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乡村产业融合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党的十九大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通过查阅文献、联系三江镇当地政府研究获取数据信息的方式,分析其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通过对现存产业融合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寻解决对策。
  关键词:三江镇;产业;产业融合
  中图分类号:F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9)04-0075-02
  一、 三江镇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一)三江镇概况
  巴中三江镇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镇域面积38.12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居),92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1.98万人。巴中市三江镇共有耕地11077亩(1亩≈0.0667公顷,下同),其中农田占6646亩,有森林1.4万亩,森林覆盖率为47%,镇内水域面积20平方千米,水岸线长达120千米,三江电站水库容量为4200万立方米,形成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为发展特色农业和避暑休闲旅游提供了环境气候资源。
  (二)农企结合,特色优质种养业发展迅速
  通过“市场嫁接”,该镇吸引了四川农业大学等一大批大专院校、专业技术人才为三江镇特色优质农产品种植提供了市场信息、新技术、发展新模式的指导,三江镇龙门村专业合作组织与巴中城西市场及知名餐饮企业等深度合作,扩大了特色优质农产品的种植规模,提高了其产品质量。特色红梨、良种柚种植达到二百余亩,巴山生猪养殖达到400余头,巴山土鸡养殖达到2300余只。形成了温氏养猪、良种柚、七彩林业等一批优质种养业,培育了一批特色农产品,农产品质量有所提高。
  (三)产村融合,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
  近年来,三江镇政府通过招商引资活动吸引了温氏养殖集团、七彩林业集团等龙头农业企业,特色农业、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初步实现融合发展。并结合三江镇当地特色生态种养殖业等建设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部分农产品实现由初加工到精深加工的过程,配套发展仓储、保鲜、烘干、包装、物流项目,构建了一条从田园到市场、到餐桌的农业全产业发展链条,实现了龙头企业向优势产业和优势区域聚集,产业效益质量有了明显提升,农民收入有所增加,户均年收入增加到1.5万元,近三年实现脱贫人口户数106户。
  (四)乡村旅游,一、二、三产业融合步伐加快
  三江镇境内巴河、茶坝河、恩阳河三江交汇,分隔四岛,景色宜人,同时也是世界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博士的祖籍地,且紧邻重要水运通道米仓古道。有川东北最大的内河码头——三江码头,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点2处。2014年被省环保厅授予“省级环境优美小集镇”“乡村旅游示范镇”的荣誉称号。2017年,全镇生态旅游年收入突破700万元大关,占年度GDP收入的39%。
  二、 产业融合影响
  (一)对农户的影响
  根据三江镇相关政府文件,2016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57户2812人。2017年,三江镇政府根据巴中市政府产业融合政策,结合本地区特色,出台并实施了相关发展政策,极大地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截至2018年末,三江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下降至694户2600人,计划于2019年末达成减贫22户68人目标。图1为三江镇村民刘先生近两年年收入变化:
  随着产业融合政策的实施,三江镇村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民的生活消费水平得到很大提高,生活方式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
  (二)对企业的影响
  三江镇的企业积极迎合产业融合政策,加速企业的转型升级。坚持品牌引领企业发展的思路,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联动战略。建立“巴食巴适”公共品牌“产品准入、标准生产、推介营运、监督管理、有序退出”体系。率先打造“巴中云顶”等代表性产业品牌。支持农产品品牌参与品牌价值评估,开展特色优势农产品品质认证及内涵物定量检测分析。
  (三)对产业的影响
  三江镇当前已处在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正按照“经济质效提升走在前列”的要求,坚持质量第一、 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打造旅游經济强市为龙头,构建三产联动的绿色经济体系,打造以绿色经济为特色的新兴增长点。比如: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突破发展特色农业;积极发展新型工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三、 三江镇产业融合现存问题
  (一)产业融合深度不够
  三江镇第一产业基础较好,第二产业起步较慢,第三产业发展加快,但农产品仍主要局限在第一产业,缺少二、三产业的加工增值,同时农产品生产加工规模小、档次低,特色农产品在销售终端的增值能力较弱,产业链、价值链还不完整。
  (二)基础设施配套不足
  三江镇山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周期长、风险大,由于三江镇的地貌山水相隔,基础设施开发难度较大,连片田网、路网、水网、电网、互联网配套建设还不完善,导致一二三产业衔接不紧密,需要政府主导、大量投入人力物力进行开发。
  (三)新型主体带动不强
  三江镇新型经营主体数量持续增加,但生产、加工、营销各为其主,相对分离,致使规模效益低,没有形成三产共生的格局,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不足。加上适合山区的农业科技创新不足、推广应用不足、机械化运用不足,同时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接受程度不高,融合发展推进较慢。
  (四)科技创新人才缺乏
  三江镇大量人口流向城镇,转向二、 三产业等情况,从事农业耕种的劳动力较少较弱,没有足够的劳动力耕种田地。农业企业的管理、科研、营销等环节没有人才作保障,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是家族式企业、家族式管理,投资者就是管理者、技术工和销售员,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市场营运水平不高,大都是营销策划靠老方法、寻找市场靠拉关系,制约了企业管理创新、工艺创新、科技创新和营销手段的创新。
  四、 拟解决对策分析   (一)突破发展特色农业
  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围绕建成巴中山区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生物医药基地,以深化農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优品种、建基地、精加工、促营销、创品牌,推动特色农业转型升级。实施茶叶、核桃、巴药、生态养殖“四大农业产业行动计划”。推进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市创建,加快构建优质农产品县、乡、村一体化流通服务体系,让三江镇优质农产品走进大市场。
  (二)积极发展新型工业
  坚持围绕绿色工业,大力发展食品饮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力争三强中药配方颗粒。坚持片区化统筹、规模化布局,积极发展“飞地工业”,其他园区创建各类园区(基地)。实施重点工业企业培育培优计划,加快推进企业规范化改制。
  (三)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推进市场体系建设,打造4条特色餐饮街区,建成乡镇电商服务站2个、村级电商服务点20个。持续培育消费热点,支持企业开办一批直营店、加盟店、网上店,推动家政服务、文化娱乐、体育运动等新兴消费加快发展。积极发展加工贸易,力争实现加工贸易出口额增长。实施服务业企业培育培优计划,新增限上商贸流通企业和规上服务业企业10户,培育电商骨干企业、第三方物流重点企业。
  (四)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新产业新业态
  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实施“回引创业”工程,引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专业大户,推动由数量增长转变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增长。强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
  (五)大力发展全域旅游
  依托三江镇中川东北最大的内河码头——三江码头,三江水乡景区,2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点,突破推进旅游示范区创建,争取三江水乡AAA景区建设。加快完善旅游配套设施,系统规划布局铁路至景区、高速公路出口至景区、城镇至景区的快速通道和景区之间连接线。深入推进重点景区建设,推动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开发一批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推出一批“体验游”精品线路,打造旅游风情小集镇,打响“三江民宿”品牌。
  参考文献:
  [1]周喜安. 巴中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N].巴中日报,2014-02-20.
  [2]乡村振兴政策汇总[J].小城镇建设,2018(3):102.
  [3]苟斌才.一二三产业融合在巴中的实践[J].中国畜牧业,2017(20):76-78.
  [4]郑皓瀚.巴中市产业结构分析[J].山东纺织经济,2017(12):19-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7985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