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计划管理统筹面面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施工计划的安排就是一个统筹方法运用的过程,统筹法更是现代网络计划技术的精髓,通过统筹,项目得以缩短工时,资源得以提高工效。
关键词:施工计划 计划管理 提高工效创造效益
施工计划的安排就是一个统筹方法运用的过程,统筹法更是现代网络计划技术的精髓,通过统筹,项目得以缩短工时,资源得以提高工效。今天,我们更应站在项目管理的高度去统筹施工计划管理的方方面面,不断提升计划管理的水平,为工程项目和企业创造更好的效益。
一、计划管理平台的统筹
目前国内主流的计划管理平台主要基于P3系列软件和MS Project软件。P3系列软件目前已升级到P6,因其功能强大、使用方便、实现项目群计划管理,在大中型工程管理中应用较多。
MS Project在外观界面和功能上稍逊于P3系列软件,主要应用于中、小型项目的计划管理。但MS Project也有其独到的优势:一是兼容性强,可与EXCEL等MS Office办公管理软件进行自由转换;二是秉承了Office系列产品的帮助系统,且全部汉化,使得MS Project软件具有易掌握、培训成本低、计划规划快等优点。
随着项目管理层次的增加或者计划管理团队的扩大,当软件需要扩展时,P3系列软件需要付出的资金成本比MS Project要高许多;另外一台P3e/c服务器随着接入客房端数量的增多,客户端的速度会有较为明显的降低。
因此,一个项目在规划进度管理软件时,可以考虑“高低搭配”的策略:二级单位与分包单位或班组间以MS Project为平台,二级单位与项目部间以P3e/c为平台,从而实现计划管理效率与成本的最优化。目前,P3e/c或P6软件已与MS Project兼容,这也为一个项目融合两种不同管理平台提供了可行性。
二、计划管理组织结构的统筹
国内项目计划管理组织结构大多采用“生产经理-工程科/施工科负责人-项目部计划专工-二级部门专工-单项技术员”线形结构,计划管理质量的优劣关键在二级部门专工(或专业专工)以下的环节上。从职责划分及对专业的了解程度来讲,二级部门专工完全胜任机构中的这一位置,但各专业部门专工大都只有一个,大多数专工为了提高效率并不采用将工作分解到技术员的方式(实事上在通常的管理软件配置及编审批程序下,采用工作分解的方式常常难于满足紧张的施工节奏)。部门专工在工期紧张、工作量大的时候经常忙于各种协调,难以进行计划的更新和维护,计划编排质量受到削弱,也影响到计划管理机构的运行质量与效率,甚至流于形式。
基于上述情况,二级部门专工除了提高管理水平外,还应不断推广计算机管理软件的应用范围,结合长期的培训服务,使基层班组的计划管理计算机化,为更多的基层管理人员进入到计划管理中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实现高效的“全员计划管理”。
三、施工计划所涉及资源的统筹
工程项目在确立后,其人、材、机各方面资源的投入都是有限的,项目决策层和计划管理人员必须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地管理和统筹考虑。
资源管理的目的一方面是针对量、费的统计,另一方面是针对施工计划的控制、调整。其中,后者对于确定合理的工期和资源需求量尤其重要,一定的资源决定了一定的施工组织和工期,一定的施工组织方案和进度要求必须有一定的资源来配套,计划强度必须与现有资源相匹配。现行的主流项目管理软件,无论是P3e/c还是Project都嵌入了资源管理的功能,为我们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所期望的目标工期提供了帮助。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家冷却塔施工单位现有劳力130人,对于一座水塔的施工来讲完全满足,但若承建两座水塔,那么在两座水塔施工工期的重合阶段劳力需求将很可能会超出该队伍130人的现有资源量,如果冷却塔施工计划分配了资源而且限定最大资源供给量,Project或P3系列计划管理软件在这个阶段就会发出劳力需求溢出的“警示”,计划管理人员应及时对计划进行调整或给资源管理部门反馈这些信息以增加劳力。
上述例子反映出的问题经常见于一家施工单位承担多个单位工程的项目中,可以依靠计划管理软件中防资源溢出的报警功能来发现并采取措施。
四、施工计划与工程质量的统筹
创造优质产品是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成果目标,进度管理和计划编制也要统筹兼顾这一点。比如:对于大型混凝土浇注这样的作业计划尽量不要安排在冬季,以免低温对混凝土质量产生影响;阴雨潮湿天气尽量不要安排管道露天焊接、防腐、墙面粉刷,这些都牵涉质量问题,但它们何尝不是指导我们编排施工计划的另一类逻辑关系呢。
同时,质量验收的时间也是工期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因为隶属不同管理范畴,计划编制人员往往忽略了质量验收所需要消耗的时间,导致计划在实施过程出现较大偏差。目前一些工程项目在计划管理平台上虽然涉及到了质量因素,加载了很多质量验收方面的信息,但这些信息在进度管理上的影响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有待质检人员参与到计划管理软件使用中,使计划软件系统也成为辅助质量管理的得力工具,这也牵涉到进度、质量管理机构的工作交叉,是传统项目管理值得思考的问题。
五、施工计划与施工安全的统筹
“安全第一”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一份缜密、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必须要统筹考虑所涉及到的安全因素,尤其是牵涉交叉作业多的专业计划。一份原先评价合理、表面上无可挑剔的施工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如果安全管理人员常常会站出来亮出“黄牌”,说明这份计划在安全、可靠性的统筹考虑上还有欠缺。
在对计划工期的占用方面,安全管理不像质量管理那样明显,在施工计划编制中可以不设置安全方面的作业计划,但应该像考虑资源一样来考虑安全对施工进度的制约作用。
这就提示我们在编制计划的过程中,有必要从作业横道图中挪开视线,以安全人员的眼光投向你在计划中“规划”的现场:哪里正在高空吊装?哪里正在进行大面积脚手架搭设?哪些作业应该回避?这样你在安排计划的时候就不会在锅炉吊装的时候安排炉本体下方的风机框架结构施工、不会在厂房屋架吊装的时刻安排下方的汽轮机基础施工、不会在射线探伤的时刻安排需规避区域内的施工任务。不同于作业、工序之间的时间逻辑关系,安全因素提供的主要是一种空间上的制约关系,体现到计划中时就转化为时间上的逻辑关系,这是我们在计划编排时必须统筹考虑的。
六、施工计划与经济效益的统筹
项目能否赢利、取得良好的经营成果是项目管理的终极目标,无论是建设单位还是施工单位在项目运作过程中都面对着成本控制的压力。
在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中,经济性管理主要通过工程量核算、确认、控制以及技术方案和措施的技术经济综合分析、优化选择等途径来提高项目的经营指标,很少涉及施工进度计划的经济性分析。
近几年随着精益化管理思想向进度管理的渗透以及资金成本概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项目管理人员开始认识到计划经济性分析的必要性,并自觉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付诸实践。计划经济性分析的目的就是如何在保证工期和质量的前提下,控制工程施工对资金的占有量和使用成本。
要提高计划的经济性首先要提高计划实施的连续性,减少各项资源因待工所带来的费用增加外;其次要增加计划的灵活性,减少计划安排所引起的额外措施费用投入;再者要控制资金的使用成本,尽量根据可支配的资金来安排计划,减少项目贷款、垫资产生的利息费用,保护项目的净利润。
上述是计划管理过程中要统筹兼顾的几个重点方面,需要统筹考虑的因素还有环境、工作面等等,在上面的几点中也有所反映,在此不再一一阐述。总之,我们应该明确的是:完善且有效的施工计划管理应建立在对项目诸要素统筹规划的基础之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675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