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沿海经济带与腹地互动协同发展的路径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林 森
摘要:辽宁区域经济格局的不均衡态势将随着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呈现加剧的势头,如何实现沿海经济带与内陆腹地的互动协同发展,是现时发展背景下值得深思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为视角,深入剖析了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提出了以增长极培育增长轴,增长轴辐射成为增长面,增长面进一步联结成为增长网,通过积聚与扩散作用实现沿海与内陆腹地互动协同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五点一线”;辽宁沿海经济带;腹地;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9)10-0119-05
一、辽宁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现实
1、内在动力
(1)制度层面的限制。我国以行政区划界定行政事权的治理思想根深蒂固,对于社会公共问题的管理,历代统治者习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从治理的技术层面来说,这些治理主要为“行政区行政”。所谓行政区行政,简单地说,就是基于单位行政区域界限的刚性约束,民族国家或地方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是在一种切割、闭合和有界的状态下形成的政府治理形态。在这样的制度层面之下,目前,辽宁省各地方政府间的协调发展存在地域上的限制,无论是招商引资、还是产业发展都只是考虑地方政府的利益,往往追求“大而全”的发展模式,忽略地区间的协调合作。这导致了行政壁垒和地方保护盛行,造成了区域内部各地方政府都以本地区GDP的增长和财政收入的增加为施政目标,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很少考虑全局经济的系统发展,大大制约了地区间的比较优势发挥和协同发展的整体效果的体现。
(2)空间布局的缺陷。①空间相互作用薄弱。空间相互作用是指区域之间通过交通、通讯等手段所发生的人口、货物、服务、信息、技术、金融等的相互传输过程。乌尔曼从地理学角度分析,认为互补性、可达性和中间机会是空间相互作用发生的三个因素,其中,可达性是区域之间空间相互作用发生的前提,可达性好,并且没有干扰机会或干扰机会影响小的条件下,空间相互作用才会发生。它对区域之间经济联系的建立与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辽宁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空间相互作用效果并不是十分明显。从劳动力和技术要素的区际流动来看,一些技术和高学历人群都涌向了大城市,包括一些具有成熟技术的农民工都涌向沈阳、大连等省内大型城市;而县域经济的发展则受到制约。从资本要素的区际流动方面看,资本也都投向了大城市、大项目,尤其是那些资本回报率比较高的地区,这也造成了各地区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使得各地区间难以互动发展,部分地区已经成了“黑洞”。例如,辽宁西部的朝阳、葫芦岛等一些城市及县域经济的发展都比较落后,产业发展特色不明确,资本要素形成了单一方向的“黑洞”效应,却没有任何生产要素的回流和循环。②空间布局中区域性发展缺乏特色与比较优势。辽宁省目前有14个地级以上城市,其中,6个沿海城市和8个内陆城市。从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2005年GDP为1904.60亿元,第三产业产值为739.25亿元。其中,沿海地区GDP为2059.78亿元,第三产业产值为788.27亿元;内陆这两项指标分别为1793.81亿元和704.25亿元。辽宁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第三产业产值对于近似规模的城市而言,只是略高于内陆地区,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并没有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优势。
目前,我国各地典型的城市经济圈在区域协作时都普遍遇到这样的问题:中心城市作为龙头城市,其自身的经济实力还有限,总体上还处于吸纳和积聚大于辐射阶段,对周边城市的服务功能、辐射功能、集聚功能还没有充分发挥。特别是为周边城市产业服务的功能不完善,城市圈的产业发展对市场特别是对生产要素市场的需求还很难在中心城市实现。辽宁“五点一线”发展战略中的主要问题就是,各个中心城市群的市场体系仍不健全,沿海与腹地城市群的首位度不高,即使经济发展最好的大连也不具备辐射全省的能力,这也限制了全省的经济互动发展。
(3)区域内部协同发展规律的需要。沿海地区与内陆腹地构成了人类活动的一种特定的地域空间系统,这不仅包括各种自然物质成分,也包括按照一定规律布局和发展起来的城镇体系和交通通讯网络,以及经济社会资源、农工商贸等各种经济部门,这些组成成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而这种内在联系必然不断地推动着沿海一腹地地域空间系统内各地区与多种要素之间的日益整合,从而推动着沿海地域与内陆腹地的一体化进程,最终将形成一个共生共荣的区域经济系统。这种沿海地区与内陆腹地的相互依存、彼此促进的动态协同演进规律,成为二者互动发展的内在动力。
2、外部压力
(1)国内区域性竞争愈加激烈。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在国家沿海对外开放政策的带动下,包括辽宁在内的沿海省份经济迅速崛起,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沿海省市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快、最开放的地带,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等都已经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与之相比,同为沿海省份的辽宁却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在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处于劣势。
