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问题及改革创新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罗艳丽
摘 要:文章根据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围绕规范承包行为,提高企业素质;制定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责任制,提高管理人业务水平;规范咨询机构,提高竞争能力等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改革创新的新思路。
关键词:工程造价 现状 问题 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F285、C9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4-246-02
工程造价管理,简而言之就是对工程类的造价方面进行管理,包括投标报价、变更金额等方面的管理和控制。工程造价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工程造价管理在唐朝就有记载,但那时的发展比较缓慢。新中国成立以后有了很大发展,但至今未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我国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是在20世纪50年代形成,80年代完善起来的。
工程造价管理有两种:一是工程投资费用管理,二是价格管理。工程费用管理属于投资管理范畴,它的含义是:为了实现投资的预期目标,在预定的计划,设计方案的条件下,预测、计算、确定和监控工程造价及其变动的系统活动。这一含义既涵盖了微观的项目费用的管理,也涵盖了宏观层次投资费用的管理。工程价格管理属于价格管理的范畴。这种管理分两个层次,一是在微观层次上生产企业在掌握市场价格信息的基础上,为实现管理目标而进行的成本控制、计价、定价和竞价的系列活动,它反映了微观主体按支配价格运动的经济规律,对商品的价格进行能动的计划、预测、监控和调正,并接受价格对生产的调节。二是在宏观层次上政府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利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对价格进行管理和调控,以及通过市场管理规范市场主体价格行为的系统活动。
如何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工程造价管理的需要,合理确定和有效调控工程造价编制水平,准确地反映出工程的实际造价,这是工程造价管理人员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从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体会和感悟,愿意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现状、问题和改革创新等问题进行分析,希望与业内人士共同探讨这一课题,以便与各位同行达成共识。
一、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
1.工程造价管理模式落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以逐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按照“调效结合、配套改革、小步快走、逐步到位”的指导思想,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85年成立了中国工程建设既预算定额委员会,1990年国家人事部和建设部已确定并行文建立注册造价工程师制度,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标志着该学科已发展成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可以说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已经取得了可喜成绩,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与美国、德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目前,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一直沿用前苏联模式,这种模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还比较适应,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就暴露出了许多弊端。
2.造价控制重施工,轻设计。多年来,我国的建设项目普遍忽视了项目建设前期阶段的重要性,将工程造价管理控制的重点主要放在项目建设的后期阶段,甚至工程决算阶段,因此经常出现投资超限的现象。有些项目甚至在建成后投资大幅度超过计划,从而形成大量效益不好的工程。近年来,国际上发达国家对工程的投资要求是事前预控,事中控制,而我国传统的做法是把造价控制重点放在施工阶段,在客观上造成轻决策重实施,轻经济重技术,先建设后算账的后果。工程造价多为事后算账,依附于建筑设计师,被动地反映设计和施工。
3.市场供求关系失衡,造成市场不规范,影响了合理定价。近几年来,在宏观政策调控下,固定资产的规模不断缩小,但从事建筑施工的队伍却大幅度增加,“僧多粥少”的供求局面使得本已激烈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一些施工企业为争夺施工任务不得不面对难以接受的招标条件,如:压价承包、垫资施工、压缩工期、肢解发包、指定分包等。面对这些不规范的市场交易,施工企业只有拼老本,保现状。这种现象冲击了正常的工程造价管理,助长了建筑市场竞争中的不规范行为。
二、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业主的不规范行为缺乏约束机制。笔者多年从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深深感到现在我国工程建设投资体系不完善、责任制度不健全。负责工程发包和工程款支配的业主方和工程建设的效益缺乏直接的利害关系和约束机制,由于市场供求关系失衡,使得业主在建筑市场中居于主导地位。一些业主方的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素质,在建设工程中不遵守有关的规章制度,不严格履行合同条约,随意压缩工期,压低工程造价,在工程发包中片面强调市场经济就是愿打愿挨,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干扰了建筑市场的正常运转。所以,笔者认为建筑市场治乱的首要着眼点是规范业主行为。
