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郑义平
[摘 要]企业财务管理旨在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发挥(财务)管理的职能,适应环境变化,防范财务风险。本文首先阐述了企业财务管理的职能,其次,分析了新形势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同时,针对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从强化企业经营风险意识;加强企业财务的分层管理;财务管理必须保证有效偿债能力,以树立企业最佳产业信誉;企业应该确定精细管财观念;建立专业职务责任制度;积极推进产权改革;财会人员思想观念的转变;完善内控制度改进监督方法等方面就如何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企业 财务管理 问题 对策
企业财务管理旨在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发挥(财务)管理的职能,适应环境变化,防范财务风险。财务管理是组织财务活动,处理(协调)财务关系的经济活动。随着企业专业化管理、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逐步走入正轨,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观念不断增强,利润与成本成为企业管理控制的中心目标。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也必须适应并跟上经营形势的转变,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努力加强“财务预算、成本核算、财务监督”三重管理,有效降低企业成本,规避财务风险,实现效益最大化。
一、企业财务管理的职能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信息和资源整合及协调控制的作用。它表现在企业财务管理职能所需要的信息及资源存在于企业内外环境的各个方面。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也就是如何获取企业发展所需的各种资源,并对其进行合理的调配,监督控制资源的合理有效使用,使企业资源不断优化,资产不断增值,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从而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
财务管理的三个基本职能包括:
1.融资职能
融资职能是指财务管理需要为企业提供其生存和发展所需短期、中期和长期的资金。根据资金需求的特点不同,取得的方式多种多样,其取得和使用的成本也相差悬殊。在金融市场逐步开放的今天,融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因此,财务管理在企业融资计划和决策方面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融资职能的发挥体现在了解各种融资方式的待点、优势和局限性上,针对企业自身发展计划,寻求最佳的融资组合。这一系列考虑使用效益、无分发挥资金作用的资金筹集活动是财务管理的基本职能。
2.资源分配职能
融资取得的资金及企业自身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包括有形资产及无形资产,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财务管理是通过系统、科学地分析和计划,对企业资源进行合理分配。资源分配的合理、有效与否将对资源最终的使用效果产生直接影响。资源分配是通过对过去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对未来资源的需求进行科学预测之后得出的。
3.资源的控制及评估
财务管理需要对企业的资金及资源的使用情况,包括是否按计划使用,使用中的问题,使用后的实际效果是否与计划相符,进行及时的控制和评估。这样一方面能够保证财务资源分配职能的具体落实,另一方面也是对融资计划结果的实际评估,从而及时发现计划与实际的差异,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财务管理职能的整体有效性。
财务管理的三种职能之间是相互紧密联系的,融资职能是资源分配和控制的物质基础和保证,反过来又受到企业对资源分配和控制结果的影响。以企业的流动资金需求为例,企业根据流动资金的取得成本及时间性,制定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的政策、方法及存货的方式,同时,企业加强流动资金的使用有效性,如加速应收账款的回收.适当使用信用采购等.就会减少企业对个短期资金的需求。同样,长期投资的融资方式无论是采用自身积累、债务融资,还是股权融资,既取决于企业所在行业、自身发展阶段、金融市场情况,也取决于企业财务管理所能提供的有效信息和专业决策。
二、 新形势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的成功以至于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过去和现在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不仅与资产的获得及合理使用的决策有关,而且与企业的生产、销售、管理发生直接关系。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部分,其目标取决于企业的总目标,同时受财务管理自身特点的制约。企业作为营利性组织,其目标就是要实现企业的生存、发展和获利,要求财务管理要完成筹措资金,并有效地投放和使用资金的任务。公司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也就是税后收益最大化。但现代公司里,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往往导致了管理者和股东之间的潜在矛盾,两者目标不一致,使管理者往往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工作。财务管理就需要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监督、控制和激励的作用,从而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目标。因此决定了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实现股东财富的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
