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非政府组织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马彩妹 戴玉才
摘 要:随着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环境非政府组织突破了集团或国家利益的限制,在促进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以香港地球之友为例,论述环境非政府组织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主要包括:开展各种环保活动,直接保护环境;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利用专业知识,发布环保信息;为政府、企业决策提供参考意见,监督政府、企业履行环保责任,等等。
关键词:环境非政府组织;可持续发展;作用;香港地球之友
中图分类号:F0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1-0163-02
一、环境非政府组织简介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逐渐发展成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全球性、整体性、长期性问题。全球环境问题的治理已迫在眉睫,然而,各个主权国家受自身利益制约,很难协调一致解决环境保护问题,此时,兼具专业性与公共性的环境非政府组织应运而生。环境非政府组织,是非政府组织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广泛地参与全球环境与资源保护活动。其符合非政府组织的一般定义,即环境非政府组织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具有一定程度的公共性并承担一定环境资源保护公共职能的社会组织,具有非政府性、非营利性、公益性、志愿性四个方面的属性。近年来,环境非政府组织发展突飞猛进,在保护环境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选取成立较早、影响较广、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环境非政府组织――香港地球之友作为研究对象,就其对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进行简单的分析与论述。
二、“香港地球之友”简介
“香港地球之友”成立于1983年,是香港最具影响力的民间环保慈善组织之一,是一个自负盈亏、非营利性、无政府资助、仅仅依赖企业和慈善家资助及志愿者支持的环保团体。现在拥有超过12 000名个人会员及51家企业伙伴。多名职员受特区政府委任,担任多个咨询委员会的职务,就有关环境问题向政府提供专业意见。其坚持以“健康及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你我同享”为抱负,以“身为环保先锋,香港地球之友以推动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建可持续发展并公平合理的环保政策、营商方式和生活形态为己任,全力保护香港及邻近地区的环境”为使命,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加强政府及企业对环境生态问题的关注、提高各类资源的使用率、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环境非政府组织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1.组织开展环境保护活动,直接促进可持续发展。环境非政府组织通过不断提高自身实力,增强经济基础,完善自身组织结构建设、吸纳新会员,丰富专业知识,组织开展各类保护环境与资源的活动,以此促进可持续发展。“香港地球之友”举办了各类公开活动,利用自身的行动,直接促进可持续发展。例如:(1)2001―2005年,连续举办五届太阳能赛车,推动本地再生能源的发展;(2)2004年举办“这个夏天不太冷”的25度空调运动,并发动市民举报空调过冻的“城市雪房”;(3)知悭惜电节能比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应对气候变化,自2006年夏天推出该项比赛以来,已有13 000多单位参加,至今已经节约超过1.4亿度电;(1)水乐行,远足竞赛行山乐,使参加者既能欣赏沿途美景,又能认识水资源危机迫在眉睫;(5)旧衣服回收计划,自2001年至今,已收集了超过5 000公吨的旧衣物;(6)2012年,“地球之友”与24个社会团体成立了“食物回收捐助联盟”,截至2012年底,共回收超过13吨食物。
2.通过开展环保知识普及的教育及活动,培养公众的环保意识,使其自觉参与环保行动。环境非政府组织非常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利用团体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开展环保知识讲座、举办环境问题论坛、发行环保知识刊物、组织环保活动,通过其自身的号召力,扩大影响,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督促公众自觉参与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香港地球之友”在对社会大众宣传及开展环境保护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1)植树护源,保护东江源区,至2012年已经在东江源区种下超过三万棵护源树;(2)绿野先锋,植树远足挑战赛,从2005年开始至今已十年,共有超过7 000名参加者参与了植树活动,共同植树83 000棵;(3)1996年出版了《海岸风光指南丛书》,介绍香港独特的海岸线风光,呼吁各界保护天然资源;(4)1996年,国家环保记者协会联合推出“地球奖”,表扬中国杰出的环保人士,该奖项获得者组成的环境教育讲师团走遍中国12个省市,路程长达2万公里,接触的群众超过6万名,在推动中国民众环保意识、推动国家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5)2002年推出绿行者计划,为本港教师及学生举办生态漫游,以培养参加者对自然美态的欣赏,增强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意识。
