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中的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我国,采矿工程涉及各行各业,并且生产过程中事故频发,显然已经成为我国的高危行业。在此过程中,采矿的安全性与技术人员的高素质是分不开的,除此之外与采矿技术也是分不开的。施工中除了要保证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外,还需要有一定的施工技术作为保障。论文简要分析了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管理在采矿企业中的重要性。
【Abstract】In China, mining engineering involves all walks of life, and accidents occur frequently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which has obviously become a high-risk industry in China. In this process, mining safety and technical personnel's high quality are inseparable, in addition to mining technology is inseparable. In addition to ensuring the professional skills of the staff in the construction, certai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s also needed as a guarantee. 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mining technology and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in mining enterprises.
【关键词】采矿工程;采矿技术;施工安全
【Keywords】mining engineering; mining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safety
【中图分类号】TD8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9)05-0146-02
1 采矿工程中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的重要性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确实地大物博,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矿产资源被大力消耗,目前仅存的矿产资源安全性较差,数量也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煤炭资源开发造成了一定影响。同时,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矿山安全事故愈发的反感,这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采矿工程的发展。当我们回过头来仔细回想不难发现,这些频发的安全事故往往与矿产开采技术落后、人为的疏忽管理是分不开的。正因为如此,在我国采矿工程中才更应该注重施工技术的更新和加强人为的安全管理。一方面要积极引入先進的开采技术;另一方面要加强相关的规章制度的制定,并且要在施工的过程中做好安全防范管理,以便提高我国在采矿过程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 采矿工程的采矿技术特征分析
采矿技术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这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采矿技术的提升,不仅可以提高采矿效率,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降低采矿成本,还能为施工作业提供安全的工作条件,为企业赢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的采矿技术比较落后,还不能达到以上目标,我国的采矿技术仍然是限制我国采矿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伴随它的便是安全事故的频发,给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威胁。为缓解采矿行业诸如此类的问题,我国目前不断加大经济投入和技术投入,目的就是为了赢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采矿工程的采矿技术特征如下。
2.1 类型繁多
就我国现状而言,我国地广人稀,而且地形复杂多样,因此在采矿工程作业中,我们需要多种不同类型的采矿技术,主要是考虑到地质、地形、地貌等水文条件的差异,矿区特点决定采矿技术的实施方案,因此我们在对某地区进行开采前,需要针对当地具体的水文、地理等条件,采用与之相匹配的开采技术,真正做到开采价值与环境保护双丰收。比如:长壁开采技术因其固有的特点,其只适用于煤炭等资源的开采上,而不能应用在金属矿产的开发上,否则不仅会影响矿产资源的开采品质,还会影响资源开采效率。综上所述,矿产资源的开发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是伴随着相应的开采特点应运而生的,这就更应该注重开采技术在具体水文特征下的应用,可以说,开采技术是确保开采效率和开采质量的关键[1]。
2.2 开采技术复杂
就我国而言,开采技术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露天作业,另一类是地下作业。无论哪种形式都是高危作业,同时对采矿技术有着严格的要求。就两种形式比较而言,地下作业危险系数更高,因为地下更充满不确定性,因此对采矿技术的要求也是极其严格的。造成地下作业的不安全因素众多,而且一旦地下作业发生安全事故,施工人员是无处逃生的,而且救援人员也是无法第一时间到达救援现场的,这就给地下作业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因此,为保障地下作业的安全性,需要严格审查地下安全作业标准和地下作业技术,并且对地下作业人员要进行严格筛选、培训,让其掌握必备的逃生技能,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 2.3 技术迭代速度过快