1. 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企业融资困难,资金周转不足
筹集资金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条件,是企业资金运动全过程的起点。企业的资金主要来自于投资者的投资和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借入的现金。目前我国企业初步建立了较为独立、渠道多元的融资体系,但是,融资难、担保难仍然是制约企业发展的最突出的问题。
(2)财务风险意识淡薄,企业始终在高风险区运行
这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过度负债。企业要发展,就不可避免地要负债经营,充分利用财务杠杆的作用。但是,一些企业不顾成本、不惜代价,不考虑自身的偿还能力,千方百计从银行获取贷款。在借入资金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情况下,一些企业进入了靠贷款维持生存的恶性循环。二是短债长投。在国家实行较强的宏观调控力度的条件下,企业要获得固定资产贷款比较困难。一些企业就采取变通的办法,擅自改变贷款用途,将短期借债用于投资回收期过长的长期项目投资,导致企业流动负债大大高于流动资产,使企业面临极大的潜在支付危机;三是企业之间相互担保,相同资产重复抵押,或为了融资而不断投资新项目,甚至“拆东墙补西墙”,形成复杂的债务链。这不仅加大了银行对企业财务状况判断的难度,也给财务监管带来很大困难,造成整体负债率不断抬高,企业经营成本和财务费用不断加大,支付能力日渐脆弱,资金链条过紧并随时可能出现断裂。
(3)企业财务控制薄弱,缺乏控制性
企业财务控制薄弱主要表现在:第一,对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有些企业认为现金越多越好,造成现金闲置,未参加生产周转;有些企业的资金使用缺少计划安排,过量购置不动产,无法应付经营急需的资金,陷入财务困境。第二,应收账款周转缓慢,造成资金回收困难。原因是没有建立严格的赊销政策,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应收账款不能兑现或形成呆账。第三,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很多企业月末存货占用资金往往超过其营业额的两倍以上,造成资金呆滞,周转失灵。第四,重钱不重物,资产流失严重。
(4)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观念陈旧
企业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高度统一,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这种模式势必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负面影响。企业中相当一部分属于个体、私营性质,在这些企业中企业领导者集权现象严重,并且对于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研究,致使其职责不分,越权行事,造成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严,会计信息失真等。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差,管理思想落后。有些企业管理者基于其自身的原因,没有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有效机制中,缺乏现代财务管理观念,使财务管理失去了它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2. 如何加强企业财务管理
(1)强化企业经营风险意识
加强风险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当前来看,在许多企业存在着风险意识淡薄、风险机制缺损,风险管理弱化的现象,树立风险意识是识别风险、化解风险的前提,也是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的思想基础。从实际来看,由于风险意识不足导致的风险或者潜在风险占相当比重。有的单位施工不订合同;订立合同时不仔细推敲;有的对合作方资质和业务实力毫无所知;有的合同本身和法律相悖,属于无效合同;有的对经济文书、契约保管不善,造成损坏或者遗失,诸如此类都与风险意识淡薄有关。面对这种状况,必须强化风险意识,进行风险意识的全员渗透。在激烈的企业间竞争面前.风险意识必须渗透到企业各个层次和各个方面,在全体员工中普遍形成一种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风险观念,每―个经济行为和经济过程都要想到风险。只有这样,才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2)加强企业财务的分层管理
在独资和合伙制企业组织形式下,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二为一,企业的所有者同时也是经营者,他们享有财务管理的所有权利 ,并承担一切财务风险或责任。
当企业一旦采用公司组织形式,所有权主体和经营权主体就发生分离,这时,公司 的财务管理权也相应分属于所有者和经营者两个方面。
所谓财务的分层管理是针对公司制企业而言的。在公司制下,企业财务权分属于不同的财务主体,每一个财务主体为维护其自身利益,必然要行使其自身的管理权利,这就是财务的分层管理。具体为:
①出资者财务:所有者作为企业的出资者,主要行使一种监控权力,其主要职责就是约束经营者的财务行为,以保证资本安全和增值。
②经营者财务:作为企业法人财产权的理财主体,其对象是全部法人财产,是对企业全部财务责任的综合考察。其主要着眼点是财务决策、组织和财务协调。
③财务经理财务:是经营者财务的操作性财务,注重日常财务管理。其主要对象是短期资产的效率和短期债务的清偿。
企业日常财务机构的设置也是执行财务经理财务的职能,一般而言,企业日常财务管理机构可分为三种类型:
①以会计为轴心的财务管理机构,适合中、小型企业。
②与会计机构并行的财务管理机构,适应于大型企业。
③公司型财务管理机构,适用于公司或跨国公司内部。
(3)财务管理必须保证有效偿债能力,以树立企业最佳产业信誉
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已成为政府及政府部门无法推卸的包袱,政府和政府部门要担负起帮助企业消化包袱的责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理顺国家与企业的产权关系;实行出资者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对国有企业而言,国家作为出资者享有财产所有权,从管理国有企业转变为管理国家资产;对国家和市场而言,企业作为独立的产品生产者享有法人财产权。法人财产权要求企业建立资本制度和资产经营责任制,促使企业自负盈亏的责任落到实处。因此,财务管理必须保证有效偿债能力已摆上企业决策议程,它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市场经济秩序的运转,关系到它的稳定。
