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人为本视角下的高校德育实践性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可为 李洪梅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如何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形成现代人格,以及更好地发挥德育在现实实践中的指导作用,则成为高校德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高校德育工作的展开与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文章从现代德育的本质与目标入手,根据目前我国高校德育在实践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尝试寻找出一条有效的德育实践之路。
  关键词:以人为本 德育 主体性 生命教育 现代人格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3-126-03
  
  一、现代德育的本质与目标探究
  关于什么是德育,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其中主流的观点有两种:一种是“大德育”,即“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在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法纪、道德品质的活动……简言之,德育是培养人的品德的活动”;一种是“小德育”,即“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简言之,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可见,不论是“大德育”还是“小德育”,其培养和教育对象都是“人”、“个体”。而何谓“现代德育”?笔者认为,现代德育是“以人为本”的德育。以人为本是现代德育的价值理想和思维原点,是一种价值取向,是对人性的唤起和尊重,符合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而其本质与目标就是实现人的现代化与全面发展。
  什么是人的现代化呢?在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看来,人的现代化是指人们在精神上形成现代的态度、价值观、思想和行为方式,并把这些熔铸在他们的基本人格之中,是“人们从具有传统的人格转变成具有现代人格的过程”,还有学者认为,所谓人的现代化,说到底,就是适应现代实践发展需要的人的主体能力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现代社会相联系的人的素质的普遍提高和全面发展,包括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由“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这种转变从根本上说是人的生存方式和发展状态的历史转型。这样看来,人的现代化至少应该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包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习惯、思维方式、文化素质等在内的精神层面的革新与完善;二是针对“传统人”与社会发展的不相适应而做出的价值体系、人格特征、主体意识等方面的重新调整。
  何谓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始终把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视其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需要、能力、素质、社会关系及个性的全面丰富和发展。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全面发展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各种能力的发展。恩格斯早在《共产主义原理》中就指出,要“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这里所说的能力包括丰富的内容, 如人的体力、智力、自然力、社会力、潜力、现实力等。
  2.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所谓个性是指人的自我意识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个人独特的性格和行为特征、心理品质以及能力、素质等。
  3.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马克思还具体指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发展表现在诸多方面,如人同自然的关系、人同世界的关系、人同自身的关系。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不等于主体作用的发挥。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安排世界,才算社会关系的真正丰富。
  4.人的主体性的全面发展。主体性是指凭借自己的综合素质与实践活动,而处于支配地位,成为主人的人所具有的特殊属性。如目的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人的主体性全面发展不但指其特殊属性的充分发挥,而且指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体、社会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这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5.人的精神道德观念的全面发展以及个人价值的实现。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的精神道德观念是物质生产和社会关系的产物。但是,人的精神道德观念对物质生产和社会关系又有反作用,它们能影响物质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从而影响人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最终要体现在价值的实现上。它标志着个人能够满足社会的某种需要,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得到了社会的认同。如享有经济价值、政治价值、社会价值等。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人的现代化理论与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至少在以下两方面是有共性的:一是强调人的主体性与参与性以及独立自主性;二是强调个人行为与价值观念、道德素质之间的互动关系。从另一个侧面我们可以看出,这两方面无论是在人的现代化理论中,还是在马克思主义现代化发展理论中,都是核心内容。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人的现代化是人的全面发展在当代社会的展开,它是人们在现代化过程中,对自身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深化的结果,人的现代化既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手段,更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目的,离开了这个目的,社会现代化就失去了起码的意义,同时失去了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内在动力,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内在的统一于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但无论是社会现代化还是人的现代化,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与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不谋而合,社会的发展依赖人的发展而同时又以人的发展为目的,这就强调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自主性,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全面和科学的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社会要以培养人的主体性、独立性、实现人的个体价值为发展目标。
