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政府投资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现状,然后介绍了全过程造价管理的特点,最后提出了全过程造价管理在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中的应用,供参考。
  关键词:政府投资;造价;全过程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步伐的进一步加快,特别是近年来国家投资拉动政策的实施,政府投资项目逐年增加,比如政府投资兴建的安置房、保障房等项目不断增多。由于涉及民生及受众面大,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一般都具有投资大、风险大、影响面广等特点,所以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的风险管理至关重要,全过程造价控制更是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之一。
   一、我国政府投资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政府投资建设项目造价管理普遍存在重后期轻前期的现象,即政府投资建设项目造价控制停留在项目建设实施阶段,而对项目前期投资决策、设计、招标等各个阶段的造价控制不够重视,造价管理的体制和模式不能发挥出有效管理政府投资项目投资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造价管理范围小,造价管理主要集中在施工阶段,项目决策缺乏科学的依据,投资估算管理薄弱。在项目立项初期,虽然有专业的投资咨询机构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论证,但多流于形式,没有从项目的实际要求及对本地区有利的角度论证,造价控制仍停留在对项目实施阶段及竣工结算阶段;2、投资控制专业化水平较低,设计阶段造价管理缺乏约束,设计质量低下,很难推行限额设计。设计单位往往不顾及造价指标或考虑不周全,施工图设计阶段也仅仅只从技术及安全的角度出发,而没有从经济角度进行设计,这样设计的结果往往会增大投资额;3、概算准确性和可信性差,不能准确反映项目的投资。4、招投标不规范,招标文件编制质量低劣。5、随意更改投资规模和建设标准。6、风险性造价管理理念淡薄,风险性造价管理理论与方法滞后。由此可见,为了保证政府投资项目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故应大力提倡开展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通过工程项目的前期投资决策、设计、实施、结算等事前、事中、事后三阶段进行造价控制,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以解决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等顽症,发挥政府投资项目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全过程造价管理的特点
   1、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内涵
   全过程造价管理指从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设计、项目招投标、项目施工实施、项目竣工结算、项目后评价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工程造价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和控制。这里的建设项目造价是指建设某项工程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的费用等。(这里还应当包括工程预备费,及建设期利息,流动产投资吧?)实行整个项目周期的造价控制和管理。要求整个建设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由一个单位负责,这样有利于明确责任、积累经验,避免了多头低效管理,才能有效地实施对整个建设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
   必须指出的是合理确定造价和有效控制造价,是有机联系的辩证的关系。造价的合理确定是有效控制的前提,而有效的控制又是以合理的造价确定为基础的,两者缺一不可。在一个在不合理造价的基础上,对建设项目的造价实施控制是不可能的。我国现阶段重视项目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而忽视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的现实便是最好的例证,所以出现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情况的出现就不足为奇了。没有合理地确定建设项目造价便是症结之所在。
   2、全过程造价管理阶段的划分及控制目标
   全过程造价管理一般将建设项目划为五个阶段:投资决策阶段(可行性研究)、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统计数据显示,各阶段发生的费用比例和决定投资的比例大约为:决策阶段发生的费用比例1~2%,但决定投资的比例75~90%;设计阶段发生的费用比例5~6%,决定投资的比例35~75%;施工阶段发生的费用比例90%以上,决定投资的比例5~10%;竣工验收阶段的影响最小。因此造价管理的重点应放在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施工阶段次之,竣工阶段影响最小。
