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完善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桂玲
[摘要]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银行的不断发展,以及银行信贷业务种类的不断增加,信贷管理工作的难度也在日益加强,只有运用先进的管理才能对贷款实行全过程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达到降低银行信贷风险的目的。本文笔者首先分析了加强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其次对如何加强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银行 信贷风险管理 必要性 措施
一、前言
2009年开始,我国经济渐渐进入金融危机之后的复苏阶段,我国银行业信贷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在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银行业金融机构自身一些旧的信贷风险管理模式在实践中也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与不足,己经不能适应实际业务及有效风险管理的需要了。据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仍然超出我国银行的平均水平,并且远高于外资银行和股份制银行。针对以上种种问题,国务院在2010年4月14日召开的常务会议中,提出的下阶段十个工作重点中,在做好金融调控工作这一点上,重点强调,要加强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和贷款跟踪检查,加强地方融资平台公司贷款风险管理。
二、加强银行信贷风险的必要性
1、银行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
金融业的全面开放使我国各银行危机意识不断增强,我国各大银行纷纷通过上市来增强自身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但是我国各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还是存贷息差,信贷资产的质量又较差,较高的不良贷款率和较低的资本充足率降低了各银行的盈利能力,给银行的发展壮大造成一定的障碍。因此加强信贷风险管理也是促进银行改革发展的需要。
2、经济的不断发展致使金融风险不断增大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中蕴涵的风险也正在渐渐释放出来。我国已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国内金融市场己经对外资金融机构全面开放,因此世界金融风险将对我国金融业产生显著的影响。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功能不完善,资本市场发展还不健全,间接融资仍在企业的融资中占据主要地位,企业过度地依赖于银行的信贷资金,给我国的银行业带来了风险。
3、外资银行的进入导致银行业竞争加剧
随着我国按照入世承诺完全开放银行业,外资银行纷纷抢滩和经营人民币业务,加之外资银行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国内银行的一些优质客户资源转向外资银行,加剧了国内银行的信贷风险。因此,应更加加强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来控制银行风险。
三、加强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几点建议
1、建立健全银行信贷管理信息系统
目前,多数银行现行信贷系统将业务和流程控制紧密耦合,没有进行很好的分层隔离,在需要对业务流程进行调整的时候就会对程序代码硬性改动,影响系统的稳定性。由于两者的紧密结合,导致整个应用系统无法实施有效地扩展,阻碍了业务发展。各地区之间的系统差异,使得相互之间的业务交互处理不容易兼容。系统不灵活,对一些复杂流程的处理也存在一定的困难。银行信贷业务的高速发展和变化,对业务系统的功能、性能、扩展性、灵活性以及先进性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技术已经无法适应业务的需要,无法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实施信贷系统信息化管理是应对市场竞争,控制经营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2、建立银行信贷风险预警体系
风险预警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根据大量经验表明,越早发现信贷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其造成的损失率就越低。从风险预警考虑,为了配合银行信贷资金安全性、收益性的顺利实现,有必要建立多层次的风险预警机制,在揭示新的元素及风险波动的基础上,全方位分析企业活动的安全机理和成功机理,将其更好地融入风险管理中。建立信贷预警信息系统,除了收集各种可靠信息外,还要建立风险预警数据库,对预警目标和预警程度进行划分。此外,银行还应连续跟踪各项预警指标的数值变化和有关的信号信息,结合信贷风险的来源及变化,可以获取不间断的监测信息,并采用一定的量化模型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搜索未来运行态势预测信息和分析评价的反馈信息,并进行统计加工,作为预警的依据。
3、加强精确化管理
不论是固定资产贷款、流动资金贷款还是个人贷款,均经过从借款人申请贷款到贷款业务结束的过程,全流程贷款管理强调将有效的信贷风险管理行为贯穿到上述贷款生命周期中的每一个环节。2010年2月,银监会颁布的“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贷款新规改变了以往将贷款流程只划分为贷前管理、贷中管理、贷后管理三个环节的粗略划分方法,对贷款流程进行了更细的环节划分,同时,对每个环节出台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实现了贷款管理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化的过程。关于2010年4月14日国务院会议提出的要求,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其传递出一个信号,就是此前监管层对于银行不良贷款的分类监管不是很严格,那么,通过此次对贷款的跟踪检查,体现出对银行监管的进一步严格化和精确化。
4、建立完善的信贷风险管理方式
首先,建立以资本为基础的内在约束机制。规模的扩张和发展速度是银行发展的重要标志,如果只是重发展轻管理,风险的积聚超过了自身的承受能力,它总有一天会爆发。因此,应建立资本总量对规范扩张的硬性约束,从整体上计量、把握、监控及限制风险,保证银行的稳健经营。其次,建立资产组合的引导机制。利用资产组合和投资产品的多样化,可以降低银行的整体风险,进而提升整体的盈利水平和安全性。最后,建立银行内部信贷风险管理的互动机制。信贷风险管理不仅是信贷部门的事,也是全行的事,需要银行内部其它相关部门进行积极的互动,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营运氛围。
参考文献:
[1]耿亚梅.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因分析及治理[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13
[2]庄毓敏.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赵志宏,袁平.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董晓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3616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