  在现代德育中,“以人为本”即是“以生为本”,是学生个体成长的土壤,是德育实践性的根本指南;“以生为本”是“以人为本”在现代高校德育中的具体体现,是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是高校教育理念的核心,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信每位学生都能发展,有着无限的潜能。
  在现实的德育工作中,我们要明确学生是有理想、有感情、有差异的个体,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引导,如兴趣、情感、性格等,倾入更多的人文关怀,改善教育环节和教学手段,尽最大可能的激发每位学生的能力与高尚的道德情感。同时,通过生命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个体的存在都有意义,形成属于自己的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树立起终生学习的理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我国高校德育在实践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
  1.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缺失。目前,我国高校在如何更加有效地推动德育实践性方面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是,从整体上看,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关注以及如何提高德育的主体性方面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完善。大学生是社会知识层次较高、求知欲望较强的群体,他们具备一定的道德辨别能力和分析能力,虽较之成人而言,大学生显得有些稚嫩,但他们的自主意识是不可忽视的,他们显然不会甘心充当被动的接受者,因此,在德育的具体实践中应充分考虑大学生作为现实的人的客观需要与满足,促进其个性的全面发展与现代人格的形成。注重德育的主体性发展,而主体性德育的第一内容是生命教育。
  所谓生命教育,就是依据生命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生的价值,理解生命与生活的真正意义,注重其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关注其生命的整体发展,使其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和创造智慧的过程。现代的生命教育不仅仅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而更加是对如何实现生命意义,创造人生价值,展现个体魅力的诠释。

  2.高校德育内容与手段的僵化。目前高校德育的内容比较单一,主要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律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的手段也有些僵化,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目标和对象等都是暴露的,主要以“灌输”教育为主,教师充当“权威”角色,以直接的课堂讲授方法,以固定的书本知识为内容,与学生之间缺少必要而有效的互动,不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如知识结构、接受能力以及兴趣爱好展开生动活泼的有效教学。而一些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或者选择性的接受,甚至潜意识里拒绝接受,从而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特别是当自己的道德标准和人生价值观与所接受的书本教育相悖时,这种抵抗情绪就会更加的严重,如果不能很好的调整,得到有效的沟通调解,这种矛盾情绪就会在思想上造成一种混乱甚至迷茫状态,更加不利于大学生形成积极的、乐观的、向上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因此,如何更好的协调师生之间的角色定位,以及使德育内容丰富化、生动化,则是我们在日常德育教学与工作中改善与关注的重点。
  3.校园文化及部分人文关怀的缺乏。高校校园文化是指高校这一特定环境中,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建立起来的,全体师生共同认可和遵循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行为规范、管理方式以及规章制度等的总和,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但目前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主要表现在: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注重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建设,忽视精神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弱化,功利主义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针对性不强,不能很好的展现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等。
  缺乏人文关怀也是现行德育体制存在的一种弊端,最主要的表现是一些教师教书而不育人,缺少必要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一方面不能很好的起到榜样的作用,另一方面对学生课堂以外的生活及思想波动关注不够,不能真正的做到与学生亦师亦友。
  三、德育实践性的对策分析
  1.发展生命教育,培养现代人格。基于生命教育的德育实践是高校德育的一种有效的实践方式,作为当代中国高校德育模式的一种新探索,通过对个体生命本身的经验、体验、情感、理性、价值等的某种“契合”与“互动”来发挥德育功能。充分发挥生命教育在提高德育主体性方面起到的积极的作用。
  生命教育首要的是让大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珍贵,教育他们要怀有自爱之心,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当然,我们这里强调的珍爱生命并不是否定为正义事业献身或者说否定见义勇为。人是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的双重存在。物质生命仅仅是人生命存在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而人之为人的根本还在于人类拥有独特、丰富的精神世界,有自我实现的价值诉求。因此,只有促进人精神世界的丰富、拓展和深化,才能使人具备感悟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并最终提升其生命品质。因此,我们的生命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物质生命的发育完善,还应高度重视学生精神生命的成长,唤醒其生命感、价值感,帮助其实现自我价值并不断创造出新的生命价值。
  当前,高校德育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强化大学生这种生命意识,引导他们激活与生成对自身、对他人、对自然和宇宙其他生命的尊重、敬畏与热爱之情,自觉把自己个人的生命融入到为社会、为民族、为人类的光明未来而奋斗的事业中去。同时,强调以学生的生命活力为基础,以承认不同秉赋、性格和能力的差异为前提,以人的生命与自身、自然、社会、他人整体和谐为目标,通过对生命的引导,即对人的尊严、生活、德行、求知、智慧引导,唤醒人的生命意义,开发潜能,激发活力,提升质量,最终促使学生身心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高校德育的最大受益者。而要实现这种目标,健康人格的培养与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则是生命教育的关键。
  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看来,人格是人的主体性在自身上的集中体现,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资格。因此,人格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主体身份与主体地位。人只有作为活动主体才有人格,人只有独立才能成为真正的主体。健康人格作为理想的人格模式,实质是一个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的外化与展现。人们在现实中的思想偏激、人际关系失调等无一不与人生观、价值观密切相关。因此,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塑造现代健康人格的核心因素。作为认识社会、改造社会主体的人,其人格发展状况不仅直接影响着社会生活的质量,也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是否能得到健康和谐发展。因此,发展“以人为本”的德育,应该从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入手,更多地关注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及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充分肯定其作为生命个体的独特主体性及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自主地实现思想认识的转变,变被动的接受灌输式的教育为自愿的寻求高尚的道德标准与情操。
