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建筑民俗与环境艺术设计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历经多次迁徙的中原汉人在南方定居后,在文化上既大量保留中原汉文化的特征,又吸纳当地土著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客家移民文化。这种文化特质也体现在与客家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客家民居建筑上,形成聚族而居、注重风水、功能与审美高度统一的客家建筑民俗。这种人与建筑、神与建筑、人与神的关系反映了客家人内心对于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渴求。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需求,本文以环境艺术设计为例,初步探讨设计中如何吸取民俗文化创造具有浓郁地域风格的空间环境,从而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
关键词:客家民居建筑民俗文化环境艺术设计
一、客家民居与民俗文化的密切联系
客家是汉族民系中特征明显、个性突出的一个民系,也是一个多次辗转迁徙的流动的民系,其文化就形成了开放性多元一体的文化。它以中原文化为主体,曾经吸纳了楚文化、吴文化、赣文化、闽文化、粤文化、畲文化、苗文化、瑶文化等 。因此,客家文化既与原生态的中原文化保持着血肉联系,又有自己的鲜明个性。它继承了中原汉族的传统建筑文化,在迁徙的过程中,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运用现有材料营造出各种居住建筑。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若要说明民居建筑与民俗文化两者间的关系,用“一方文化影响一方建筑”来概括也未有不妥。有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家,在建筑风格表现上必然也是有独特风貌的 。客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特色鲜明的文化,客家民居建筑风格也有其独特性,独具特色的客家围屋就是客家民居建筑形式的典型代表。聚族而居、四世同堂、祠住合一是客家建筑民俗的显著特点。
(一)与民俗信仰有关的公共建筑
民居不是简单的住宅概念,而是与民俗禁忌等因素紧密相关的住宅,因此研究民居,除对住宅的建筑结构和技术成分加以研究外,更应重视民俗和禁忌对民居产生的制约和影响,这是民居宅制模式产生的主要原因 。按照民俗事象的分类,居住民俗属于物质民俗,它与人们的物质生活息息相关。但我们不能孤立的研究居住民俗,它与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在客家民居中,大多数公共性建筑是为了村民举行各种盛大民俗活动而修建的,如村落中常见的宗祠、庙宇、戏台等等。
客家人受传统宗教观念影响,其居住习俗多为聚族而居,由本宗同一祖宗一脉相承的若干家庭组成一个集体村落,对于祖先神的崇拜极其强烈。村落公共建筑中最有代表性的形式之一---祠堂就是崇祖观念的产物。祠堂的规模及建筑装饰体现了本族的名望、地位和权势,因此,祠堂的装饰装修比住房更为讲究。
客家民俗信仰具有多神崇拜的特征,对神明的信仰具有一定的功利性。除信仰祖先神外,客家人大多崇拜土地神、海神等自然神,并修建诸如土地庙、妈祖庙等神明休憩的庙宇,一方面为在固定的节日进行祭祀活动,另一方面是表示民众对神明的敬畏之心。也有客家人信仰民间的一些巫术,具有一定的迷信色彩。除了信仰本土道教外,客家人对外来文化也很包容,如信仰佛教、基督教等。
客家民居中既有满足客家人在岁时节日民俗中的祭祀功能的建筑,也有满足人们娱乐功能的公共性建筑,如戏台。村民可观看各种精彩的戏曲表演,既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又起到传播文化的作用,同时庙会促进经济交流,是将祈神、贸易、娱乐融于一体的民俗活动。
公共的共享空间是客家人的精神“空间”,是建筑的实与情感的虚的结合体,它是客家人祈求风调雨顺、憧憬美好生活、寻求心理慰藉的重要场所。深入了解客家民间信仰以及相关活动对于研究客家的民居建筑有很大的帮助。
(二)注重风水文化的环境观
风水在客家传统文化中扮演过重要而特殊的角色,而在传统客家村落的思想指导与精神支柱方面更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客家研究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 。受道教文化的影响,客家人很早就形成“天人合一”的环境观,这种环境观对客家人在村落、住宅、祠堂、庙宇、祖坟的选址和朝向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客家人在给阴阳宅选址时的称呼上颇有讲究,给阴宅选址时,通常称“看风水”的人为“风水先生”或“地理先生”,而给阳宅选址则称为“看屋场”,先生被称为“堪舆先生”。
客家人在村落的选址上强调村基的形局和气场,讲究背山面水、负阴抱阳,在风水学中,山环水抱的村落被认为是藏风聚气的风水宝地。若形局不太完备的村基,通常可以采取引水、植树、建塔等“补风水”的措施进行补救,如密溪古村就在村子四周山顶上各建有一座文峰塔,分别为坤峰、丁峰、辛峰、巽峰,四座不同方位的文峰塔在风水中起到兴文运的作用,也是古村落中常见的弥补形势的“风水建筑”。
宗祠和住宅同样讲究负阴抱阳的风水格局。在客家地区,宗祠的风水关系到宗族的兴衰,因此,对宗祠风水的重视程度常在村落风水之上,既讲究背山面水、形局合理;又讲究山明水秀、景观秀美。住宅与人的生产生活最为密切,它的选址和布局关系到人的发展。客家民居室内设有天井,一方面起到室内采光通风的作用,另一方面还具有养气聚财和排水的功能,因为在客家人的观念中,四水归堂的天井是财禄的象征,当然就“肥水不流外人田”了。
