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玉米大斑病的发生及防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立群 梁杰 乔亚民 王英杰 卜瑞 杨君 郑中彪 靳长水

   【摘要】 本文通过对白城市玉米大斑病发病规律的详细分析与总结,提出了对玉米大斑病的可靠、可行的防治方法,为其他同类地区玉米栽培提供技术依据,以避免造成玉米低产、减产,使农民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白城市 玉米 大斑病 防治方法
  
  1.发生规律
  1.1症状 玉米大斑病在玉米整个生育期皆可发生,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为害叶鞘和苞叶。但在自然条件下,要到抽穗后才发生较重。一般先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少数从中部叶片开始发生,逐步向上部叶片蔓延。在受多基因控制的抗性品种叶片上,病斑表现为萎蔫斑。发病初期,在叶片上产生椭圆形的黄色或青灰色水浸状小斑点。在感病品种上,斑点沿叶脉迅速扩展形成长梭形萎蔫斑,呈灰绿色或黄褐色。发生严重时,病斑汇合引起叶片局部乃至全部干枯。当空气湿度大时,病斑表面密生一层灰黑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此为该病的典型症状。叶鞘和苞叶的病斑初呈水浸状,后变为不规则形暗褐色病斑,也长有灰黑色霉状物。受害果穗籽粒干瘪,严重时果穗下垂。
  1.2病原菌 大斑病是由玉米大斑突脐孢菌引起的,该病菌分生孢子自气孔抽出,单生或2~3根束生,褐色,不分支或屈膝状,基部细胞膨大,顶端色淡,孢痕显著,发生在顶点及折点上。有2~8个隔膜,35~160μm×16~11μm;分生孢子呈梭形、长梭形,橄榄褐色,中央宽,两端渐窄;顶细胞钝圆形、长椭圆形,基细胞尖锥形,有2~7个隔膜,45~126μm×15~24μm,脐点明显,突出于基细胞外部。
  1.3侵染循环 大斑病菌的越冬形态和越冬场所,国内外报道不尽一致。潘顺法的研究明确了北方春玉米区田间发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是散落于田间地表或堆积在村屯附近玉米秸垛的病叶上,重新形成分生孢子,而病叶上的分生孢子越冬后萌发率较低,在初次侵染中作用不大。该病菌主要以菌丝形态在病叶组织中越冬,在第2年的5~6月遇到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便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借气流和雨水飞溅传播到田间植株叶片上进行初次侵染,形成病斑,病斑又形成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1.4影响发病因素 分生孢子落在叶片上能否萌发侵入叶片组织,主要取决于温、湿度条件。大斑病分生孢子从两端萌发伸出芽管,其顶端形成附着胞,附着胞产生侵入丝直接穿透表皮或从气孔侵入叶片的表皮细胞。大斑病分生孢子萌发、附着胞形成和侵入的室温为20℃~27℃,最适温度为23℃。在3℃以下基本不能萌发侵入,在35℃以上形成的附着胞多为畸形,很少能侵入。在室温条件下,孢子的萌发侵入与露时长短呈正相关。侵入丝侵入后产生一种泡囊组织,泡囊产生次生菌丝,在细胞间或细胞内蔓延,经3~4天即可到达木质部。感病品种叶片内的菌丝在木质部中迅速扩展,约6天后菌丝即可进入木质部周围的绿色组织里,凡菌丝所至的细胞均遭破坏呈黄褐色坏死,叶片上呈现典型症状病斑。大斑病潜育期与气温、降雨密切相关。6月需6~16天,7月需10~20天,一般需8~10天。降雨对显症有促进作用,气温22.5℃~23.5℃有利于显症,超过24℃或低于20℃则不利于显症。潜育期长短与玉米生育期也密切相关,生育期短则潜育期也短,反之亦然。降雨对叶面上分生孢子有冲刷作用。冲刷作用大小取决于叶片角度、降雨维持的时间及强度,也与降雨时间同分生孢子飞散时间是否吻合、孢子是否在叶面上形成附着胞有关。
  2.防治措施
  2.1预测、预报 根据发病期的湿度、雨量、雨日及田间病情以及历年有关资料和短期天气预报做短期或中长期测报,以利玉米丰产。
  2.2选育和应用抗病杂交种 选育鉴定抗病的玉米品系、自交系和杂交种,如Mo17、黄马牙、吉单101、四单12等。
  2.3提高栽培水平 加强田间管理,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合理施肥、清除田间病残体等,促进玉米健壮生长,增强抗病能力,减少初侵染源,可减轻病害发生。
  2.4药剂防治 可用25%粉锈宁可湿粉剂1000倍液,在达到防治指标时,每隔7~10天喷施一次,连喷2~3次,防治效果较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276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