2.工程造价管理人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工程造价管理是靠管理人员勤勤恳恳努力工作来完成的。但在管理人员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由于现行体制的制约,建筑部门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将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到能完全满足市场需要的程度。这些人员中,有的具有项目造价管理和组织经验,但文化程度不高,成本管理能力较弱。有的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但实际经验不足。管理人员队伍中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际经验及成本管理经验的复合型人才不多。另外,一些临时聘用的管理人员有“挣一笔钱就走人”的思想,所以,造成了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组织结构不稳定的现实。这些人只要干了活按月领钱就行。公司发展好坏,工程造价成本盈利还是亏本与他们关系不大。因此,他们对工作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因为盈利了人人有份,但没有奖励;亏损了,人人有责,但没有惩罚。这种现象的存在,更使管理人员队伍良莠不齐。
3.工程造价咨询机构不健全,工程咨询业发展不成熟。笔者曾经走访过一些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发现相当一部分管理部门没有设置工程造价咨询机构。有的部门虽然设立了咨询机构,但没有充分发挥出工程造价咨询的作用。目前,我国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普遍实力薄弱,规模偏小,技术力量不强,制度不健全,工作不到位,无法应对市场变化和竞争。工程造价咨询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受主管部门的制约,不能公正地进入社会。(2)工作人员基础差、素质低,只能单一从事编制工程预算业务,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3)咨询业管理体制尚未理顺,存在行业、地区、部门垄断封锁的现象。这种现象严重阻碍了工程造价管理咨询业的公平竞争和发展创新,咨询业急需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急需与国际上先进的发达国家接轨。
三、工程造价管理的改革创新
工程造价管理的改革创新首先要改革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理顺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使之相互衔接,运行通畅。还得逐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工程造价模式,最终通过市场价格机制的运行,形成统一、协调、有序的工程造价全过程综合管理体系。达到合理使用投资,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取得最佳投资效益的目的。逐步建立起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又符合国情,且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怎样才能有效地进行工程造价管理的改革创新呢?笔者认为:
1.规范承包行为,提高企业素质。因为建设工程实行招标,投标以来,承包单位承揽施工任务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投标取得的。所以我们必须规范招标、投标市场。首先,建立健全联合投标制度。由各级建设行政部门造价工程师负责组成“工程造价审定小组”,组织招标投标,标准定额与合同。管理部门负责人要定期联合办公,参与投标、评标活动,协调一致,相互配合。严禁承包单位不以带资承包作为竞价手段承揽工程。严禁私下授标,层层转包。其次,严把概预算审核关,加强概预算人员的培训与考核,把考核与日常管理结合起来,提高概预算人员的素质。然后实行工程量清单报价,规范招标投标行为,做好工程量清单报价与招标文件的衔接工作。
2.制定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负责制,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笔者认为,要想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必须制定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责任制度,用制度约束和规范管理人员的行为。将每一项工作都责任到人,合理安排。定期进行考核,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还可以建立岗位竞争制度,一岗多人竞争,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淘汰出局待岗。使管理人员有紧迫感。在管理工作中做到奖罚分明,对工作认真负责,为企业争光的管理人员给予精神与物质奖励;对得过且过,工作不认真,不负责,对企业造成损失的管理人员毫不客气地进行批评教育和惩罚,情节严重的下岗或转岗。对管理人员进行过程管理,全员管理,动态管理,迅速提高管理人员的水平。
3.规范咨询机构,提高竞争能力。咨询机构是建筑市场中不可缺少的服务主题。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提倡服务社会化,市场法制化。造价咨询就是有偿的社会化服务,所以,要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高度专业化,功能完善的咨询机构,要加强对咨询机构的管理,为工程承发包双方提供最优质的服务。(1)对建筑业的咨询机构进行清理、整顿,不合理的要清除。要求咨询机构应设以“独立”、“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客户,自觉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2)应实行回避制度。咨询实体与行业主管部门脱钩,避免利用行业特权承揽标底。对咨询机构要实行资质年检,标底抽查,惩罚结合的制度。(3)积极开展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咨询服务单位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技术资质等级,要求从业人员持证上岗。(4)制定咨询服务机构行为规范,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促进工程造价咨询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以优质的服务配合政府职能部门共同搞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在于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目标在于提高工程效益,工程造价管理改革创新势在必行。让我们转变观念,勇于开拓,勇于探索,张开双臂,迎接工程造价管理改革创新的美好明天吧。
参考文献:
1.陈鸿群.工程造价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2.李守义.工程造价.中国电力,2007
3.王河.企业集团应向群体全面计划管理.财经问题研究,1992(10)
(作者单位:泰兴新奥燃气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泰兴 225400)
(责编:若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323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