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全党全国人民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大量事实表明,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很难培养出创新型人才的,那种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远远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形势逼迫我们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认为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这就需要以构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教学结构为核心,以弘扬学生主体性为宗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自主; 创新; 合作交流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1-0183-01
学习不是结果而是一种过程。布鲁纳说:“学习不是把学生当作图书馆,而是培养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参与学习是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最好形式。只有直接参与探索新知的全过程,才能领悟知识的奥秘,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优化教学过程最根本的所在就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参与的内涵是丰富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大胆放手,更多地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各种感官功能,让他们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参与观察、思考、讨论、实验,做到五个让:特征让学生观察,规律让学生发现,思路让学生探索,方法让学生推导,难点让学生突破。真正让学生参与每节课的学习全过程,参与形式多样化,如:在在《草船借箭》一文教学时,我为了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巧妙之处,更充分地感受人物形象,就可采用变换角色的办法使学生体验到成功,从而激发主动参与的动力因素。我是这样引发学生的:“诸葛亮能够借箭成功,把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变成可能,这值得好好总结一下。如果你是诸葛亮,你向大家介绍借箭成功的原因;如果你是曹操,你跟大家谈谈为何会上当受骗?并鼓励学生敢于扮演二个不同的角色,敢于发表对此事不同的看法。由此引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能力的舞台。因为这样的设计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故而利于学生的发挥,容易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锻炼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新《教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中出发,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从而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密切联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践、归纳、类比、思考、探索、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源于我们身边的现实世界,与我们生活联系非常密切,是我们解决生活和工作中问题的有力武器。通过“打折销售”、“教育储蓄”、“月亮上有水吗”、“转盘游戏”等来自我们生活实际中的问题情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产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和学习动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引导学生大胆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教学活动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以及大量演练习题的教学模式。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充分发挥创造性,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设置具有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截一个几何体”一节教材时,我让每个学生用的萝卜或土豆做六个大小相同的立方体,让学生自己动手切一切,看一看,截出的面可能是什么形状,再分组讨论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归纳出:截面的形状可能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而且截面过正方体的几个面截出的截面就是几边形,所以用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出的面绝不可能是七边形。再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用平面去截圆柱、五棱柱、圆锥,观察截面的形状。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鼓励他们大胆探索,尊重他们的创造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对学生在探索中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地帮助和引导,使每一个学生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三、克服依赖思想,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的实质就是独立性,独立性是自主学习的灵魂。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都有相当强的独立学习能力,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这是教师不能代替的也替代不了的。自主学习要求我们正确引导学生克服依赖思想,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发展自己的独立性,提高自己独立学习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我在教“日历中的方程”一节时,让每个学生自己从家中随意带一张某月的日历,观察:一个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圈出3×3个数呢?如果设其中一个数为x,那么其它数怎样表示等问题,通过观察、思考、演算、归纳出方程在日历中的应用。然后让学生做“猜日期”的游戏。如“用正方形圈出4个数的和是76,这四天分别是几号?小明外出一周,这一周各天的日期之和是84,小明是几号回家的?通过这种让学生圈一圈、算一算、想一想、猜一猜的形式,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要有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的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作为教师应构建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
例如,我在“展开与折叠”一节教学中,让学生用纸板作出一些大小相同的正方体,然后将每个正方体沿不同的棱剪开,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让学生观察自己得到的不同平面图形,与同伴进行交流,归纳出:将一个正方体六个面连成一个平面需要五条棱,因此最多只能剪七条棱;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最多有四个面同行或同列,最少只有两个面同行或同列;一个正方体展开得到的不同平面图形共有11种,最后再让学生将展开的平面图形折叠成正方体,从而体会哪些平面图形经过折叠能成为一个正方体。通过实践操作和相互交流,不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总之,在数学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在课堂教学中,以“活动”为主,不“限制”学生;以“发现”为主,不“代替”学生;以“鼓励”为主,不“钳制”学生,让学生“先看、先想、先说、先练。”确实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参考文献:
[1] 裴光亚.数学教学中的艺术[J].中学数学,2002,11.
[2] 中学数学教育艺术[J].中学教师继续教育从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159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