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融媒体时代电视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与能力提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互联网带动了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也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很大冲击,传媒的内容、载体、受众需求都发生了变化,新旧媒体的融合交互是媒体的必然发展趋势,合作共赢、互补共进的融媒体发展道路对传统媒体、传统媒体人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电视主持人作为电视传媒的传播主体,如何找准在融媒体背景下的自我定位,提升个人能力,寻求发展路径,开拓电视媒介的新出路,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研究的。
  关键词:融媒体 电视 主持人 发展
  前言:在经历了各自发展、百花齐放的全媒体状态之后,融媒体进入我们的视野,网络使得新旧媒体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新旧媒体之间不是对立存在的,他们之间既有互补性,又存在共通点,如果能够实现资源整合、利益互融,则可以发挥出比单一媒体更大的功效。我国已经进入多媒体交叉互融的时代,电视媒体作为观众喜爱的传统媒体之一,也受到了来自于观众更强的交互沟通意愿、主体意识的影响,需要作出改变,电视从业人员尤其是电视主持人首当其冲需要在从业理念、职业定位、工作方式上进行改进创新,才能顺应融媒体时代的潮流发展,为自身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也为电视业的转型升级贡献力量。
  一、融媒体时代电视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一)传统媒体环境中电视主持人自我定位的偏差
  我国的电视业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电视作为国家与群众之间对话的重要媒介,肩负着传播信息、引导舆论的重要作用,具有非常明确的政治、文化传播的功能,并且国家对于电视的管控非常严格,电视相对于其他新媒体而言,发布的信息具有真实性、权威性、公信力,电视仍然是群众获得新闻资讯的第一选择和重要渠道,基于电视媒体的这些特点,电视主持人也被赋予了特定环境下的职业角色,如果主持人對自己的定位不准,在公众面前就会塑造一个错位的形象。基于不同的电视节目,公众对于主持人也有自己的标准,比如新闻节目的主持人就要端正严谨,娱乐节目的主持人要幽默智慧,儿童节目的支持人要活泼有爱心等等,这些都通过主持人控制自己的言语表达方式和态度来体现,如果主持人没有把握好自己在节目中的角色,那么播出来的电视节目就会让观众觉得“违和”,甚至还会误导观众。
  (二)融媒体环境下电视主持人角色转型的必要性
  网络环境下媒体受众逐渐分流,电视观众也出现了明确的群体划分,而不同的群体对于不同的电视节目提出了更专业、更精细的要求,因此在节目制作到主持播出都需要电视媒体不断推陈出新,才能满足不同群体的爱好需求。另外从电视业的兴起发展历程我们也可以看到社会对于电视主持人的标准也在不断改变,这促使主持人对自我角色的进一步准确定位和转型升级,主持人不再是节目的最后一环,而是从节目的选题策划开始就要参与其中,放平姿态,站在观众的立场思考问题,把握节目的价值与方向,在自我个性特征与职业角色之间寻求平衡与融合,塑造贴合的节目主持形象,打造观众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
  二、融媒体背景下电视主持人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一)观众出现群体性分化,对电视节目的需求差异化
  传统的电视传播对于节目内容具有较高的掌控性,观众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即电视播什么,我就看什么,并且受当时的物质、技术水平的影响,电视台数量较少,电视节目也比较有限,求大于供的状态使得观众比较集中,开创了电视业的辉煌时代,也造就了“全民偶像”一般的主持人,如倪萍、赵忠祥等前辈,动物世界、综艺大观等高质量的电视节目更是家喻户晓,深得观众喜爱。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层面的需求逐渐加强,观看电视节目的主导意识萌发,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内容和形式也越来越挑剔,并且根据人们的职业、文化水平、生活方式的不同,电视节目的观众逐渐分块、分层,大众化、综合化的电视节目竞争力减弱,观众的需求更加明确、精准,根据群体特征,他们需要有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主持人和电视节目,虽然不是全民偶像一般的存在,但是在特定的群体中,他们依然受到观众的推崇与爱戴,并且有针对性的节目和适合节目的主持人,主持风格,相对的观众粘性较高,收视率也比较稳定,受众需求的变化使得那些“全能型”、“没特色”的主持人必须要进行转变。
