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课堂教学是班级授课制下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必须在课堂中完成,因此,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好坏。由于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那么,该做好哪些准备呢?首先,教师要深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及疑点。深刻思考所教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及其新的发展对后继知识的生成有何影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及联系。其次,教师要全面的了解学生,包括生活习惯,家庭自然状况,身体状况、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并通过观察和了解,认真地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出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特点,行为习惯等,分析学生先前经验和认知过程,预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设计出最佳的合适的教育方法。
二、高效化课堂结构
一个有活力的、高效化的课堂结构,必须具备如下六个因素:构成一个“环环紧扣、层层入深、步步有新、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与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相适应;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的程度;学生当堂练习的数量和质量;课堂信息反馈畅通的程度,能否做到及时反馈及时调节;充分有效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
(一) 创设生活情景,发现数学问题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很重要的改革就是注重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培养。小学生正处在生长与发育的初级阶段,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感,可以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调动学生主观积极能动性,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激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能使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其思维之弦。适时激疑,可以使学生因疑生趣,由疑诱思,以疑获知。为此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精心设疑,制造悬念,着意把一些数学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巧妙地利用车轮的形状向学生激疑:“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的,而不做成椭圆形或长方形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上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有关形体图形的知识块被激活。他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因为长方形不稳,有的说因为做成圆形比较好看,还有的说因为圆的车轮走的路程最少等等。正当学生为到底跟什么有关系而苦苦思索时,我看准火候儿,及时导入新课,并鼓励学生比一比,看谁学习了新课后能够正确解释这个现象。这样通过创设生活情景“激疑”,打破了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使学生产生急于解决这个问题的愿望,充满热情地投入思考,一下子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位置上。
(二)、运用多种手段,体验学习过程
1、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不仅可以使学生保持新鲜感,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
(1)自主性学习形式 :这种形式的教学主要是教学一些比较简单的知识。让学生有充分动口、动手、动脑,主动收集、交流、加工和处理学习信息的机会。 例如我在教《通分》时,出示几组信息:面包的蛋白质含量是3/20、牛奶的蛋白质含量是4/15、鸡蛋的蛋白质含量是7/30,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比较这几种食物的蛋白质含量?有的学生用折纸的方法比较、有的学生化成小数后再比较、有的学生把分子化成一样后再比较、有的学生用了通分的办法。因为这个比较用以前学的知识可以解决,所以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加工、去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充分的动口、动手的机会,能有成功的体验。
(2)独立思考,掌握学法,大胆实践。纵观现在的公开课、优质课,小组合作、自学探究等等学习形式花样百出,但我个人认为,不管什么形式的教学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那就是独立思考,因为没有独立思考的讨论将是“个别优秀生的表演”,没有独立思考的体验将是“空体验”。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非常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3)合作性学习形式 :这种形式的教学主要是为了资源的共享,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合作学习不仅可以使组内每个人得到发展,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尊重别人、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等优良品质。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非常注意在知识的关键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计合作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能力。例如我在教《圆锥的体积公式》这一课时,因为知道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所以在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今天我们来一起研究圆锥的体积公式。同学们猜一猜,圆锥的体积和什么体积有联系?(圆柱)比一比,哪小组最先探索出圆柱体积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拿出材料袋,操作。”(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等底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等高不等底的圆柱和圆锥)同学们经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顺利发现了圆柱和圆锥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通过在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引导学生有层次的进行分析、比较,对规律的探索做到循序渐进、水到渠成,真正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以练习设计为艺术。
促进数学能力的发展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过程是一个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有效的练习可以推动这个过程的顺利完成。课堂练习不是对旧知识的重复,而是要成为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培养兴趣的广阔天地。教师要用练习设计的艺术吸引学生的心,使他们有锻炼和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
三、建立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使学生敢于参与,主动参与。教师只有尊重和信任学生,才能摆正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学会学习。
总之,教师只有充分地了解了教材和学生,注重知识、技能、情感和行为的整合,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743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