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绿色建筑设计的新理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探讨了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意义,提出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策略,以提高绿色的设计手法,促进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原则设计策略
20世纪末,绿色建筑(Green Buildings)就在西方国家兴起,进而成立了国际性组织,制定了有关绿色建筑指标体系,开展了不少活动。如1987年和1988年分别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关“健康建筑”的国际学术会等等。
我国是一个资源不很丰富的国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资源的紧张已经给我们亮起了红灯。作为一个建筑设计工作者,我们应该积极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以达到生态、环保的目的。
1 绿色建筑内涵
所谓绿色建筑,是指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以有益于生态、健康、节能为宗旨,确保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确保居住者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状态,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融合,达到人与自然双赢的建筑。在国际上,通常把以下三类建筑称为绿色建筑:以人为本,呵护健康;资源的节约与再利用;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与融合。
2 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2.1讲究生态和谐
生态和谐是绿色建筑设计的首要任务。所谓和谐,也就是要注重研究建筑物与周边环境和人之间的关系,强调各种物体之间的共生共荣,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些都可以通过植被的多样性、自然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化学污染的降低来体现。
2.2节约用地
根据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报告显示,现今全国耕地面积约为18.27亿亩。这意味着,我国目前人均耕地只有1.39亩,已经不足1.4亩。故有关节约土地的方针十分重要。
积极推进墙体材料的改革,要大力发展节能、节地、利废、保温、隔热的新型墙体材料,鼓励采用绿色建材。采用各种板材,空心砖砌块等来减少墙体厚度,并对墙体进行合理设计。以先进的建筑结构来增加使用面积,杜绝因采土烧砖而毁田毁林,节约用地。
旧城区改造要有新模式,以便节地,严格控制城乡居民建设用地是一项长期的措施。
2.3节约水资源
目前,我国北方城市的资源性缺水,南方一些城市的水质性缺水已经到了严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程度。城乡居民用水是水资源平衡分配的重要环节,这既包含了水量问题,也包括水质问题。
住宅小区水系统优化问题包括:在小区中要建立水的大循环概念,自来水、雨水、地下水、污水等,均要统一纳入考虑范围,进行系统优化设计。小区应建立水的回收和再利用系统,缺水地区应设立小区雨水收集和再利用系统等,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由于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同样严重,应针对不同情况制定强制性措施。如实行分段、梯级提高水价,对耗水量大的设备、器具要强制淘汰并强制推行节水设施等。
2.4节约能源
我国是一个能源储量并不丰富的国家,又存在着能源利用低,浪费严重等问题。我国一些工业产品的能耗比发达国家要高4倍,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能耗为日本的6倍,美国的3倍,韩国的4.5倍。而且,能源结构不合理,煤占70%,由于清洁煤技术尚未普及,空气污染严重。我国建筑能耗占全国能耗的25%,住宅每平方米能耗为相同气候能耗国家的3倍。我国石油储量仅占世界总量的2.3%,可开采的只有20.6年,大大低于世界平均年限42.8年。
因此,建筑节能已经提到国计民生的高度。按照我国现有建筑节能规范,建筑节能设计必须达到节能50%以上。
2.5强调整体性设计
建筑设计应强调“整体设计”思想,必须结合气候、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整体设计,切勿盲目照搬所谓的先进生态技术,也不能仅仅着眼于一个局部而不顾整体。
3 绿色建筑的设计策略
下边着重对绿色建筑要素的实现进行分析,并给出其设计策略:
3.1建筑内部结构要素的实现
3.1.1能源利用的实现
绿色建筑能源利用的实现,不但要对常规能源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更要注重绿色能源的利用,要将建筑节能放在了首位。作为建筑师,首先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①把建筑节能设计提高到比较高的高度。②找到合理的优化的新能源的解决方案。③寻求建筑艺术与能源方案的完美结合。例如,对建筑的围护结构和供热、制冷系统进行节能设计;利用自然光,减少电能浪费;合理控制建筑物体型系数,降低建筑能耗;优化建筑布局,尽量保证建筑单体有足够的迎风面,高低建筑错列布置以利于建筑通风;优化平面设计,平面形状尽量规整,减小外围护结构面积,合理组织穿堂风,加强空气对流,创造宜人的室内环境。当然,在做好上述的工作后,还可以因地制宜地利用绿色能源,如采用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这些能源都具有无污染、可再生的优势。
3.1.2声光环境的实现
在绿色建筑平面没计时,设计师应考虑将卧室设置在背向噪声源的方向,这样可降低噪音30dB;采用隔音窗也能显著阻隔室外噪音;在住区沿路适当栽植绿色植物对降噪也有一定效果。针对光环境设计来看,提倡使用新能源提供的绿色照明,如利用太阳能发电,可解决部分日常照明。其次,室内应尽量采用自然光,鼓励使用节能灯具,节约能耗。
另外,还要注意避免由附近建筑的玻璃折射以及其他的光污染。
3.1.3水热环境的实现
绿色建筑的建设关键是节水,同时要考虑水质和水量两个问题。一般绿色建筑可采取的节水措施有:采用节水节能型供水设施;建立雨水收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就地将污水处理成中水(中水意为城市污水或生活用水经处理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景观用水要专门设计并将其纳入中水系统一并考虑。
热环境的实现更为重要。建筑区的热系统应满足居民的供热舒适度的要求,以及建筑节能和环保的要求。冬季供暖的室内温度宜在20℃~24℃,夏季空调的室内适宜温度为24℃~27℃。可采用采暖、制冷、生活热水三联供的热环境技术,或在各户安装散热器温控阀,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3.1.4回归自然
绿色建筑外部要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建筑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当,使居住者感觉良好,身心健康。
绿色建筑的建造特点包括:对建筑的地理条件有明确的要求,土壤中不存在有毒、有害物质,地温适宜,地下水纯净,地磁适中。
绿色建筑应尽量采用天然材料。建筑中采用的木材、树皮、竹材、石块、石灰、油漆等,要经过检验处理,确保对人体无害。
绿色建筑还要根据地理条件,设置太阳能采暖、热水、发电及风力发电装置,以充分利用环境提供的天然可再生能源。
3.2建筑外部要素的实现
建筑外部要素主要体现在环境绿化上。首先,建筑外部设计中,应该注重建筑周围环境的绿化,应该尽量减少硬质铺地,扩大草坪面积,并尽可能多种植高大乔木。因为乔木的绿化效果要比同面积的草坪高几倍。目前,多数住宅小区常采用水泥砖铺地,这对小区环境很不利,应尽量采用具有渗透性的生态铺地,如格状铺地砖,方格中可以种草等。另外,绿化可以有创造性思路,可以与当地自然环境、资源、社会、人文等背景相结合,创造性地保护和利用已有条件。例如从整体出发,通过借景、组景、分景、添景多种手法,使住区内外环境协调。这样,通过两个方面的努力,建筑外部要素就得以实现。
4 结语
由此可见绿色建筑就如一个生态系统,对内、对外都有影响。不但节能不影响内在使用的安全、健康、舒适,而对外在不会产生不良影响,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牛铮铮,绿色建筑技术,山西建筑,2007,33(2):55-57
[2]葛盛,浅谈绿色生态住宅,山西建筑,2007,33(4):44-4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710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