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生活“引入”语文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早在上世纪20年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他还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我校教师尝试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由此而衍生出“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命题,让学生在鲜活、丰富的社会生活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力求使“语文学习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一、课前走入生活,激起学习兴趣
陶行知先生说:“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治学以兴趣为主。兴趣愈多,则从事弥力;从事弥力,则成效愈著。”我们知道,学生所学的教材内容来源于生活,课本是生活的记录。如果学生课前对课文内容有了感性的了解、直接的体验,那么将特别有利于其对文本的学习。因此,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提前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游览、搜集资料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的乐趣,激起学习的兴趣。
二、课中体验生活,活化语文学习
教材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课程资源。教材的内容本身来源于生活。为语文生活的开放拓展奠定了基础――语文教学生活化。语文教学生活化,即强调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中,能密切联系生活,自然而然地在语文教学中注入现实生活的内容,这样既能让学生更深切地理解教材,又能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
1、利用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在教学《长征》时,我将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作为教学核心。围绕这一教学目标,以引导学生理解“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为突破口。通过让同学们想像生活中被称作“丸”的东西来理解这“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为什么像“起伏的微波细浪”“滚动的小小泥丸”,理解作者要表现的主旨。
2、以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阅读预期。现代阅读理论认为,阅读预期可以使阅读变得轻松流畅,并能加快阅读速度。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是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我校三年级的张老师在上《爬天都峰》时,他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谈起,目的在于唤起大家对“爬高”经历的体验。在这个基础上,再介绍天都峰,并借助比较来激发学生的阅读预期,使学生在感受作者语言的表现力的基础上,展开与作者、文本的对话,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思路和作者在文章中所提示的生活哲理,进而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3、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语言训练。生活是语言的源泉,有了生活才有语言。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语言训练,使语言训练生活化,不仅能为语言训练注入源头活水,使课堂教学呈现生动活泼的局面。
中国是诗的王国,河间又被誉为“诗词之乡”,诗词进校园也给我校师生带来了灵感。当四年级张老师在教学唐代诗人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时,恰恰当天大雾漫天,孩子们上学的路上如坠五里云,给孩子们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素材,在老师的启发下,孩子们有感而发,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下面仅举两首。
雾
――王文良
哈达挂满天地间,似画如诗异非凡。
仿佛置身仙境中,此身处地如神仙。
雾
――魏松
清晨路上罩白烟,只闻其声不见面。
待到空中红日现,乾坤万物显真颜。
同学们还写出了不同题材、不同体裁的诗歌,选出了近百首刊登在我校《曙光之声》,赵艺欧等十余名同学的诗词作品被《毛公诗苑》收录。
俗话说:“会读的不是你的,会用的才是你的。”书是读到的文字,要成为学生口头、笔下的语言,需要一个转化过程。对于这一转化过程,我校教师的经验体会是:“语言的掌握需要教师给学生搭个台阶。“搭台阶”指的就是教师有意创设一些情境,沟通语文教学和学生个体生活之间的联系,将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巧妙结合,自然而然地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使学生乐于交流表达,有话可说,并能说得自然,说得流畅。
三、课后向生活延伸,拓展学生空间
课堂上再现生活的时间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只有教师把语文课堂学习和社会生活直接联系在一起,扩大语文学习和实际运用的范围。如课本剧编演、网络查询、参观游览、调查访问、影视欣赏、家庭或社区服务等,可根据课堂学习内容和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生活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有着生动的、贴近学生心灵的“语文事件”。学生对文本独特的感受、体验和感悟又来自鲜活的社会生活。只要教师有心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去寻找、去选择语文学习资源,那么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一定会得到充分体现。在生活中学语文,让语文服务于生活,才能使课堂成为教材的“加工厂”,才能活化语文学习,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才能真正确立,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愿望才能真正实现。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实行生活教育,失掉的是鸟笼,而所得到的是伟大无比的森林。”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743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