本文选取了中国沿海10个省、直辖市2006年的相关数据,采用Q型聚类法进行分析。指标主要选取了代表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比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货物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居民消费水平等。从沿海各省市的发展状况看,虽然各省市之间经济存在差距,但是聚类分析的结果分为了四类,足以显示各省市经济发展差距。从聚类分析的结果看(见图1所示),处于第一类别的是经济最为发达的广东省,浙江和山东处于第二类别,上海与江苏归为第三类别,而辽宁则与福建、广西、海南以及直辖市天津处于同一层次。可以看出,虽然同样在国家开放沿海地区的倾斜性区域政策引导下发展经济,但是辽宁与其他沿海省份相比仍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实力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2)国际经济发展契机不断出现。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扩展,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加速自身发展,已经成为各国各地区的共识。在这个过程中,沿海地区被推上了至关重要的战略位置。辽宁沿海地带由于连接东北亚各国的地缘位置,处于日本和韩国连接大陆的重要口岸位置,充当着东北亚地区产业链条和经济合作的中间环节。这一地区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和先进,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拥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其内陆腹地向北可延伸至整个东北地区和内蒙古部分地区,腹地规模巨大且交通便捷。辽宁具有吸引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尤其是重化工业转移的优势,而这种优势的发挥必须借力于沿海地区与内陆腹地的互动协调发展。
二、辽宁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实选择――沿海经济带与腹地的互动协同发展
按照辽宁省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将重
点开发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营口沿海产业基地、辽西锦州湾沿海经济区、丹东产业园区和大连花园口工业园区等五个重点发展园区,并以此为依托,五点连一线,形成包括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6个沿海城市所辖的6个省辖市和12个沿海县市,长约1400千米,宽至30-50千米的沿海经济带,最终实现沿海与腹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将辽宁建设成为国家新型产业基地、新的重要经济增长区域和沿海经济强省。与“五点一线”协调互动发展的腹地经济则被概括为三大区域定位:辽宁中部城市群――现代化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重要原材料生产基地的建设重点区;辽南沿海区――外向型经济重点发展区,以大连为中心,是辽宁对外开放前沿地带;辽西滨海走廊――石油化工为主体重化工业发展区,以锦州为中心,以石油化工为主体重化工基础比较雄厚。“五点一线”与腹地经济互动局面的建设不但可以加速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辽宁临港经济带,还可以成为进一步打造辽宁沿海经济增长区域的有力保证。
沿海经济带位于东北地区的前沿、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和东北亚经济圈的关键地带,是欧亚地区通往太平洋的重要“大陆桥”之一。沿海经济带不仅是辽宁,也是整个东北地区惟一的沿海经济开放带,沿海各主要港口通过交通发展轴线,承担了辽宁及整个东北腹地的内外贸易的绝大部分。辽宁及整个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等为主导的重工业基地、林业基地和商品粮基地,每年通过大连等沿海口岸输出大量的石油、钢铁、建材、玉米、化工原料、机械设备等物资,同时输入大量的煤炭、金属矿石、小麦、钢材等物资。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的目的,不仅限于沿海经济带的发展,其战略目的在于通过沿海经济带的构建和发展,带动腹地经济发展,最终形成沿海与腹地互动的发展态势。一方面,沿海经济带连接内外两个市场,能够显著提高地区经济的外向度,引导辽宁及整个东北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加快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辽宁沿海与经济腹地之间存在发达的交通通讯网络,通过沈大、沈山、哈大等区域干线以及连接丹东港与牡丹江沿线的东北东部铁路以及连接锦州与辽西及内蒙古东部地区的东北西部交通发展轴线,沿海经济带的发展最终将辐射辽宁、东北三省,乃至内蒙古东部地区,总面积约125万km2。这些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林业基地、商品粮基地和外贸出口基地,也必将成为沿海经济带发展的有利支撑力量。
辽宁三大经济区将助推沿海经济带的快速腾飞。通过产业链条延伸、高新技术应用与转化等途径将辽宁三大城市区域的现实优势转化为沿海经济带的发展优势,实现生产要素在沿海经济带的优化配置。沿海经济带携辽东、辽西沿海经济区梯度发展。辽西与辽东半岛沿海经济区在发展上具有非均衡性,要形成梯度推移的发展态势。政府要消除梯度推移的粘性因素,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沿海经济带与辽宁中部城市群协调发展。沿海经济带与辽宁腹地在产业的布局上要实现专业分工、优势互补,使沿海经济带与腹地形成上游、中游、下游产业链条。