总之,风水文化与客家人生活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如床的安放、灶的方位等等都很讲究,这里不再赘述。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同时也反映出人们趋吉避凶的心理,因此,风水运用的成功其实是让人们在心理上得到最大程度满足,那么,在进行室外和室内设计时,运用风水文化理论与客户沟通,将对设计的实施起到一定的催化作用。
二、对未来环境艺术设计的若干思考
环境艺术设计作为艺术设计学科的一个分支,它包括建筑设计、室外环境设计和室内环境设计三大部分的内容。环境艺术设计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与美学、社会学、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等学科都有一定的联系,可以说,与人有关的知识和学科都值得环境艺术设计借鉴和学习,民俗学就是我们值得去深入研究的人文学科。然而,民俗学有其独立的学科体系,所涉及的内容较多,那么,集功能性、艺术性、技术性于一身的环境艺术设计要如何从中汲取养分进行设计创作,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八里不同俗。”中华民族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各放异彩,形成了中国灿烂的民俗文化史。民俗包括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四个部分,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域的民俗我们都可以从这四个部分进行了解和研究。笔者作为赣南客家人,相对而言有更好的地理优势去了解并参与赣南客家人的各种民俗活动,这里将试着以赣南客家文化为例探讨环境艺术设计应该如何借鉴并运用客家民俗文化。
(一)设计
民俗文化是设计艺术汲取养分的营养丰富的原生土壤,是设计者反映民族或地域文化特色并进行创作借鉴的重要来源。客家文化是中原文化与赣、闽、粤、畲、瑶等地方文化结合的一种传统文化,它在环境设计中的运用将使设计呈现不同的风格。一般认为,社会因素、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和文化因素是产生各种风格和流派的四个主要因素,也有学者认为,要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设计风格则应具备三方面的条件:成熟的人文条件;明显的地域条件;比较齐备的传统地方文化条件。此外,环境设计中传统文化的体现不仅包括绘画、雕塑、装饰、装修、图案以及匾额、楹联等直观的艺术形式,还包括体现情景意境等美感方面的文化内涵。比如,在对客家人的婚房进行设计时,应先了解客家婚俗,从中挖掘对提升设计有益的素材;在进行室外环境设计时,我们也可以吸收客家风水中所提倡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观,体现更多的人文关怀,从而营造出适合人居住的理想环境。
(二)设计师
设计师对设计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设计作品的好坏与设计师各方面的修养有很大关系,那么对于设计者就应该有相应的要求:
1.要了解当地的习俗、户主的生活习惯、思想、性格、审美观等,同时要了解当地的气候、地理、材料、环境等客观条件,因为设计师设计的好坏关系到使用者是否适用、满意。
2.要掌握历史文脉,包括历史、文学、艺术、宗教、信仰、哲学、美学、民族、民俗等。这关系到营造的设计风格是否具有民族特色,是否具有地方特色。
3.提高自身的素养,即思想、文化、信念、能力,例如对空间的正确理解,对创作方向的坚定信念,有一定的业务文化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以及认真务实、深入工作的作风等。
三、结语
客家民俗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并不是静止不变的,它与外来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将对原有的民俗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影响到人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以及审美意识,新的民居建筑形式将逐渐替代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当然,这种“新”是继承传统民居建筑精华的基础上的一种创新,只有这样,具有民族或地域特色的环境设计才能够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其钧、谈一评著,《民间住宅――图解中国古建筑丛书》,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第2次。
2.单德启等著,《中国民居》,五洲传播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3.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第12次。
4.陆元鼎著,《岭南人文、性格、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5.罗勇、林晓平、钟俊昆主编,《客家文化特质与客家精神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
6.刘沛林著,《风水――中国人的环境观》,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9月第1版第12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636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