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生命的大智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世君

  老子工作过的地方
  
  在中国历史上,河南洛阳是“九朝古都”,老子工作过的东周王朝是九朝的第一朝。
  老子的生卒年,我们已无法知道。司马迁的《史记》中有老子的传,是记载老子生平的唯一资料,但司马迁也不知老子的生卒年。按《史记》说,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他生于春秋后期,出生地在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属今河南省。我们也不清楚老子日后怎么当上周朝守藏室的史官,这个职务相当于今天国家图书馆的馆长。
  老子与孔子有一次历史性的会见。这见于《史记・孔子世家》和《孔子家语》,其中记载东周敬王二年(公元前518年),孔子由鲁国到洛阳问礼于老子。并考察庙朝制度、访问民间等。
  后人为纪念这两位伟大哲人的见面。立了一块《孔子入周问礼碑》,碑的正中书有“孔子入周问礼乐至此”九个字,这块碑现存于洛阳市东关街北侧的悬山式碑楼。碑并非春秋时的人立的,而是清朝雍正年间立的。但也很珍贵,可见时光过去虽然已久,后人越发认识到这两大哲人见面的意义。这块立碑的地方,今日自然已是旅游胜地了。
  
  从孔子曾向老子问礼这件事,可见老子是公元前六世纪的人,年龄约比孔子大一些。作为周朝国家图书馆的馆长,老子的知识来源很大一部分当来自于馆藏书籍,但老子极善于思考,所以更多的真知灼见来自于他熟知历史和观察社会的独立思考。
  他眼见周王朝一天天衰弱,自己又无力挽救,就决定离开周王朝。据说在他将要出关时,守关的官员觉得老子是有学问的人,没有留下任何文字,就这样走了,很可惜,于是要他留下一篇文字才放他走。于是老子留下了五千言,这五千言就是不朽的《道德经》。
  所谓五千言,只有五千来个字,分为上下篇,共81章,每一章都很短而极精粹,内容讲的就是“道”与“德”。写完之后,交给守关的官员,老子就出关而去,从此归隐,再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后世有人说他大约活了160岁。
  这故事颇像传奇,后世也有人认为《道德经》可能是另有人托老子的名所作,但历代学者研究后均公认,没有别人能写出那么深邃的话,只能是老子写的。
  老子比孔子年岁略大,但去世可能晚于孔子。《道德经》在中国产生实际影响的时间,只能是老子出关以后的岁月,孔子则由于他在世时以教育的方式向众多弟子传播,以及他去世后众多子弟持之以恒的广泛传播,孔子思想发生影响的时间,当在老子之前。
  鉴于老子神奇的经历,以及他写的五千言代表着中国纯粹的哲学,解读这五千言的文字多到无法计数,对中国文化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老子称得上是东方最为神秘深奥的哲学大师。
  
  “无中生有”的伟大智慧
  
  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堪称文化勃兴的春天。按传统说法,那正是从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引发了社会变革,并促进了文化繁荣,涌现出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和著作,老子和他的《道德经》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
  在《道德经》中,老子以“道”为核心,建立了他的哲学体系。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字之日道。”就是说在天地形成之前,有一个产生了天地万物的东西,这个东西我把它叫做“道”。
  老子又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就以“道”为万物的本原。是创造一切的母力。并认为“道”是运动变化的,并且循环运转是有规律的。世间万事万物都遵循着“道”的规律运动。它们互相依存,又互相转化。这“道”。既包含物质.也包括人对规律的认识。
  我们知道,《周易》已经包含了万事万物都在变化的哲学思想。“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是老子的名句,2000多年来被代代传诵,这种福祸观,其实直接来自于对《周易》福祸观的提炼与升华。这样,我们就看到了《周易》对老子的影响。但老子在《周易》的思想基础上,概括出一系列事物相互矛盾的范畴,如上下、有无、强弱、美丑等等,并对这些哲学范畴有深邃的论述。
  其中对“无”的阐述是老子最为精彩的哲学观之一。他说世人都知道“有”有用,不知道“无”更有用。比如酒坛的外观形状是“有”,酒坛内部的空间是“无”,正是那“无”才可以盛酒。
  这个说法只是为了便于理解。老子深邃的思考是要说明,“无”是万物之始,“有”是万物的母体,只因为看不见那“无”。才称之为“无”,其实“无”是能产生万物的,所谓“无中生有”。“无”和“有”是一个从无形到有形的万物发展过程。
  《道德经》里“德”的含义多指政治行为。如老子论“无”的价值,进一步就引申到“无为而治”,认为“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意为政府干涉太多。老百姓反而贫穷。这“无为而治”的思想。在汉朝初年就成为统治者的重要国策,对汉初使民得以休生养息。对恢复战后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益处。
  他还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就是说,当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的时候,也就知道什么是丑了。这便属于“德”的范畴。
  在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易经》无疑是中国蕴含着哲学思辨的最早著作,但老子的《道德经》已经代表着中国纯粹的哲学。后世在中国本土产生的道教,以老子为道教学派的创始人,但道教未能深邃地吸纳老子的哲学思想体系,也未能发展成一门成熟的有普遍影响力的宗教。这并不影响老子的哲学思想被中国文化吸收,其五千言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确实极为博大。比如他还说,世人都知道坚强是有生命力的,不知柔弱更有生命力,你看人的牙齿是坚强的,舌是柔弱的,但牙齿掉光了,舌还存在。由此阐述出以柔克刚的理论。强调柔的生命力,这对中国温柔醇厚的文化风格的形成,对中华民族顽强生命力的形成,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除《圣经》外,西方译本种类最多的著作
  
  老子的哲学思想达到了他那个时代的人们对世界认识的高峰,蕴藏着极为精湛的人生大智慧。《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老子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了自然界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的哲学家。他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把殷商以来“天人合一”的思想、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阐述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具有永恒的意义。
  伟大的鲁迅先生曾说,不读《道德经》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西方哲学家黑格尔则认为老子是东方古代世界的精神代表者。
  华东师范大学学者傅惠生研究《道德经》包括研究海外译本,指出迄今至少是世界上每一种语言都有一种《道德经》译本,在西方除《圣经》外,老子的《道德经》译本种类最多。
  傅惠生先生列举了《道德经》被翻译到西方的第一个译本是1842年巴黎出版的斯坦尼斯拉斯・朱利安的法文本《老子道德经》,1870年莱比锡出版的维克多・施特劳斯的《老子道德经》是第一个德文译本,1884年伦敦出版的鲍尔弗《道书》是第一个英文译本,而1898年美国芝加哥出版的保罗・卡鲁斯《老子道德经》,书中较系统地介绍了老子生平,以及《道德经》在中国的流传,还附有评论,阅读参考书目等,曾多次重印,被认为是较好的通行本。
  进入20世纪,大批《道德经》译本在西方出现,更有影响的译本也不断出现。并陆续有中国人的译本在西方问世。第一个英译《道德经》的中国人是胡泽龄,他的英译本1936年在成都出版。林语堂的译本《老子智慧》1948年在美国纽约出版。
  从老子《道德经》在西方被广为翻译传播看,足见老子的智慧已经不仅属于中国人,也是世界人民宝贵的文化遗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993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