(4)企业应该确定精细管财观念
科学管理的保障是民主管财。民主管财的科学性体现在“管财决策者”。“家和万事兴”,阳光透明的民主管财是实现精细管财科学化的重要保障。充分发扬民主,不搞“家长制”,不搞“一言堂”,对重大财务决策坚持民主讨论,集体研究;经费管理从严,在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坚持“一支笔”、“一本账”、“一盘棋”。科学管理的前提是专业管财。专业管财的科学性体现在“管财执行者”本身,高素质的财会专业队伍是实现精细管财科学化的首要条件,要满足现阶段企业的发展需求,财务人员除传统的财务核算能力外,还应该具备预测决策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企业要高度重视财务工作,对财务人员必须加强政治修养、增强法制观念、强化职业道德和诚信教育,营造出良好的职业道德氛围;必须对财务人员加强后续教育、加大培训力度,营造出浓厚的业务学习氛围;必须稳定财务队伍、关心财务人员成长,营造出和谐的财务工作氛围。
(5)建立专业职务责任制度
如今大部分企业或部门,都评聘了一些高、中、初级的专业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在内部会计监督上应发挥他门的骨干作用,按其不同的职称,要负起相应的把关责任。根据不同的职称职务,相应落实内部监督把关责任,若在制度建设上有缺口或不完善,或制度执行中出了问题,都要追究有关技术职位责任人的责任,并建立档案,做好考核记载,作为晋聘或解聘技术职务的依据。在考核上,不仅要看学识水平,还要在建制上看成果,执制上看业绩,执业上看质量与廉政公平,建立定期的职务晋降制度。如果不充分发挥他门的作用,在实践中检验他们的技术能力,将会在评晋职称时不量力竞争,一旦职称到手就奋斗到头,不再进取。助长了图虚名求实惠的心理,乃至降低了水平标准。还要改变技术职务由行政职位匹配兼任的做法,以便更有效地在内部会计监督中,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发挥他们的作用,从而达到强化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目的。
(6)积极推进产权改革
明晰产权、建立规范的企业产权制度,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制度和组织基础。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须进行产权制度改革。通过规范产权改革,一是解决所有权过分集中的情况,形成多元化的产权结构,防止“一股独大”;二是建立起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现代企业的治理结构。在建立新的产权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组织架构和决策机制,为进行良好的财务管理构建制度和组织基础。
(7)财会人员思想观念的转变
财会业务的改革需要一支过硬的财会人员队伍。首先需要使财会人员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完全领悟,使他们面对开放,竞争的市场转变观念,树立市场意识、竞争意识、自主理财意识,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联系实际创造性地做好本职工作。这是财会业务改革的前提,也是财会业务改革的最主要方面。
(8)完善内控制度改进监督方法
在改革中不断完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改进监督方法。新业务的不断出现和现代科技在会计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必须不断地建立、修改与完善各项监督制约制度,方能适应内部会计监督的需要。对专业人员的自身监督水平的提高,除了加强用人的选择把关外,还要依靠制度的制约,不能在执制与自我约束上单纯依赖自觉“慎独”,而必须建立尽可能完善的内控制约制度,企业内部的各种监督机制配合协调,系统内主管部门的检查督导,对改进和提高企业内部监督,都是不可缺少的随着我国国家监督法规的建立,社会监督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必将不断加强,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将成为内部自我约束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为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为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结语
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实施,需要企业针对自身存在的财务管理不足,灵活进行制度、机构改革,并积极探索新的财务管理渠道,如有实力的企业可以建立更利于长远发展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力基础。
参考文献:
[1] 付春雨:金融危机下的民营企业财务管理[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 2009,(02):114-117
[2] 郑敏. 贯彻《企业财务通则》加强农垦企业财务管理[J]. 中国农业会计 , 2009,(07):152-153
[3] 蔺学庆: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 2008,(07):123-124
[4] 王辉武: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设计的步骤和要点[J]. 中国农业会计 , 2004,(06):108-110
[5] 王芳亮;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J]. 贵州农机化 , 2000,(03):163-165
[6] 陈粤晶:关于企业财务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J].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 2008,(08):155-15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782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