   全过程造价管理在建设项目的各个阶段,都有相应的造价控制的目标。投资估算是决策阶段的控制目标,设计概算是设计阶段的控制目标;施工图预算是招投标阶段的控制目标;承包合同价及竣工结算价是项目建设实施及竣工结算阶段的控制目标。各阶段造价控制目标不是孤立的,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各阶段目标相互制约、相互补充,前者控制后者,后者补充前者,共同组成工程造价控制的目标系统。因此,全过程造价管理是对各个环节进行层层把关、逐步控制的过程,即要求对工程造价实施全过程动态监督和控制。
   三、全过程造价管理在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工程中的应用
   1、投资决策阶段
   如前所述,合理确定造价是有效控制造价的前提。而投资决策阶段是合理确定造价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项目建设的成败和工程造价的高低。由于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影响大,一旦决策失败,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投资决策阶段就应该审慎分析,全面研究,认真进行调研,做出高质量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文件之一。这一阶段的管理的重点就是控制建设规模,控制建设投资。
   (1)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拟建项目的建设方案从技术上的先进可靠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建设上的可行性进行多方案的比选,对方案进行优化论证,择优选定最佳方案。
   (2)投资估算必须准确且能满足限额设计和控制概算的要求。初步设计概算必须控制在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范围内,设计概算不允许突破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因此,决策阶段必须保证投资估算的准确性。
   (3)应用恰当的方法,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投资估算,对于投资估算的编制一定要紧密结合方案、依据充分、范围全面,这样才能做为建设项目的投资计划控制值。
   2、设计阶段
   工程设计是建设项目进行全面规划和具体描述实施意图的过程,是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重点阶段。设计是否经济合理,对控制工程造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设计文件总体上包括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等。
   (1)通过设计招标和设计方案竞选从中选择最佳设计方案。值得注意的是,现行的建筑工程方案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建市[2008]63号)着重于总平面布局、功能分区及建筑造型的选择,对于结构及机电设计方案的参与竞选的比重过小。实际上结构及机电设计方案影响造价很大,实际操作时应适当提高结构及机电设计方案的比重。
   (2)运用价值工程手段。运用设计团队的集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发挥设计人员的创造精神,提出各种实现功能的方案,着重对设计方案进行功能分析,使之以最低的总成本,可靠地实现项目的必要的功能,从而提高设计方案的价值。避免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只重视功能而忽视成本的倾向。
   (3)实行限额设计。针对目前“重设计、轻经济”的现象,积极推行限额设计与标准设计。设计合同中应明确限额设计条款,各专业在保证工程使用功能及满足建设标准要求的前提下,按分配的造价限额进行设计,严格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实行标准设计,既可提高设计效率,又能节约投资。其目的是有效监控项目超概算设计,同时监控项目施工图设计及预算,确保概算不能突破估算、预算不能突破概算、上限控制价不能突破预算,起到层层监控的作用。
   (4)实行设计奖惩制度。在设计中引入风险机制,一旦突破相应的概算限额,设计单位必须修改、返工,返工费由设计单位自负,并应承担由此带来的损失。同时,制定较为详细的、操作性较强的奖惩方案,奖励那些设计方案优秀、工程造价节省的设计单位,同时要处罚那些因设计浪费而造成经济损失的设计单位。避免项目设计肥梁、胖柱,超量配筋,加大截面、任意提高钢筋混凝土标号等级等提高项目造价的现象。

   (5)加强概(预)算的编制工作。设计概算是投资估算的进一步细化,是施工图预算施工招投标的依据。概算编制时的注意事项:概算是否控制在立项批准的投资估算允许范围内,项目初步设计所涉及的建设规模、使用功能、建设标准、建设内容是否在立项批准的范围内,设计概算所列项目的完整性,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有无漏列项目、预留缺口,项目前期费用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工程量的计算、定额的套用和换算以及取费标准是否准确合理,材料价格是否与现行市场价格接近。主要设备、工器具的种类、规格和数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概算所列价格是否合理。预算编制时的注意事项:工程施工图预算是否控制在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范围内,是否存在增加建设内容,超规模、超标准问题。施工图预算工程量的计算、定额的套用以及取费标准是否准确合理,材料价格是否真实合理。设备、工器具购置种类、规格、数量是否和设计要求一致,拟招标采购的价格是否合理。
   3、招投标阶段
