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建筑工程施工协调管理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现代建筑施工中各工种的协调工作是越来越广,已成为整个施工管理中关键的工作环节。由于我国大多数企业采用专业分包的施工管理模式,造成各专业之间难于协调管理。技术协调与科学管理是实现专业之间的协调管理唯一途径。制订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措施和严格的管理制度、强化动态管理是实现专业间无障碍施工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 施工 协调 管理
  1.引言
  建筑施工过程中,无论是民用建筑还是工业建筑,都涉及到多专业的配合,即土建、电气、给排水、暖通等专业的配合。由于现代建筑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各专业中包含的内容也越来越多,如空调、通风、消防、对讲、监控、电视、电话、宽频网等。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各专业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协调出现问题,不仅影响施工进度,更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因为每一个专业既有自己的特定的位置空间和技术要求,同时又必须满足其他专业施工的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的合理需求。如果在技术上不能充分全面考虑,特别是在一些交叉部位的细节,极易产生问题,将出现误工、返工等情况,影响工期和建筑质量,造成工程投资的浪费,严重的还会造成安全隐患。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各专业之间的协调工作。
  2.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见的专业间协调问题
  2.1施工技术方面
  现代建筑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有建筑、土建、水电暖通、视频监控、电视电话、网络等。在施工过程中,每一个专业既有自己的特定位置空间、技术要求,同时又必须满足其他专业施工的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的合理需求。如果在技术上不能充分全面考虑,特别是一些交叉部位的细节,则极易产生问题。同时,每一栋建筑都是一件个性化的特殊产品,它的技术含量与别的建筑又有显著不同。再加上每一个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对其他专业的工作、工序及技术、质量要求很难全面了解和掌握,即使是本专业的问题,也由于新产品、新技术的使用,对其性能与施工工序不太熟悉,这无疑给协调工作带来更多的问题。
  2.2施工质量方面
  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影响质量因素很多。我们常说的五大因素: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人是决定性因素,参与施工建设的人员主要来自业主方、施工方、设计方、监理方等单位,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工程质量的优劣和进度的快慢;材料与设备是关键性因素,施工所用材料、设备种类繁多,材料的质量与设备的性能及操作者熟练程度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与进度;施工技术也是重要影响因素,施工方案、施工组织等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
  2.3施工管理方面
  由于各专业之间的差别较大,专业技术人员很少有人即懂水又懂电的,所以在现行的施工过程中,常采用专业分包的施工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是专业间难于协调管理的根本所在。另外,一些建筑企业施工组织管理不健全,存在着人员责任不明确,或者是专业人员思想麻痹,认为工程项目中返工是正常的,加之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都会给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工作带来困难。
  3.专业之间技术协调
  3.1重视图纸会审
  重视图纸的质量,减少因技术错误带来的协调问题。设计图纸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优劣。图纸会签又关系到各专业的协调,设计人员对自己设计的部分,一般都较为严密和完整,但与其他人的工作就不一定能够一致。这就需要在图纸会签时找出问题,并认真落实,从图纸上加以解决。图纸会审是技术协调的重要环节,图纸会审应将各专业的交叉与协调工作作为重点,进一步找出设计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从图纸上解决问题。[1]
  3.2及时进行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对于专业之间的协调、工程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至关重要。整个施工过程各分部分项,均需进行及时准确的技术交底。特殊部位和隐蔽工程,新技术和新工艺的部位,更应加强技术交底,应强调易出现专业交叉的施工部位和易出现施工质量的部位。施工技术负责人应向工长、班组长技术交底,工长、班组长应向工段、班组进行交底,通过层层交底,使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对工程设计意图、要求、质量、进度等做到心中有数。[2]
  3.3专业之间技术协调
  通常专业协调有电气以及土建、给排水以及建筑结构加上个辅助专业间协调。施工中协调专业协调优化措施具体为:
  1)电气部分与土建的协调。各种电气开关与门开启方向之间的关系,暗埋线管过密与梁板的影响,线管在施工中的堵塞等。
  2)给排水与建筑结构的协调。卫生间等地方给排水管线预留空洞与施工后卫生洁具之间的位置,以及管线标高,部分穿楼板水管的防渗漏建筑的外表、功能与结构的关系;各种预制件、预埋件、装饰与结构的关系、施工的特点、要求。
  3)各辅助专业之问的协调。各种消防、通风管线穿梁时,楼面净空是否影响结构与使用;大型设备的安装通道,附件的预埋精度,以及弱电系统、控制系统等。
  4)建筑的施工进展与内部功能设施作业的顺序纠葛,以及各种预制件、预埋件、装饰与结构的关系、施工特点、要求出现冲突,各辅助专业之间的工期矛盾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并有一个或几个解决预案。
  4.专业之间施工管理协调
  4.1加强施工协调管理
  1)加强施工技术的宣传和培训。对技术和管理人员以及一线技术人员,首先从书面资料入手,对本专业图纸、会审纪要、工艺标准、质量要求等进行宣传培训,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还要对其它专业的图纸、资料进行了解,尤其对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专业应有所了解。通过培训使企业职工能正确全面理解施工组织方法、施工方案等,充分认识专业间施工协调的重要性和熟悉掌握本专业施工的要求、原则、方法,保障施工的实施效率。同时,也要加强对施工人员职业素质的培训。建立施工人员对业主、用户、社会的责任意识,培养施工人员的敬业精神与细致的工作作风。
  2)完善企业施工管理制度。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和工程施工特点,系统考虑质量、环境、安全和成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完善企业施工的管理制度。
  (1)建立以专业班组组长为首的施工绩效考核制度。在责任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奖惩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2)严格内部隐蔽验收制度。隐蔽验收与中间验收是做好协调管理工作的关键。此时的工作已从纸上阶段进入实物阶段,各专业之间的问题更加形象与直观,问题更容易发现,同时也最容易解决和补救。通过各部门的认真检查,可以把问题减少到最小[3]。
  4.2强化施工中实施管理
  实施管理是对施工方案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策划、落实和控制,是实施专业间无障碍施工的重要环节,是建筑企业实现“低成本、高品质”的重要内容。其管理措施与手段主要有:
  1)明确控制要点。结合工程项目特点和施工过程,明确关键施工部位的施工控制要点目标以及现场施工过程控制目标等,强化管理人员对控制目标的理解,将控制目标作为实际管理操作的限值进行管理。
  2)实施动态管理。在施工过程中收集各个阶段施工控制的实测数据,并定期将实测数据与控制目标进行比较,出现问题时,应分析原因,从组织、管理、经济、技术等方面制定纠偏和预防措施并予以实施,逐步实现施工管理目标。
  3)制定专项管理措施。
  (1)专业协调会议制度。项目部定期组织有关专业举办专业协调会议,及时解决施工中专业协调问题。对于较复杂施工部位,应在施工前举办专门会议,研究解决施工顺序、施工方法等,同时明确各专业间的责任义务。对于多个公司施工的工程,应有业主方或监理方组织。
  (2)前、后方协调管理措施。前、后方协调管理实际上是人、财、机、物各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为此,项目部必须了解各专业施工形象进度计划,以便及时合理地调配人、财、机、物各生产要素。
  6.结语
  随着现代建筑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施工技术与新产品的日益更新发展,施工中协调工作的牵涉越来越广,在施工过程中,沟通与协调工作已成为整个施工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和关键环节。科学管理与技术协调是实现专业之间的协调管理唯一途径。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建立健全施工管理体系、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措施、责任职责层层分配、实施动态管理是实现专业间无障碍施工的基础和核心;制订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措施则则是专业间无障碍施工管理的保障和手段。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016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