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电子政务数据交换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允铂 杜荣莉
摘要:数据交换是进行数据融合和集成的重要途径。在分析XML数据交换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利用XML技术建立了实现异构数据库间互访的国土资源电子政务数据交换平台系统。
关键词:数据交换;XML;异构
中图分类号:TP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1-0295-01
1 引言
在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各部门的业务系统主要围绕本部门的需求建设实施,而各部门都有自已的政务信息、业务管理及公文流转等应用系统这些系统采用的数据库和开发方式各式各样数据格式、设计水平、工程质量也各不相同。这样开发出来的应用系统各自独立,封闭运行,自成一体,基本不能互通互联,彼此之间的数据共享性和资源交换性很差,从而导致数据资料整体利用率低给不同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和整个电子政务资源建设带来困难。
2 XML的特性
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是由万维网联盟创建的一组规范,它是一种在web环境下使用的新标记语言,以便于软件开发人员和内容创作者在互联网上组织信息,其目的在于克服HTML的弊端,满足不断增长的网络应用需求。XML具有可扩展性、结构性强、易于处理、平台无关性、数据存储与数据显示相分离、很强的链接能力等特点,XML提供了一种可编辑、可解析、可表示各种数据的信息交换格式;同时XML还可以方便的实现对资源的封装和集成发布。
3 基于XML的数据交换机制
异构数据交换,首先将需交换的异构数据转换成统一的标准数据结构,经过网络传输与交换,被目标系统接收后,再将标准化的数据转换成目标数据库的数据模式,进而实现异构数据的集成共享。本文以基于XML的数据标准化为交换横型,以XML文档作为底层信息交换载体进行数据的转换与传输,完成各应用系统之间异构数据的自动、平滑交换。先将异构源数据转换为XML标准结构文档,再通过数据传输通道将XML标准数据文档传送到相应的目标应用系统,最后将接收到的XML标准数据文档,转换成自身系统可理解的数据模式,再接收相关的数据信息,进而完成异构数据交互。
4 系统设计分析
4.1 功能设计
数据交换平台划分为三个模块,插件管理模块、配置管理模块、数据交换模块。插件管理模块提供将用户扩展的插件导入到交换平台的功能,其中插件划分为过滤插件和转换插件两种;配置管理模块通过界面化操作,将用户配置的交换逻辑存储为响应的配置文件;数据交换模块由用户设置源数据源和目标数据源,然后读取对应的配置文件来完成数据的交换操作,该模块同样支持将源数据导出成中间文件和将中间文件导入到数据库的功能。
4.2 数据交换设计
数据交换类型分为三种:源数据导出为交换文件}交换文件导人目标数据库;源数据库与目标数据库直连交换。
4.2.1 源数据导出为交换文件
交换的第一步就是解析配置文件,为了操作方便,我们为交换文件定义了一个对应的结构体,在反序列化的时候将配置文件解析成一个结构体集合。然后遍历一下这个结构体集合,分别去处理一个一个的表。操作时首先要取到源数据的筛选条件,默认导出表中的所有数据,然后再根据配置文件中列的对应关系,得到需要取到的源表中的所有字段,接下来就根据筛选条件可以取到需要交换的数据,每一个表的返回结果放在一个数据表DataTable中。最终将所有的DataTable放到一个数据集DataSet中,然后序列化成xml即为交换文件的数据部分存放于交换文件就中的Data目录下。如果源数据表中存在二进制字段,则将此二进制字段中的内容直接写成文件,放置在交换文件夹中的Files目录下,文件名为Guid,在取出的数据表中这个字段的值由生成的文件名Guid替换。最后将配置文件拷贝至交换文件就中的Struct目录下。
4.2.2 交换文件导入目标数据库
将交换文件导入数据库服务器可以分为两步,首先将交换文件解压出来得到解压的文件路径,然后在解压出来的文件夹中取到配置文件路径,再解析配置文件,得到源和目标的对应关系,然后解析交换文件中的数据文件,反序列化为数据集DataSet,然后遍历一下这个数据集。再根据配置文件中的对应关系,取DataTable中数据往日标数据库插入数据。如果目标数据库中涉及到二进制字段,则到解压文件夹的Files目录中根据字段值Guid取到同名文件,将其转化为二进制信息往目标数据库中插入。
4.2.3 源数据库与目标数据库直接交换
如果数据库服务器能够直接连上的话就会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数据交换,就不需要生成中间交换文件了。首先也是分析交换文件,然后再从源数据库中取数据,再将取出来的数据集往目标数据库中插入。
参考文献
[1]马淑娇.李晓,周俊林.异构数据库集成中的XML技术探讨[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1).
[2]陈伟,王琳,朱丹.如何实现异构敷据库中敷据的史捷[J].中田医学教育技术,2006,(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165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