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建筑装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精神和管理哲学为核心,以企业规章制度和物质现象为载体,以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自豪感、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目标的管理文化。企业文化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与经营业绩的提升有着重大的作用。不断审视和改进企业的文化建设,使之得到不断优化和完善,是确保企业长盛不衰的必然选择和客观要求。
  关健词:建筑装饰 企业文化地位 作用
  1企业文化在建筑装饰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全方位的系统科学。现代装饰企业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努力建设具有自身行业特点,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符合企业发展现状,行之有效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应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的内容:其中,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灵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保证;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建设之植物基础。二者是有机整体,缺一不可。
   企业文化像一条纽带,把职工和企业的追求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每个职工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尤其在企业危难之际和创业开拓之时更显示巨大的力量;企业文化注重强调尊重每一个人,相信每一个人,凡事都以职工的共同价值观念为尺度,最大限制的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文化的形成使职工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念,对很多问题认识趋于一致,增强了他们之间的信任,相互交流与沟通。使企业的各项活动更加协调;企业文化对职工行为有着很强的约束力,经过潜移默化和制度规范形成一种群体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实现外部约束与自我约束的统一;企业文化向社会展示着企业成功的管理风格、良好的经营状况和高尚的精神风貌,从而为企业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树立信誉,扩大影响,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
  2 建筑装饰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企业文化建设中必须根据建筑装饰行业自身特点,努力探索具有建筑装饰行业特点的企业文化:
  2.1 建设品质文化:品质文化规范的原则强调,企业必须坚持产品质量至上。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的竞争涉及方方面面的因素,但归根结底是企业信誉的竞争,而信誉来源于企业产品的质量。就施工企业而言,持续稳定的工程质量,是企业树立良好形象的基础和维系企业信誉、企业品牌的根本保证。要在全体员工中强化“品质至上”、“质量是企业生命”的理念教育,把追求完美、创造优质、奉献精品作为企业及每位员工始终如一的目标和准则;要坚决执行工程施工作业的标准、程序和规范.长此以往,品质文化的理念就会牢固树立,质量是企业生命的意识就必然深入人心,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和条件。
  2.2 优化企业形象、健全企业行为规范: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表征,是体现企业个性特点的标志,是一企业区别于另一企业重要的识别要素,它包括企业的名称、标识和企业的空间结构、布局等,是企业物质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优化企业形象,要突出对企业名称的宣传与维护。企业名称不仅是一个企业的称呼和符号,而是体现企业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和认知度。企业标识是反映企业精神、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个性特点的人工制造物。
   企业在追求自身目标利润的同时,必须承担作为社会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单纯追求自身的目标和利益,片面强调利润,就必定会给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带来困难,有些甚至是企业自身不可克服、不可逾越的困难。而要保证这一系列责任的切实履行,就需要有一定的行为规范加以保证,并使这些规范不断健全和完善。
  2.3 强化工地文明建设。工地既是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中心和锻炼培养人才的阵地,也是企业与业主、企业与各协作伙伴联系交往最多的平台,更是宣传、塑造和展示企业自身形象与实力最直接的窗口。因此,加强工地的文明建设,是施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促进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是物质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解决好部分员工思想认识不到位的问题,坚决克服工地文明建设是软指标,可有可无,不影响效益等错误认识,切实地把工地文明建设与安全、质量、工期、成本等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变被动应付为主动落实;要有一定的成本投入意识,务必在人力、物力及措施上切实给予保证,为工地文明建设创造必须的条件;要按照工地文明建设考核标准和《员工手册》的有关要求,因地制宜,突出抓好临设布局修建、安全文明施工、机具材料管理、图牌标识宣传、后勤生活服务、员工形象展示等重点环节,规范实施,确保质量。通过有效的工作,对内为广大员工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和劳动氛围,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工作热情,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对外展示企业的综合素质、整体实力和管理水平,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的市场拓展力。