3.利用专业知识,收集、加工、发布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的信息。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需要大量专业知识与信息,而环境非政府组织吸纳了许多长期从事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方面工作的专家、学者,他们利用自身丰富的专业知识与经验,在全球范围内收集关于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的信息,并进行专业化的整理加工、计算评估、公开发布。他们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发布有关环境与资源的评估和研究报告,供政府、企业及公众做决策提供参考意见,以促进可持续发展。香港地球之友的专家学者针对香港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等各方面的情况,出台了一系列的调查报告及评估结果,为政府、企业、公众的决策和行为提供参考。例如:(1)1988年开展了第一个获资助项目――“铅毒对香港儿童影响的研究”,基于研究结果,批评政府的《玩具及儿童产品安全条例》没有全面地顾及儿童健康及安全,当日,政府撤回草案,再作检讨;(2)1992年向立法局提交三十多页的意见书,要求港府制定全面的环境保育策略,包括污染管制、土地保护、能源使用及教育等方面,立法局投票一致支持要求港府行政部门制定有关政策的动议;(3)1996年发表《能源无策》研究报告,探讨港府与电力公司签署的《管制计划协议书》,促请政府研究再生能源,行政局终于考虑要求中电延迟增建龙鼓滩发电厂后四台发电机组;(4)1997年完成《二零四七发展蓝图》,探讨香港的可持续发展,并针对《全港发展策略检讨报告》建议另一套发展策略,研究报告检视的范畴包括人口、能源、水源、垃圾、食物、交通、生物多样化等;(5)2006年促请政府检讨“空气质素指标”采纳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最新空气质素标准,并尽早将PM2.5悬浮粒子纳入监管范围。 4.通过对政府、企业提供建议、施加压力,影响或者改变其决策和行为,并监督政府、企业履行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责任,共同促进可持续发展。政府和企业基于其自身的国家利益或者商业利益,有时候很难兼顾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不能时时、事事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然而,一般民众因为缺乏专业知识的支持,既不能及时地掌握相关的环境资源信息,也不能给政府、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更不能督促、监督政府、企业的行为,就很难发政府、企业在环境监测或者评估报告中存在的专业性问题。环境非政府组织不仅拥有专业知识丰富的专家、学者,多方面收集信息,仔细研究各类材料及报告,更突破了国界和个人利益的局限,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作为首要目标,以此促进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香港地球之友”在成立以来的三十多年中,成功地运用自身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号召力,用实际行动督促香港政府、企业为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改变决策或行为。例如:(1)1988年向政府提交反对赤柱分区计划大纲,发起“拯救赤柱”运动,因“地球之友”的持续反对,计划做出修订并重新刊宪;(2)1993年,开始反对维港大型填海以及大屿山港口发展计划,最终政府在1995年答应重新评估未来填海计划的需要;(3)1997年成立“绿色消费行动”,敦促超级市场减少派发塑料购物袋,零售业管理协会、环保署及消费者委员会就此成立专责委员会研究解决方法;(4)1999年,经过一年的游说,“香港地球之友”成功令政府重新检讨大濠湾新市镇发展计划,取消填平大濠湾的工程;(5)1999年香港政府终于接受“地球之友”的意见,最终成立独立小组检讨“策略性污水排放计划”,专家的结果推翻政府原有排污计划,建议放弃原本中央处系统方案,改为地区性分散处理;(6)2003年发表全港首个风力能研究报告,为推动香港的可再生能源迈出关键的第一步。
四、结论
在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的时代,环境非政府组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们超越了个人或集团利益的限制,将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开展丰富多彩的环境保护活动,调动公众参与环保的积极性,提高公众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利用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为政府、企业提供环境保护信息,影响或改变其决策和行为,监督其履行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责任和义务。尽管困难重重,进展缓慢,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相信,环境非政府组织凭借其丰富的专业知识、顽强的意志力和持之以恒的信心,必将为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董莉.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J].知识经济,2011,(1).
[2] 桑颖.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优势和作用[J].理论探索,2007,(1).
[3] 郇庆治.环境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关系――以自然之友为例[J].江海学刊,2008,(2).
[4] 周琦,李真,刘彦立.环境非政府组织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作用探讨[J].广州化工,2010,(1).
[5] 徐凯.近年来中国环境非政府组织研究:进展、问题与前景[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7,(1).
[6] 王珊珊,戴玉才.环境NGO保护国际公有资源的作用[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6,(6).
[责任编辑 王晓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72478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