业的各种风险消灭在萌芽之中。
  可见企业内部控制是确保经济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是企业高效运行和发展的保证。如果一个企业没有与之相适应的内部控制或内部控制失当,则有可能造成企业管理的混乱,阻碍企业的发展。如果一个企业拥有与其内外部环境都相适应的不断发展完美的内部控制制度,那么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企业用人机制、企业文化以及企业的未来规划都有一个合理可靠的保障。同时,优秀的内部控制制度也加速企业发展壮大,加速其也走向正规,走向成功。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原则
  随着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级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中小企业内控制度的设计必须依据政府法令、会计法规和企业会计准则,根据单位所处的经济背景、单位管理的需要,以及内部控制的要求与处理方法等进行设计。内控制度的设计前提和基础是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内控制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企业的根本利益和理财目标,基于以上要求,中小企业内控制度设计应当考虑以下原则:
  1、遵循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和切合中小企业实际情况的原则
  企业内控制度设计要遵循国家统一的规定,以要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和要求,使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凡是可由企业自主选择的财务事项,企业应根据国家统一规定并结合企业自身的生产规模、经营方式、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做出具体规定。有的中小企业业务量较小,会计核算只能采用集中核算方式,即会计机构统一办理。在职责划分上应注意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如出纳与稽核的分离,出纳与总账、明细账的分离。
  2、岗位责任原则
  内部控制的设立是与企业管理模式紧密联系的,企业按照其推行的管理模式设立岗位。因此,体现这一原则首先将经营管理活动划分为若干具体的工作岗位,并根据岗位相应赋予工作任务和职责权限,规定操作规程和处理程序,明确纪律、规则和检查标准,以使责、权、利相结合,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职,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以此来增强每个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从而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3、原则性和灵活性协调配合
  企业在制定内部控制时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但同时也必须注意到企业运转特点,即企业人、财、物、信息各种因素,产、供、销各个过程,筹资、投资、收入与分配各个环节,都要综合发挥作用。协调配合原则是指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中,各部门或人员必须相互配合,各岗位和环节都应协调同步,各项业务程序需要紧密衔接,从而避免相互扯皮和脱节现象,以保证经济管理活动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因此,中小企业内控制度的设计不仅要有原则性,而且还应根据其目标、任务、环境、人员素质的高低等因素的变动而具有灵活性。
  4、讲究成本效益原则
  成本效益是体现企业成果和竞争力的主要目标,内部控制设计目的就是要规范企业经济行为,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贯彻成本效益原则,即要求企业必须科学地进行经营管理,力争以最小的控制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企业只有在其提供特定数量与质量的会计信息所带来的效益大于其提供会计信息的耗费的情况下,才是有必要的。因此,在设计内部控制时要考虑其设计和运行成本与效益的关系,才能实现成本与效益的最佳组合。对重要经济业务活动要进行重点控制,对一项经济业务活动的关键环节实行重点控制。选择关键控制点是实现少花费而高效率控制的重要途径。
  三、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1、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内部控制应当关注观念的变革与创新
  对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进行内部控制的法制宣传和学习,并进行职业道德教育,防止高度集权,僵化的经营运作,增强自我约束力,提高自觉执行内控制度的意识,并创造一个良好的控制环境,保证内部控度的有效执行。
  2、激发员工参与内部控制的热情
  内部控制的建立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本质上讲,企业员工既是内部控制的主体也是内部控制的客体,他们的理解和参与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完善和执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基础。要让员工热爱企业,企业的成败与他们息息相关,这样他们才有参与企业管理的热情,才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企业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
  3、抓原始凭证,从源头上防止会计信息失真
  在经济活动中,如会计人员依据不真实的原始凭证进行核算,会导致一系列的会计信息失真,因此,企业的每一笔经济业务,必须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并送交财务部门,会计人员按国家统一的财务制度进行审核,以保证每项经济业务入账的正确性及合法性。
  3、规范法人治理结构
  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企业管理体制的核心,企业要从所有者立场出发,不但要把企业最高管理者行使权利的过程纳入内部控制的监控范围,而且要将其作为内部控制的重点监控对象,要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职责,使决策系统、管理系统和监控系统各司其职协调运转,有效制衡。
  4、强化风险意识,增强企业竞争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面临着成功的挑战和失败的风险,风险影响着每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中小企业一般没有投资的风险,但存在着较大的经营风险。中小企业产品单一,资金不雄厚,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差,企业管理者风险意识普遍淡薄,生产经营的许多方面都会受到来自企业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如原材料供应、产品的销售市场情况的变化,以及不可预见的自然因素的变化等都会给企业的经营带来很大风险,中小企业更有必要强化风险意识,通过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等措施,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在未来企业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此外,还有诸如建立检查考核和评价机制、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内部审计和监督机制等,总之,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要立足企业经营管理实际,既要突出控制的重点,改进控制的弱点,又要通盘考虑,不留空白,达到内部有效控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马清,《浅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经贸》,2010年第8期
  2、杨岚,《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理论纵横》,2010年第3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925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