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建筑越来越新颖化,施工技术也不断更新,高层建筑的发展,其基础多采用了箱基、筏基等大体积混凝土,因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
  1、混凝土设计强度较高,单方水泥用量较多,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部温度较一般混凝土要大的多;
  2、结构断面内配筋较多,整体性要求较高;
  3、基础结构大多埋置地下,虽然受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但要求抗渗性能较高。
  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运输的问题。
  根据路线的比短、交通的状况,随时增减车辆,保证混凝土的正常供应,连续浇注,避免因混凝土供应不上而出现冷缝。混凝土运输时间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大于180min,对到达浇筑点超过210min的混凝土不得使用。混凝土运输车离开搅拌站后不得掺加任何材料,包括水、外加剂等。混凝土坍落度在运输过程中损失超过40mm或混凝土到达浇筑点温度大于25℃,不得浇筑到作业面。要求从每个搅拌站每隔一段时间就派出一辆混凝土罐车,保证混凝土供应的均衡性。因大体积混凝土方量较大,要求搅拌站派管理人员进驻现场指挥、联络、协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施工材料选择的问题
  a.水泥的选择。内部混凝土主要考虑抗裂性能好、兼顾低热和高强两方面的要求,一般采用低热矿渣水泥,中热硅酸盐水泥掺入一定量的粉煤灰。外部混凝土,除抗裂性能外,还要求抗冻融性、耐磨性、抗蚀性、强度较高及干缩较小,因此一般采用较高标号的中热硅酸盐水泥。当环境水具有硫酸盐侵蚀时,应采用抗硫酸盐水泥。
  b.骨料的选择。选用结构致密,并有足够强度的优良骨料,特别是粗骨料,具体应符合有关的标准、规范和规程。除此之外,还应注意以下问题:①骨料要求表面洁净,不含杂质。②砂子采用中砂,石子采用大粒径的卵石或碎石。③砂子含泥量不得超过3%,石子含泥量不得超过1%。④粉煤灰在混凝土的配合比中以部分粉煤灰代替水泥,不仅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有利于施工操作,而且对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有益。在混凝土工程中,掺人粉煤灰时应满足:选用细度合格、质地优良的粉煤灰;粉煤灰的掺量一般以15%~20%为宜。
  3、泌水和浮浆问题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由于混凝土采取分层浇筑,上下层施工的间隔时间较长,因此各浇筑层易产生泌水层,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时,尤为严重。解决的办法是,可在结构四周侧模的底部开设排水孔,使多余的水分从孔中自然排走,或利用正式设计的集水坑或人为的“水潭”,将多余水分集中后用专门的软轴泵或隔膜泵抽水排出。混凝土在浇筑、振捣过程中,上涌的泌水和浮浆顺混凝土坡面下流到坑底,通过侧模底部开孔将泌水排出基坑。当混凝土大坡面的坡角接近顶端模板时,改变混凝土浇筑方向,形成集水坑,及时用水泵将泌水排除,以提高混凝土质量,减少表面裂缝。
  4、后浇缝的留置与处理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合理的分缝分块,不仅可以减轻约束作用,缩小约束范围;同时也可利用浇筑块的层面进行散热,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另外,尚可满足绑扎钢筋、预埋螺栓等工序的操作需要。但接缝的处理必须满足防止渗漏水的要求。后浇缝的设置和处理如设计无规定时,其间距一般为20~30m,缝宽1m,可在后浇缝形成40d后封闭,冬期可适当延长。封闭前,应仔细凿毛,并将钢筋按设计要求连接好,再用比原设计砼强度提高一级补偿收缩混凝土(亦可在普通混凝土中掺入膨胀剂)将缝灌密实。
  三、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处理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如混凝土大坝、高层建筑的地下室混凝土底板都是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因此有关因出现裂缝而影响工程的质量甚至导致结构垮塌的事故也时有发生,如何控制裂缝的措施成为了重点研究对象。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混凝土浇筑方法。混凝土的浇筑按混凝土自然流淌坡度、斜面分层、连续逐层推移、一次到顶的方法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每层混凝土初凝前都确保被上层混凝土覆盖,保证上下层浇筑间隔不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避免施工裂缝出现。依据设计图纸中的后浇带将整个大底板划分成厚薄、大小不同的区段,每个区段将独立一次浇筑完成。
  2、优化配合比,控制水泥用量。选择合适水泥;减少水泥用量,为减少水泥水化热,降低混凝土的温升值;掺外加剂,提高和易性;严格控制骨料级配和合泥量,杜绝使用海砂;根据工程特点和设计提出要求,由搅拌站进行混凝土试配,通过对比选择保证能够满足设计强度性能的配合比;尽可能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有利于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最佳配合比应满足一下要求:
  a.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不少于6小时。
  b.混凝土的砂率控制在35――40%。
  c.混凝土中的最大氯离子含量为0.06%。
  d.混凝土中的最大碱含量为3.0kg/m3。5.水泥中铝酸三钙含量<8%。
  3、严格施工过程控制,控制入模温度。现场浇筑前进行测温,入模温度控制在35℃以内;混凝土的浇筑按混凝土自然流淌坡度、斜面分层、连续逐层推移、一次到顶的方法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每层混凝土初凝前都确保被上层混凝土覆盖,保证上下层浇筑间隔不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避免施工裂缝出现。
  4、进行温度监测,加强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保温层材料和厚度待定)。混凝土表面压平后,先在混凝土表面洒水,再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然后在塑料薄膜上覆盖保温材料进行养护,保温材料夜间要覆盖严密,防止混凝土暴露,对底板面不能连续覆盖的部位,如墙、柱插筋部位、钢柱等采用挂麻袋片、塞聚苯板等方式,尽可能进行覆盖,避免出现“冷桥”现象。混凝土浇筑完成12小时,严禁上人踩踏,浇筑完成24小时内,除检测测温设备及覆盖材料外,不得上人踩踏。大体积混凝土养护采用保温、保湿、自然养护法,根据混凝土温度测量情况适时调整保温层的厚度,如内部温与表面的温差小于15℃时,可以减少表面的覆盖层厚度,以加速散热,如温差大于25℃,就应该及时增加一层或数层麻袋,以保证混凝土安全。
  5、混凝土振捣时布置三道振捣,第一道设在混凝土的坡角,第二道设在混凝土的坡中间,第三道设在混凝土的坡顶。每道设2台振捣器,三道振捣相互配合,确保振捣覆盖整个坡面。使用振捣棒振捣,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中的深度>50mm,振捣棒移动的间距以400mm左右为宜,振捣棒要快插慢拔,以混凝土面泛浆为宜。混凝土表面要用刮杠刮平,再撒5mm――25mm碎石,用木抹拍实抹平。
  以上是我对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中遇到问题的简要处理方法。大体积混凝土的广泛应用会出现更多的施工工艺问题,随着我们不断的去研究解决,相信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会更加成熟,重点要研究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今后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合理选择施工材料,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混凝土的供应,采用科学的施工方法,严格施工管理,加强大体积混凝土养护,就可以低混凝土温度应力和提高混凝土本身抗拉性能,保证工程质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859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