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虚实结合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创业需要创业激情的激发,需要一定知识的铺垫,更需要一种面对困难的坚强意志的培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核心。文章提出了“一二虚实”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解决了创业教育中需要回答的三个问题:学什么、什么时候学、怎么学,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创业教育 虚实结合 课程体系 构建 实践
  
  所谓创业教育,就是在学校教育中,以培养学生创业综合素质为基本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创业人数的多少,创业意识的强弱,是评价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高低的主要指标之一。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对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却相当欠缺,缺乏从创业教育这一根本问题上的考虑,也没有一套科学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所收到的效果就微乎其微。
  
  1 开展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
  
  1,1 以创业带动就业,带动教育和社会整体发展
  我国是一个劳动力总量长期供大于求的发展中国家,就业任务艰巨,特别在当今全球金融危机的形势下。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大力发展各层次的高等教育,提高高等教育的入学率,才能提高全民总体素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但由此给学生就业带来更大的难度。创业教育就是要帮助受教育者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培养出更多不同行业的创业者,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对维护社会稳定和繁荣各项事业有重大的作用。可以说,开展创业教育具有带动教育和社会整体发展,缓解就业压力的作用。
  
  1,2 提升创业能力,实现学生个人和社会价值的双赢
  创业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成功创业是报效国家的途径之一,而创业教育有助于提高创业成功率。据统计,全球创业企业的失败率高达70%以上,中国约有70%的民营企业“存活”时间不超过5年,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9岁。提倡成功创业不仅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而且有利于实现创业者的个人价值。创业的过程,也是创业者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双赢的过程。通过创业教育,变学生被动接受就业指导为教会学生自我创业、自主发展,将被动的就业观念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并帮助每一个创业者提升能力、成功创业,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3 提高创新能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和具体化
  创业需要综合素质,特别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因此,创业教育是建立在素质教育基础上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创业又是一种创新,需要有智慧、视野开阔、知识面广泛、既懂专业又有组织能力,以及具有良好人际关系与合作精神的人来实现。具有创业能力的人应具备管理者、企业家,社会活动家等角色的能力。创业教育可融合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之中。应把对创业人才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作为一种具体、特殊的教育模式进行研究,把创业教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载体。
  
  2 实施创业教育的基本思想
  
  “普及教育,重点扶持,以点带面,重在实战”是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的基本思想。普及教育是指创业意识的教育要全面铺开,通过创业学院开设创业的启蒙课程,用全校公选课、专业任选课、企业家课堂等方式,普及创业意识,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重点扶持是指对有创业激情和创业计划的学生和创业团队,以分院分单位形式开设企业管理、财务管理,市场(网络)营销等创业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再培训,并给予一定的启动经费扶持以点带面是指在创业团队的构建中,要广泛吸收各专业的学生共同参与,从而提高各专业学生的创业热情,重在实战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前期教育,最后要落到实处――实战和训练,带领学生进行实战模拟,鼓励学生进入学校的创业一条街、创业孵化园和创业基地,开办自己的公司进行实操,为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积累丰富的经验,打下扎实的基础。就是在这一基本框架下,构建虚实结合的创业课程体系。
  
  3 构建“二虚二实”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在创业教育培养体系中,课程体系是核心。一般来说,创业者的知识结构分为二种类型:第一类是显性知识,是指能够以文字、图标和数字公式加以表述的知识,如专业技术知识、经营管理知识、综合性知识等,可以通过教师传授加以学习,第二类是默会知识,是指不可编纂的知识,是隐藏在大脑里的、是镶嵌于实践活动之中的,是情境性的和个体化的、常常是不可言传的,是不能以正规形式加以传授的知识,主要通过学生亲身实践获得。
  
  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形成与创业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创业理性知识的启迪和指导。为此,必须开设学科性的创业常识教育课程,以使学生理解创业的本质和特征,消除学生对创业的恐惧和误解,激发学生的创业自信、热情和潜能。要让学生了解创业的内在素质要求,掌握创业过程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懂得如何开发和利用外部条件,把握机遇和机会进行创业活动。为此,在创业教育中,首先要加强专业学科与其他学科课程的交叉融合,强化显性知识,其次要为学生默会知识的获得创造条件。“二虚二实”的创业课程体系如下:
  所谓“一虚”是指创业意识的激发课程。如《创办你的企业》、《成功与挫折》等,面向全体学生,意在激发学生的创业自信、激情和潜能,消除学生对创业的恐惧和误解,了解创业的内在素质要求,掌握创业的基本步骤,懂得如何开发和利用外部条件,把握机遇和机会进行创业活动,提高创业活动的主观能动性。
  所谓“二虚”是指创业所需的专业知识的传授。课程为《企业管理基础》、《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技巧》、《电子商务》、《企业家创业讲座》等,面向有创业意向和创业激情的学生,让创业学生及创业团队掌握必要的管理、经营企业的基本知识,在创业中少走弯路。
  所谓“一实”是指模拟创业型活动。创业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转化,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形成,离不开直接经验的启发和支持。直接经验的获得,需要学生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创业型活动过程中去感悟和体验。因此,创业教育课程结构的设计必须突出创业型活动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在学习创业知识的同时,模拟创业型活动同步进行。创业型活动可以分为二类:第一类项目为《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训练》、《网店运营实训》等,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形式,用类似创业活动的方式,获取直接经验,感知创业规律,把握创业活动的程序和方法,综合应用各种知识解决创业问题,从中培养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第二类为创业大赛,在模拟的基础上组织高职院校的学生参加创业计划大赛,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创业的热情,也有助于提供一个全面检验并提高自身创业能力的机会,如果创业计划书水平较高,经过多次修改与完善,完全有可能获得社会的关注和支持,从而将创业理想的种子孕育成一棵参天大树。
  所谓“二实”是指实战创业。利用学院的创业一条街、创业孵化园、创业基地等创业实战平台,帮助大学生把“创业梦想”转变为“创业行动”,把“创业项目”付之于“创业实践”,让各类学生创新创业团队,进行实际的企业经营活动。在此过程中,创业导师要加强过程监控及指导,有效防范风险。
  
  4 创业课程体系的实施
  
  高职院校三年的大学生活时间非常短暂,且有的高职院校实行了“2+1”模式,在校时间只有二年,第三年要进入顶岗实习阶段。所以,创业课程的安排必须见缝插针,及早介入到学生的专业学习中,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创业课程安排见下表:
  创业学院的所有课程列入学院教务系统公选课的范畴,其中第一、第二学期的课程可计入学院创新创业学分,第三、第四学期的竞赛及实战运营企业经历,经有关责任部门认定,可计入学生的素质拓展学分。所有课程在创业学院这一氛围中完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487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