   通过招投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可以择优选定承包单位,全面降低工程造价,是有效控制造价的一个重要手段。招标文件是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的关键,提高招标文件的编制质量至关重要。(1)条款的内容完整、清晰。主要包括:预付工程款的数额、支付时间及抵扣方式;工程计量与支付工程进度款的方式、数额及时间;工程价款的调整因素、方法、程序、支付及时间;索赔与现场签证的程序、金额确认与支付时间;发生工程价款争议的解决方法及时间;承担风险的内容、范围以及超出约定内容、范围的调整办法。(2)清单编制清晰、准确、描述到位。在清单模式下,招标人主要承担工程量清单编制的风险,2008年清单规范对清单编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清单的工程量不准确,投标人可能合理利用规则进行不平衡报价。如果漏项或者项目特征描述含糊不清、工程内容阐述不全面引起承包商理解的错误,可能会引起变更和索赔。因此,必须重视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工程量清单编制做到工程量准确、清单项目目完整(不缺项、漏项)、项目特征描述清晰。(3)编制好招标控制价,合理确定招标工程上限控制价。
   4、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即把设计变成具有使用价值的实体的过程,也是实现工程造价有效控制、为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提供原始依据的过程,是造价控制的实质性阶段,是整个造价全过程控制的关键环节。项目超不超过合同总价,超过的程度和比例,都是在这个阶段确定的。因此,这个阶段造价控制极其重要,需要控制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技术水平。控制内容主要包括:(1)补充合同、协议的审查。(2)暂列金额的审查。有些项目(如环境工程、配电工程等需深化设计的项目等)具体设计没有确定,而第一次招标又要纳入招标范围,那么只有作为暂列金额处理。在施工阶段设计确定、条件具备的情况,需要对暂列金额按合同事先约定好的计价原则进行评审,并与施工单位核对准确,出具评审结论,作为工程竣工结算的依据。(3)暂估价的审查。(4)隐蔽工程、基础超深等的验收。(5)现场签证的审查。(6)变更和增加项目的处理。关于第6项内容,变更和增加项目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设计漏项;②不可预见因素;③设计变更(变规格、品牌,变设计标高、软基处理、基础超深、设计调整等);④扩大实施范围;⑤提高设计标准。对上述五类变更和增加应分类处理,对于项原则同意变更和增加,对类必须按规定履行相关审批手续(包括会议纪要、领导批示)。不管哪种类型的变更和增加项目,一定要依据充分(有地勘、设计、检测报告或其他意见),同时还要充分论证,方案比选(从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性进行比较),并完善审批手续。此外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要重视设计、监理、代建等机构的作用,借助造价、监理、代建等机构的力量,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建立合同制度,规范付款制度,严格索赔制度,健全设计变更、签证制度、隐蔽工程验收制度等,会同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核,选择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加强图纸会审,减少因图纸本身的问题而引起的设计变更。
   5、竣工阶段
   竣工结算是对所完成的建设项目进行的全面的工程结算,直接关系到承发包合同双方的利益关系。竣工决算审核是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最后一关。审核的重点主要是量、价、费。(1)审查结算文件、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完整性。(2)以现行的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为依据,按照施工合同和招标文件的规定,根据竣工图、结合现场签证和设计变更进行审核,重点审查结算原则是否符合合同要求,现场变更、增加项目、签证项目等计量和计价的准确性。(3)深入现场勘探,了解工程情况,核实是否按图施工。(4)审查结算项目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基本建设制度和程序情况。
   结语
   全过程造价管理不仅贯穿工程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同时覆盖工程建设项目的全方位。政府投资项目不能只重视施工阶段和竣工决算阶段造价管理,更要注重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只有加强对每个环节的造价控制和审查,找出投资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并加以改进,才能促使政府投资项目造价管理监控不断完善,政府投资效益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魏艳.浅谈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J].科学之友,2010,(08)
   [2]潘玲,肖建军.关于全过程管理的投资规模控制的研究[J].硅谷,2010,(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622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