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电商“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生鲜电商是一种利用电子商务手段,在网络上直接销售生鲜产品。生鲜产品的种类包括生鲜肉类及新鲜蔬菜与水果。但由于生鲜产品本身的特性,使其对仓储配送的要求远高于其他货物,生鲜电商“最后一公里”配送是生鲜流通中损耗最大的环节。本文旨在阐述现在市场上主流生鲜电商“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方案。
关键词:生鲜电商;仓储配送;“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
中国生鲜电商行业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发展,前期大量中小型企业涌现,依靠资本融资迅速崛起,多数企业依靠烧钱补贴和价格战来吸引客户,盈利十分困难。2016年以来大批中小企业倒闭,电商巨头阿里、京东携资金和物流等资源投资生鲜电商行业,通过整合行业资源,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使生鲜电商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生鲜电商发展至今,最大的特点就是从开始的小而美转变为如今的大而全,几乎涉及所有生鲜品类。
一、生鲜电商市场现状
据艾媒数据中心调研显示,2014年我国生鲜电商市场规模不足500亿元,2016年国内生鲜电商规模超600亿元,2018年国内生鲜电商市场规模达1 260亿元,2019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规模保持29.2%的稳定增长,达到1 620.0亿元,预计到2020年将突破2 500亿元。
据Trustdata移动大数据监测平台对2019年3月份中国生鲜电商市场月活跃用户数量监测结果显示,2019年生鲜电商市场由于“前置仓”模式的逐步成熟和各生鲜企业资金的消耗,有许多中小型生鲜电商企业倒闭,但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盒马生鲜电商企业却占据生鲜电商行业月活跃用户数量总和的85%,呈现一种三足鼎立的现状。
未来,机器人、无人机进行生鲜电商“最后一公里”配送,也将成为行业新场景。
二、生鲜电商“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现状
(一)配送到家
1.自营冷链物流配送到家模式
生鲜电商企业在开展物流活动中,将生鲜产品生产和物流仓储配送过程充分整合,生鲜产地和自建冷链物流配送体系相结合,实现生鲜的产、配、销一体化。将生产的生鲜产品暂存到产地仓进行初加工和包装;通过自营冷链物流冷藏运输到区域仓配中心;再根据库存信息和订单状况将生鲜产品配送到消费者、前置仓和超市中;前置仓和超市至消费者的“最后一公里”配送,采用自营冷链物流配送上门。
2.第三方物流
电商农产品业务发展速度快的中小型生鲜电商企业,一般将物流配送活动外包给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企业拥有覆盖范围比较广的基础设施,能够以较低的成本给生鲜电商企业提供专业的物流服务,使生鲜电商企业减少对固定资产的投资,节省时间和精力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但由于物流配送活动都由第三方负责,生鲜电商企业不能直接控制物流,供货的及时性、顾客的服务质量和相关信息维护等问题不能得到保证。
(二)自提模式
1.智能冷藏柜自提模式
生鲜电商企业以社区、街道或小区等区域进行消费者群体划分,在一定区域内设置智能冷藏柜,客户在手机客户端下单,生鲜电商企业通过自营或众包物流体系统,对各个区内的智能冷藏柜进行集中化的冷链物流配送。
2.到店自提模式
在“最后一公里”的终端配送环节,将取货点改为生鲜电商企业的线下门店,客户在下单时注明几点到店自提,生鲜电商企业将订单信息分配给就近的实体店铺,工作人员按照客户订单进行分拣、打包,打包完成将其存放在临时存储区,等待客户到店自提。
三、生鲜电商“最后一公里”配送存在的问题
(一)生鲜电商“最后一公里”配送成本居高不下