  2.4 建立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制度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核心,以制度建设为基础,这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这是企业得以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也应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要尽可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尊重人,充分发挥人的创新价值,这就是以人为本的基本含义,管理中还要通过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和末位淘汰的人事制度来调动好、发挥好,保护好企业和员工的奋进精神,从而实现企业的奋进文化建设。建立既有制度约束,又能发挥个人才能的团队精神,树立企业的价值观,塑造企业形象,提升企业综合实力,这就形成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内容。
  建筑装饰企业文化建设中体现以人为本要根据人的不同特点和不同需求的,它必须落实到企业日常的各项管理中。装饰行业员工大体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普通的操作员工,我们要给他们安全感,通过培训提高其生存和工作能力;二是特殊员工,即有一技之长的能工巧匠,要发挥其专长,通过多劳多得,优质优价的分配原则调动其积极性,并鼓励创新,不断提高他们的技能。使其有优越感;三是专业技术人才,要本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精神,从感情上亲近他们,在业务上充分信任他们,在发展空间上鼓励他们,让他们有归属感;四是复合型管理人才,要从职责上严格要求,让他们在实践中展示自己的才能,有一种成就感。以上这四种人要区别对待,在管理上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尊重每一员工追求平等和追求自身发展的权利。这就是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建设。
  2.5 建立及强化制度至上。制度是每一个企业实现其各项工作有序运作最根本的保证条件,“没有规矩,难成方圆”,没有企业制度,就不可能形成企业的活力。企业要建立并不断完善与企业相应的规章制度,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员工的行为和每项工作得到规范。企业制度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企业领导体制、企业组织和企业管理制度三个方面。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有效的保证了企业的良好运作。实践证明那种片面强调精神文化建设,片面强调“德治”而忽视“法治”,企业对自身和员工行为缺乏约束力的做法是错误和有害的。制度应是高于一切的东西,它约束着企业中所有人,无论是一般员工,还是企业管理者和投资者,都必须用企业制度和准则约束自己的行为。任何人都不能损害企业制度,否则,企业的制度就难以得到落实,甚至会成为一句空话。树立企业制度至上的价值观念,已经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任何人都必须把遵守企业制度作为自己的内在约束,必须以企业制度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2.6 注重市场经济合作理念。无论何种企业管理模式,都是由市场经济的需求产生的,市场的每一个主体无不希望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由于市场经济是各市场当事者相互提供利益的互利性经济,在注重自身获利的同时,充分考虑到其它市场当事者的利益,以双赢的理念指导自己的经营活动。企业文化建设也只有在企业不断深入的市场化进程中获得新的知识、新的信息、新的市场等资源,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才能完成。企业文化与艺术文化不同,它的实践性更强,与市场的关系更密切,与企业生死与共,离开了市场经济就不可能有企业文化。因此企业文化要伴随着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发展而发展,要与时俱进。企业要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企业和企业文化都要在市场和社会的变化中不断调整、归纳、提炼,积淀属于自己所独有的相对稳定的企业文化。
  2.7 坚持诚信经营理念。所谓诚信的经营理念,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要自觉地遵守诚信的经营原则,讲求信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始建立的今天,不可否认“诚信”已成为一种稀有资源。面对市场的装饰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求得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诚信。企业应高度重视诚信文化建设 “以诚为先,以信为本”。通过诚信文化建设在全体员工中建立起处处讲诚信、事事讲诚信的企业运作机制。一是对员工进行诚信教育,让大家认识到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做人之规、做事之矩。要求每个员工做到讲实话、办实事。诚信对待工作、诚信对待同志,从而在企业内部建立良好的以诚信求发展的企业风气。二是诚信对待用户。设计讲诚信,奉献最好的设计效果。施工讲诚信,奉献美观、实用、货真价实的优质工程。交往讲诚信,不欺诈,不夸口,以诚相待。企业只有遵守诚信理念,才能拥有广泛的客户,才能做到既保持老客户,又能够创造新客户,从而拥有原有的市场和创造新的市场,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最终使企业高效益地实现持续发展。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装饰企业来说,创建精品工程、创名牌产品十分重要。一个好的品牌外可凝聚用户、占领市场,内可凝聚人心、提升团队意识。装饰企业具有其特有的性质,企业文化建设有其丰富的科学内涵,在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需要我们不断丰富其内容,建立起具有装饰行业特点的,符合本企业实践的企业文化。与时俱进的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才能有效的提高企业的比较优势和综合竞争力,从而保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752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