  (二)泛主持化和去主持化使得主持人的工作形式发生巨变
  泛主持化的含义包括两个层面,一方面是节目的支持人并不再局限于播报员,主持人有了更多的类型,主持人的身份还有可能是记者、编导、评论员,主持人的范畴更宽,工作内容也向多样化、融合性发展;另一方面是跨界主持人现象成为常态,尤其以综艺节目、网络节目为甚,张国立、金星、郭德纲、高晓松等,虽然从严格的主持人意义上来讲他们是“兼职的”,但是无论他们之前从事的职业是什么,这些非科班出身的主持人反而能够结合自身职业优势契合节目定位需求,以极具个性的主持风格展现出多元审美,这种主持更加贴地气儿,让观众有新鲜感,并且主持人的知名度也能带动节目在短期内为大众所熟知,受到更多关注。
  去主持化以《奔跑吧兄弟》为例,节目中没有设置专门的主持人,而是以队员担任主持的工作,既是队员参与活动,又做主持在活动中进行必要的介绍和串场过渡,因此节目保留了很强的完整性和连贯性,邓超、李晨、郑凯、杨颖等以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与个人魅力给节目带来多样化的情感体验,吸收了不同类型的观众群体,做出的成绩也十分可观。去主持化现象不代表主持的完全消失,而是节目对观众需求做出的调整,观众的口味更加趋向于简单、快捷、效率,站在主持人的角度,就要顺应变化精练主持,在有限的节目时间中提高主持的可用价值。
  三、融媒体时代电视主持人能力提升发展路径
  (一)提高个人素质的专业化+复合化
  电视主持人的工作环境在几十年的发展变化中是翻天覆地的,如何保持电视主持人的持续、有效发展,就主持人自身来说,要做到有用、可用。首先要在自我素质和能力上进行提高,接受过专业教育的科班主持人在业务能力和文化素养上要有一定的积累,除了语言艺术、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之外,还要做一个博览群书的“知识分子”,这是主持工作对于主持人的基本要求,主持人对信息的挖掘能力,对观众的沟通互动能力,对节目的走向把控都是通过主持人的语言魅力、应变能力、交流能力所表现出来的,这也给主持人的学习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即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做一个全能型的主播:而对主持人专业化的需求则来自于观众的分流与分层,电视媒体“点对面”的传播方式收窄到现今的“点对点”,节目也要从宽大向纵深转变,这对于主持人的专业知识水平有较高的要求,不管是经济、体育、电影还是新闻节目,主持人都需要比观众更懂节目内容,才能将信息精准的提炼出来,用专业的知识向观众进行解读和分析,向观众传递电视节目的准确性与权威性,专家型的主持人更能够获得观众的信服与认同,对打造节目品牌也是十分有益的。
  (二)深度参与节目制作,突出个人主持特色
  我国电视节目制作一直延续的是采编播分工合作的形式,分工+整合的模式使得节目具有很高的制作效率,主持人主要负责的工作就是将节目按照主旨要求结合文字台本最终呈现给观众,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即可,但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时间也大大缩短,主持人作为节目的最终表现者,如果还固守于本职工作范围,不能全程参与节目制作,对节目的前期准备与后期完善不甚明确,就不能准确把握节目的内涵与脉搏,也会使节目播出时略显生硬,“本职工作”也限制了主持人的能力发挥,对主持人来说是一种资源浪费。当前倡导采编播一体化的节目制作模式,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十分明确,就主持人来说,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主持功力,还应当具备采编、策划、后期制作的能力,主持人的深度参与能充分激发他们的潜力和能动性,用创造性的思维和全局意识对节目进行深度挖掘,使节目内容更加丰满,传递的信息更加具象,并且能够有效主导节目的播出进程,适时引领观众的观看节奏,让观众能够看下去,看进去。
  主持人是节目的最终呈现载体,节目通过主持人与观众实现直接对话,一档节目是否能让观众记忆深刻,主持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显然同质化的主持人和主持风格并不能在观众的记忆中长时停留,而鲜明、独特的个人风格能让观众印象深刻,每每想起也会津津乐道。何炅的温和幽默,汪涵的博学多才,撒贝宁的睿智冷静,都极具个人风采,他们所主持的《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今日说法》等节目多年来一直深受观众喜爱,这与主持人的个性和涵养是密不可分的,主持人也在不断以自己的能力向观众传递着正能量,也正是主持人的独一无二决定了电视节目的独特性,避免了节目的同质化竞争,提高了节目的质量和影响力。要注意主持人的个性不应是突兀的个性,而是对自我的角色定位和职业身份有准确认知的前提下,融合节目内容而恰当地彰显个性,从而表现出最好的节目效果,使主持人与节目互相促进,共同成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708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