生鲜电商“最后一公里”配送是生鲜流通中损耗最大的环节,从而导致了其高成本。主要原因是生鲜电商的种类繁多,大多数品项不能进行混合装运且对存储条件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如蔬菜需要将其根部泥土清洗干净,用保鲜膜包装再与其他品项混装,温度要控制在0-10°C;鲜活水产类要用塑料布袋装水充氧配送,或者根据顾客需求进行宰杀清洗再用保鲜膜包装用冰袋进行冷冻配送。
(二)生鲜配送时效性高,客户收货时间难以协调
生鲜电商的需求主要来自住宅区和写字楼,其中住宅区占比超70%,写字楼占14.8%。在电商平台购买生鲜产品的消费者,年龄集中在35岁以下。由于消费人群处于经济发达城市的繁华的地段,且生鲜消费高峰正是交通高峰时间段,基于这种原因易导致订单不能及时配送完成,引起顾客投诉,降低顾客满意度。另一方面是客户和配送员发生货物转移的时间不能确定到点,一旦客户因为其他事情暂时离开,配送员可能会空跑一趟,影响工作效率。
(三)“最后一公里”的配送质量与配送费用呈背反原则
生鲜电商“最后一公里”配送,既要生鲜产品保质、保鲜、及时地送达客户手中,又要使配送成本得到控制。高昂的配送成本是踏足生鲜电商的企业亏损和生鲜电商行业市场渗透率低的根本原因。所以众多生鲜电商企业为了能够摆脱亏损实现盈利都在找寻高配送成本与高产品质量、高配送效率之间的平衡点。
(四)“最后一公里”配送员服务质量不高,客户满意度低
生鲜电商隶属于服务业,配送员属于非正式员工,违约成本较低,在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服务中,配送员可能会因为一些不可控的原因,与客户发生争执。一方面顾客觉得自己属于消费者应该被服务;另一方面配送员觉得他应该受到尊重和被理解。因此带来的纠纷,极大地降低了客户的消费体验感,从而导致企业失去客户。
四、生鲜电商“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的优化
(一)利用便携式温控箱完成“最后一公里”配送
生鲜产品在“最后一公里”配送存在运输成本高、生鲜产品货损率高等众多问题,生鲜电商企业可以出资委托第三方公司,为其开发一款适合电瓶车车载的便携式温控箱,在“最后一公里”配送过程中,给每位配送员配备一个电瓶车车载便携式恒温箱。并对生鲜产品进行有效的保护和温控,从而降低生鲜产品的货损率和配送成本。
(二)合理规划配送路径、定点放置智能冷藏柜
合理规划配送路径。“最后一公里”配送路径是否最优,对配送成本的高低和配送时效有着重要影响。针对配送路径,我们可以利用统计分析法,对道路实时状况和交通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归纳、分析,完善基础设施。针对客户收货时间难以协调的问题,生鮮电商企业可以与客户集中的社区物业进行沟通,征得相关单位的同意,在该社区指定地点放置定点智能冷藏提货柜,在征得客户同意的前提下暂放智能冷藏提货柜。
(三)增加单次配送订单数量,降低平均配送成本
针对“最后一公里”配送质量与配送费用呈二律背反原则,在这里引入物流系统与规划中的“送奶路线”配送法。送奶路线配送法是指在配送员不超时、配送车辆不超载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每次配送多个、集中的订单,这样就可以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每单配送的平均成本,使得配送质量和配送成本达到平衡。
(四)制定服务标准,提高配送员服务意识
1.要加强对配送员的入职培训、定期培训,提高配送人员的服务意识;建立完善的配送员绩效考评制度,每月根据配送员绩效考评结果,按照配送员管理制度予以奖惩,调动配送员工作积极性。
2.生鲜电商企业要制定出合理的配送员管理制度、配送员守则、配送员用语和完整的配送服务标准,从而规范配送员“最后一公里”的服务标准。保证配送员的服务质量,提高顾客满意度,进而使生鲜电商企业获得客户终生价值。
五、结语
生鲜电商“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服务质量和配送高成本上,要想解决这两个问题,首先需要投资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加强配送员入职前的培训,配送路径最优化和单次配送订单数量;其次是要紧抓管理问题,要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因为生鲜电商是高频需求行业,一旦实现盈利,对生鲜电商企业来说收益十分可观,所以必须要做到开源节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2996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