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有益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近年来,汶上县创新思路,科学部署,围绕建设产业发达、城乡一体、生态宜居、和谐幸福新汶上,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带动点和突破口,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了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探索走出了一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路子。
  关键词:加快建设 共享 提升 富民
   一、顺应发展大势体现民意,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近年来,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汶上县委、县政府一班人深入调查研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理思路、谋发展,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的突破口,因地制宜,创新机制,稳妥推进,引导了农村发展进程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次重大变革。一是高点规划、科学布局。按照“营造新环境、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实现新发展”的要求,统一规划布局,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城乡规划院编制了《汶上县统筹城乡发展总体规划纲要》、《汶上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同步修编了《汶上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科学确定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布点,将全县符合条件的村庄规划为97个新型农村社区,稳步扩大小城镇规模,形成县城――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梯次发展框架。二是因地制宜、分类实施。按照“典型示范、以点带面、统筹实施、稳妥推进”的思路,对城边村,利用其良好的区位优势,统筹纳入县城区发展框架,与城市社区相接轨。对镇边村,依托小城镇建设,吸引周边村庄向乡镇驻地集聚,规划建设商贸一体型社区。对园中村,采取村企共建模式,由经济园区企业出资建设安置区,并对旧村址进行复垦,节约出的土地用于企业发展,农民优先进厂务工,真正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成为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过程,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全面提升汶上的民生水平和幸福指数。注重传统,体现特色。按照“科学设计、分类指导、传承民俗、保护传统”的要求,重视对传统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利用,对文化特色村,充分考虑村庄文化底蕴丰厚,体现地方的个性和特色,传承地方文化与民居风格,打造一批涵盖生态环保、历史文化、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等多种类型的新型农村社区特色村,形成主题鲜明、环境优美、和谐向上的统筹城乡发展新格局。截至目前,全县建设新型农村社区42处,竣工面积328万平方米,涌现出以杨店镇滨湖社区、白石镇寨子社区为代表的省、市级典型。
   二、共享发展成果赢得民心,全面提升社区服务功能
   坚持把农民群众满意不满意、受惠不受惠、拥护不拥护作为实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根本标准,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努力在社区管理和服务功能上做足做好文章,一是强化基础及服务等配套设施建设。所有社区全部达到了“四通五化十有”(通水、通电、通有线电视、通电讯网络,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净化,有学校、卫生服务站、健身广场、商场超市、群众工作室、治安警务室、党员服务室、计划生育服务室和综合服务大厅)标准,采取了雨、污分流,实施了一体化太阳能、集中供气、供暖,实现了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建设了农机大院。杨店镇精心打造社区景观,依托社区建设了民俗展馆,收集了体现农村传统文化的各种展品,对文化传承起到了积极保护作用;郭仓镇深入挖掘明朝尚书文化,融和尚书遗址旧貌,复原尚书书院、尚书练兵场等古建筑群,打造了浓厚的社区文化氛围。二是加强社区组织建设。在所有社区成立了新型社区党组织、团组织、妇联组织及工会组织等,着力抓好社区工作者队伍、社区事务监督员队伍、党员志愿服务队伍等“三支队伍”建设,建立妇女之家、儿童托管中心、社区敬老院,充分整合社区社会资源,凝聚更多力量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较好地服务了社区居民。三是创新社区管理服务机制。设立群众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群团组织、物业管理等机构,加强了对社区全面工作的管理,服务了社区居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培育发展各类社区合作经济组织,为管理、指导、服务社区产业发展,促进社区居民增收致富提供了强有力的平台。四是重点建设民生项目。针对个别贫困家庭及孤寡老人,社区同步规划建设了老年公寓、老年房、小户型房和集体周转房,解决了老年人养老和困难群众入住社区等问题。五是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同步推进建设农家书屋、电脑室、科普画廊、阅报栏、健身场地,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作用和服务效能。注重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民间文化,打造出“元宵灯展”、“民间艺术展”等乡土文化品牌。
   三、夯实发展根基凝聚民力,大力发展社区富民产业
   围绕农民入住新型农村社区后,如何为社区居民创建就业岗位,保证居民多元化就业,让社区居民住得下、稳得住、能致富。在规划新型农村社区中,汶上县充分考虑了产业发展,大力培育产业支撑,以产业促就业,推动农民持续增收致富。一是规划建设商业设施。在社区内开辟了商业门面,集中租赁经营,租金用于补贴社区居民水电支出和物业管理费用,减少群众生活支出。二是建设社区产业园。遵循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坚持“一区一业(园)”原则,预留不低于20%的节余指标,用于社区发展产业,促进社区富余劳动力就近转移,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的最佳切入点。目前,全县已在新型农村社区周边新建特色产业园10处,入园项目50多个,吸纳农民就业2.6万人。三是稳妥推进土地经营流转。对旧村复垦的耕地,由集体集中租赁、流转经营,增加集体积累,增强社区服务能力。杨店镇王楼社区利用旧村复垦土地发展金银花种植300余亩,亩收入可达2万元以上。四是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土地由合作社统一托管经营,实行保底分红和浮动红利,实现了土地变股权、农户变股东、农民变工人、分红增收益。白石镇寨子社区成立了汶上县新寨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在群众自愿、土地所有权不变的基础上,将农民承包经营的土地折价入股,由合作社统一经营,保底红利每年每亩700元;浮动红利根据双方经营收益,按股分配给农户,每亩新增净收益4500元以上。同时农民从土地中脱离出来,可以外出打工或发展二三产业,每月每人可增收1000―1500元;部分老人和妇女可以在入股土地从事农业生产,每人每天可收入30多元,跟一家一户耕作相比收入大幅度增加,人均每月可增收近2000元。
   结束语: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给农村面貌带来的新变化。一是农村环境面貌发生较大变化,整洁卫生的社区环境改变了农村落后面貌;二是良好环境和完善的服务设施潜移默化地教育感染着广大农民群众,培养他们逐步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三是推动了农村各项工作,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增强了建设新农村的信心;四是树立了汶上的良好形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632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