随着区域经济的纵深发展,沿海城市带内外城市之间、港口之间、各城市群板块之间的经济联系将更加密切,最终将形成沿海经济带与经济腹地之间的良性互动发展格局,共同推进辐射带的经济发展。
三、辽宁沿海经济带与经济腹地互动协同发展的渐进式路径选择
1、进一步发挥区域增长极的聚集作用
从理论上讲,在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情况下,由于产业效益的差异,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于所有地区和部门,而是首先在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和部门得到发展,表现为主导产业和创新企业首先在某些城市和地区积聚并优先得到发展,形成“增长极点”,然后向外围扩散,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这种增长极(点)在经济意义上特指推进型主导产业部门,在地理意义上特指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建设,便是首先人为地将经济发展的优势要素集聚到少数极点,加快某些推进型部门或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或行业在这些极点的集聚,形成一种资本与技术的高度集中,随着极点自身的迅速增长,从而对周围邻近地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比较优势、定位及主导产业选择如表3所示。
2、积极构筑区域经济发展轴线
经济发展轴线的形成首先是为区域经济增长极点服务的,但轴线一旦形成,对人口、产业也具有吸引力,吸引人口、产业向轴线两侧集聚,并逐步形成产业密集带。同时,经济发展轴线上集中的先进产业和资源又会通过产品、信息、技术、人员、资金等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的流动,对邻近区域产生扩散作用,并与邻近地区自身的优势要素相结合,形成新的生产力,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随着沿海经济园区与中心城市的不断发展,相互作用强度的不断增加,辐射和作用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张,产生了更高层次的互动要求。目前,正在规划建设中的滨海公路西起葫芦岛市绥中县,东至丹东东港,全长1443千米,总投资近60亿元人民币,预计5年内基本建成通车。一旦建成,滨海公路将整合沿海有效工业用地250万亩,建设24个工业园区,并营建若干个沿海小城镇,形成集港口运输、观光旅游、农业产业化于一体的新兴城镇地带,将为辽宁省带来1400亿元产值。同时,辽宁还规划新建大窑湾、长兴岛、鲅鱼圈和仙人岛港(区)至沈大公路的4条疏港公路;建设鸭绿江大道、渤海大道、长兴岛环岛道路等连接“五点”与周边城市、相邻港口的联络线和内部道路体系。沿着这些交通轴线的建设,沿线将会兴起的众多中小城镇,这些城镇将成为连接“五点”园区和中心城市的次级或者三级增长中心。随着这一过程的循环往复,将会形成一条环绕辽宁省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轴带,“点-轴”系统形成并不断完善。
3、充分发挥区域集聚与区域扩散作用
集聚与扩散作用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是同时并存的复合过程,尽管二者作用的强度及方式随着区域经济成长阶段的不同而不同,但区域经济系统的演化却始终遵循着集聚与扩散及相应的空间均衡与不均衡过程循环往复、交替进行,呈螺旋式上升并不断地趋于均衡的规律。
沿海经济带与三大经济腹地(辽宁中部城市群、辽西经济发展区、辽东半岛经济区)同属于辽宁区域经济系统的范畴之内,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共同发展,从而使系统呈现出各单一要素所不具备的“整体功能”,从而获得“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因此,随着沿海经济带的不断发展,并不会囿于带状的区域范围之内,会向更大的范围内不断扩散,从而与经济腹地形成互动发展的格局,实现共赢。发展中,可以以沿海经济带与辽中城市群的互动为核心,沿海经济带与辽西经济发展区、辽东半岛经济区的互动为两翼,在辽宁整个省域经济范围内形成多层次的互动合作体系,取得区域经济的互动协调发展。
按照一般有机体的成长过程,是成熟之后就走向衰老,甚至是死亡。这是因为其内外诸要素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原先先进的区域主导产业部门可能进入成熟甚至衰退阶段,拉动经济增长的能力急剧下降;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区域产品滞销,企业盈利能力下降;科学技术进步,使原先的区域优势转化为劣势,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沿海经济带与内陆三大经济腹地都是辽宁省、东北地区乃至全国区域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其与东北腹地发生经济联系是必然的。向东北腹地的纵深扩散,可以增加辽宁经济增长的空间,腹地扩大意味着市场规模的增加和辽宁区域经济增长空间的拓宽。并且,东北所有的港口资源都集中于辽宁,这些港口为东北腹地的国际贸易和货物转运提供了畅通的运输服务,同时,这也会提升辽宁各港口的功能,并增加其货物吞吐量,有利于临港产业等的发展,带动辽宁区域经济的增长。这种互动发展,会取得协同发展、双向共赢的结果,形成沿海经济带-辽宁内陆三大腹地-全东北腹地的空间格局。
参考文献:
[1]胡建伟,论环渤海开发战略背景下的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J],管理世界,2006,(12)。
[2]徐江,辽宁沿海经济带结构优化问题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08,(3)。
[3]李靖宇,于潇,关于开发创建东北东边道沿线经济带的现实论证[J],中国软科学,2007,(12)。
[4]姜德波,地区本位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杨全山)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087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