  2.德育内容生动化,手段多样化,促进大学生主体个性的充分发展。“以人为本”的德育,一方面要求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学生在成才过程中树立主体意识。由于学生在认知水平、家庭环境、身心素质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这就要求教育者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类指导,因材施教,高校德育应注重创造个性化的教育环境和条件,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德育内容和实现教育手段的创新,培养和保护学生的独立人格,发展他们的个性才能。
  高校德育内容的选择,应该打破过去德育与实践脱节的状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特别是德育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赋予德育内容更多的时代性,把握时代发展对德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高校德育内容不仅要反映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而且要考虑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及其自由个性的塑造,从而将德育要求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在展现个性的过程中得以体现。
  关于高校德育手段的选择,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要改变过去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个性基础上,探索更多有益的途径。一方面可以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和加大社会实践的参与力度,让学生在实践中对各种生活境遇得到不同的体验,形成不同程度的道德反思;另一方面,应展开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型思维。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客体,也应该是教育参与的主体,可以就社会“热点”、“疑点”问题展开课堂辩论、课堂演讲等,发挥其思维方式的灵活性、敏捷性以及独创性,使学生的主体个性得到全面的展示,形成不同的道德评价标准。当然,这里需要发挥教师一定的道德引导作用。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加情感投入。校园文化建设是新形势下拓展大学生德育的有效途径,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将每个个体得到全面发展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文化;对师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主导作用和主体地位充分肯定的文化;让每位学生的个性得到解放、得到尊重、甚至得到张扬的文化。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发挥校园物质文化的保障、熏陶功能。校园环境是大学生德育的重要载体,是无声的教育者,具有熏陶功能和艺术感染性。因而高校要美化绿化校园环境,使其发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教育功能,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其次,发挥校园精神文化的凝聚、感染功能。校园精神文化的核心是群体主导价值观,它主要体现在学校的校风、学风和教风之中。校风和学风是一种感染力很强的潜在的教育力量,能使学生从心灵深处受到感染,产生趋同校风学风的心理倾向和适应校风学风要求的自觉意识;最后,发挥校园制度文化的引导、规范功能。先进的高校制度文化应该体现人文关怀,着眼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致力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体的说,就是要从学生的思想和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遵循教育规律,制定出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发挥学生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制度和规范,形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本主义校园制度文化。

  另外,“以人为本”的德育,是“人性化”的德育,是充分考虑学生个体需要的德育,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德育。但青少年大学生还处于道德养成阶段,对许多问题的认识还处于初级的情感认知阶段,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增加情感方面的投入,施以更多的人文关怀。美国教育家内尔・诺丁斯认为,道德教育的核心概念是关怀。关怀德育理论倡导德育要通过“爱”的方式,让受教育主体内心逐渐滋生一种“爱他人、亲社会”的基本素质,养成具有关心性的“善”和“公正性”的“完美”的生活习惯。这就要求构建一种民主平等、教学相长、亲密友爱的关怀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要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成长实际,启发引导,唤起学生内在的道德要求,要交流情感,沟通思想,在熏陶与共鸣中实现道德要求的内化。
  
  参考文献:
  1.胡厚福.德育学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刘大允,李倩茂.以人为本:现代德育的核心理念[J].中国高教研究,2006(2)
  4.A・英格尔斯.从传统人到现代人[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2
  5.柯卫.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的统一性[J].社会科学家,2007(1)
  6.赵克荣.论人的社会化与人的现代化[J].社会科学研究,2001(1)
  7.俞可平等.马克思主义研究论丛――人的基本理论研究[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9.郭晓君.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初探[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2)
  10.刘黎明.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关系[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9)
  11.李辉,王忠桥.高校主体性德育的现代建构[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
  12.何桂宏.生命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急迫课题[J].中国健康教育,2005(4)
  13.徐颖.试论学校生命教育的误区及回归[J].教育导刊,2009(2)
  14.胡秀英.高校先进校园文化建构中的德育功能[J].求索,2004(5)
  15.苏丽君.论构建现代人本德育模式[J].高等农业教育,2006(2)
  (作者单位: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惠州 516057)
  (责编:吕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346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