采矿技术的更新迭代必将给我国采矿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随着我国市场化经济的运营,对采矿业技术的投入进一步加大,投入更多精力、人力、物力致力于采矿技术的更新和迭代,因此采矿技术更新速度与日俱增,为此,国家不惜花费大量精力培养相关的技术人才,从事采矿技术的研发,消除我国在采矿业中的技术短板,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发展[2]。
3 采矿技术的分类
3.1 机械化开采技术
机械化开采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常用的开采技术之一。针对其开采作业模式的不同,又将其分为了露天机械开采技术和地下机械开采技术。露天机械开发技术的作业方式是先将矿体表层上的泥土剥离,然后运用机械从上至下依次开
采[3]。这种方式比较简单,主要得益于矿体本身暴露于地表,运用机械比较灵活方便,因此安全性非常高,矿体损伤比较小,成本更加低廉,能够收获更大的成本经济效益。与之相对的是地下机械开采技术,这种技术的危险系数远比露天开采方式大得多。顾名思义,该种方式需要深入地层内部作业,地下突发状况众多,一旦在作业中不当操作,势必会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因此,该种方式在采用前都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安全评估,一旦评估结果较差,则不能通过此种方式进行开采。
3.2 特殊采矿技术
我国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因此,在使用采矿技术的时候也是千差万别。通常我们在处理特殊矿山时,处于对成本、安全、环保方面的考虑,就需要采用一些极为特殊的采矿技术,以期达成开采目的。比如:化学采矿法、海洋采矿法等,这些特殊的采矿技术是根据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理念得来的。在这些特殊的采矿技术中,化学采矿法和物理采矿法具备相同的特质,他们都是利用相应的化学溶液,将矿体中的成分进行溶解并分离出来,同时将这些有价值的成分输送到地表,地表的技术人员通过合适的方式将有用的成分提炼出来,以此获得经济价值。此种方式,从操作流程来看比较简单,容易上手,并且从经济价值和安全性上也是很可观的,因此这种方式也被大范围地使用。但是,没有任何一种开采技术是一本万利的,都各自存在局限性,这种方式一般只适用于金属矿产的开采。目前,陆地上的矿产资源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开始将视线转移至海洋开发,海洋矿产资源是极其丰富的,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势在必行。
3.3 填充采矿技术
随着采矿行业的愈演愈烈,采矿技术不仅仅作为一种技术存在,还代表了人们的一种安全理念。因此,好的开采技术必须是符合环保理念的,否则不会赢得群众的支持。随着开采的加剧,人们更加关注地表形态变迁及塌陷等问题,因此填充采矿技术便应运而生了,这是出于提高开采安全性和环保而提出的,此种方式通常会对开采矿区进行砂石料的填充,以避免因为矿山开采而导致该地区水文地貌发生变化,进而带来恶劣影响。
4 采矿工程中的采矿施工安全分析
4.1 注重采矿技术的安全施工要点
针对采矿过程中的施工安全,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针对不同的矿区需要采用不同的采矿技术,真正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二是在开采矿产资源的同时,需要采用先进的采矿技术对采矿区进行填充,以防止崩塌,并且为后续的采矿作业提供可支撑架构,进而提升矿产资源开采的整体工作效率与实际的经济效益;三是在矿产开采作业中,加强对作业人员的考核与抽查,以降低在开采中由于人为因素带来的安全事故。
4.2 建立科学的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要想保障施工安全,就必须制定安保措施。首先,应对环境方面进行安全管理,建立全面的安全设施;其次,应建立健全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以降低矿产开采过程中的事故发生几率。
4.3 构建采矿施工的安全生产计划
在开展采矿行为之前,应该组织专业的施工团队对采矿区的人文地理环境进行分析,并依据调查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安全生产计划,执行中按照安全生产计划开展工作,并在过程中不断修正生产过程,以保障采矿工程能够顺利的进行。
5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采矿技术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虽然在发展中走过一些弯路,但是通过不断修正和探究,最终能够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矿山开采之路,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采矿技术的发展研究是一个过程,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及时纠偏,并制定严格的安全生产计划,加强相应的培训,让每一位参与的人员都能掌握对应的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创造出更高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瑜乾.煤炭采矿工程中的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分析[J].南方农机,2017,48(4):85-86.
【2】胡泽一.采矿工程的采矿技术及其施工安全探析[J].資源信息与工程,2016,31(02):78.
【3】常小强.采矿工程的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的研究与探讨[J].能源与节能,2016,15(9):169-17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911609.htm